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案例研究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6-04-26
  • 阅读量704次
  • 评分4
  • 54
  • 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成为当下教育科研的重要话题,那么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又该何去何从呢?笔者也翻阅了不少文献,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发现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模式非常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现就该模式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施展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凸显两个方面: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该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1.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主有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明确指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应该是教师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或丰富知识. 
  我们提出来的“问题解决”、“自主学习”非常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观点. 
  (2)“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是布鲁姆教授在其广泛实验和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性教学,结论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前所规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能够给所教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 
  笔者认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提出了教师指导性、启发性作用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国当前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避免两极分化,促进全体学生均获得有效发展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不失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高中数学知识学习分为两个水平:其一,现有发展水平,这是学生能独立完成问题的水平;其二是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这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问题的水平. 根据该理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分工就明朗化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努力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出发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实现发展水平的不断上移.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问题的设置就是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后设置的有效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认识水平、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多重提升. 
  2. 学习模式的特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组织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长期实践经验表明,该学习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抛出了问题,而没有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最终解决的结果,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2)能够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应用原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创新、尝试、顿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建构的知识结构是灵活的,是可添加和随时优化的,与知识体系不断丰盈同步发展的还有学生高层次的思维. 
  (3)这是一种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恰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出彩点,即学生能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起课堂上合作解决,有助于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教学案例与评析 
  1. 案例呈现: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也较为抽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具体的问题,暴露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定义. 
  导入性问题:请自主画出下列几个函数的图象. 
  (1)y=2x+1; 
  (2)y=-x3; 
  (3)y=x2-2x+1 
  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画函数图象. (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接着,继续抛出观察思考性问题:请你观察自己所画的图象,想一想函数值的变化和自变量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可以把学生分为3大组进行观察,保证观察结果的独立性)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观察图象思考问题等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然后让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问题解决成果. 
  学生1:我发现y=2x+1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在增大. 
  学生2:我发现y=-x3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却在减小. 
  学生3:我发现y=x2-2x+1的图象中,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其函数值有的地方增大,但是有的地方却在减小. 
  不同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学生自然会去验证其汇报的正确性,大大缩减了自主学习时间,但是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怎么办?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学生都想知道,此时师生一起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两名词,新的问题自然生成. 
  生成性问题:上面3个函数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的思维再次带上了路,并很快得到了y=2x+1为增函数,y=-x3为减函数的结论. 但是y=x2-2x+1这个函数怎么办呢?此时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点拨,笔者设置了如下点拨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点拨性问题:y=x2-2x+1在整个定义域上既有增加的部分又有减小的部分,如何定义增函数、减函数,才能既合理又能把这种情况也包含进去昵? 
  该问题无疑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笔者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生初步得到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后,笔者再帮助学生梳理出完整准确的定义. 
  2. 案例点评 
  从整个概念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并且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之中,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而且对它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事实上后来到了单元复习学生完成习题的质量也说明了学生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好. 
  3. 几点反思 
  通过长期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实践,笔者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总结有如下两点. 
  (1)核心问题要大胆放手 
  教师将核心问题提出以及解决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核心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导下由学生解决该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均有较大发展. 
  (2)关键环节要及时引导 
  由于高中数学有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一定的运算能力要求,如果全部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或是解决问题出现了误区时必然在教学效果、效率以及在有限时间内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等方面大打折扣,怎么办?笔者认为在我们虽然不能完全采用讲授式教学,但是当学生解决问题出现困难,或核心问题不能自主发现和解决时,我们教师应该果断地出手,用追加问题和进行点拨的方式予以引导,和学生一起解决核心问题、建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