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83次
  • 评分4
  • 37
  • 0

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中心小学 翁晓碧

【摘要】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错误,并且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正视错误,让错误体现价值;善用错误,让错误展示魅力;反思错误,师生共同成长”三个方面,阐述了“错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错误;资源;课堂;价值;魅力;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33-02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在面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换位思考,不斥责、不挖苦学生,以更多爱心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正视错误,让错误体现价值

错误是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的违反教学结论和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和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1.学生的错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写法时,出示例题:三千零八万。学生尝试解答,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写法是正确的,但在交流时,请了一位解答错误的学生来板演:3080000。刚写完就有学生举手发言:“错了,万级少了一个0”,笔者问:“为什么?”这位学生非常自信地回答:“三千零八万,万级应该有4位数,而他只写了3位数,十万位、百万位都没有,用0来占位,虽然只读一个0,但写的时候要写出两个0。”学生相互补充,让学生之间通过倾听、交流、合作互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智慧!

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修正的过程,只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代表最终的实际水平。因此,揭示错误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

2.学生的错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施点。策略性知识是内隐的、个人化的知识,很多时候不能以文字的方式直接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只能通过学习者的参与、行动或实践,被意会到或体验到。策略性知识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被“悟”出来的。

如: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了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有部分学生列成这样:“16×3÷4=12元”,于是笔者就抓住这一典型错误让学生进行辨析。通过辨析,学生知道了12是便宜后每棵树苗的价格,不是便宜的部分。要计算每棵便宜多少钱,还需一步“16-12=4元”。这时有小部分学生受到了启发,想到这样解决问题:16÷(3+1)=4元,送的一棵16元,也就是便宜的部分,再除以总棵树4,就是每棵便宜的价格。由此可见,把错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探究点,可以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的错误——创新思维的生长点。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一般来说,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的、独特的、反射出智慧的光芒。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利于学生下一步学习。如:某校有男生450人,占全校学生的■,女生有多少人?解答时有同学列出了如下算式:450÷3×5,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但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于是,笔者请该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把全校学生看成5份,男生占了3份,先求出一份,然后算出全校学生。”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会:“老师,我知道错哪儿了,这里应该是先求出一份,再乘女生的份数,整个算式是450÷3×(5-3)。”“现在再请你计算一下结果。”“成了。”他体验到了创新求异的成功带来的快乐。在他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学生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列出了:450×[(5-3)÷3]、450∶X=3∶(5-3)等不同的解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二、善用错误,让错误展示魅力

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发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诱导错误,引导学生深思。教师要设置一些错误,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上当”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记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16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完整正方形纸多少张?”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即(16×9)÷(2×2)=36张。然而,本题却不能用这种方法解答。于是笔者让学生画草图,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9÷2)≈32张,根本剪不出完整的36张。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若教师在教学中扶得太多,放得太少,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独到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会儿,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2.妙用错误,促进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探究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例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有8个红球和3个白球,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着汇报情况,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时,却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摸到的白球的次数反而比摸到红球的次数多。学生们一阵喧哗,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笔者还是免不了一惊,于是让这组学生再来摸几次,结果这组学生摸到的红球的次数多,白球的次数少。笔者说:“现在你有什么想法?”这位学生回答:“我们前后摸到的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的”笔者点点头说:“老师赞同你的说法,在红球多,白球少时,大多数情况下,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较小。”

3.将错就错,绽放精彩。当教学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能慧眼识真金,善于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将错就错,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问题锁定的框框,进行将错就错、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突然一名学生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邻边×邻边。”笔者没有立即反驳,而是鼓励了这位学生的发言,并且将错就错。笔者说:“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相邻两边之积的话,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变形学生知道了周长没有发生变化,而面积变大了,然后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反思错误——师生共同成长

议“错”是学生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体验成功,使师生共同成长。

1.学生反思,完善认知结构。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达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的意识,把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笔记本,把错题记录在本子上,形成“错题集”,然后经常思考、回顾,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2.教师反思,促进专业成长。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从而追求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当课堂上来不及处理的错误,教师需要在课后静静地反思,尤其是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大面积学生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偏差。

总之,教师在遇到“错误”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错误的原因,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原因,帮助学生灵活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J].教育研究,2002,(1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