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技术

  • 投稿VVVV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28次
  • 评分4
  • 35
  • 0

张新闯,康晨亮

(中国建筑土木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地铁暗挖大断面多采用CRD法施工初支结构,二衬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次拆除横向及竖向临时支撑。行业通常做法为临时支撑一次性拆除一段后开始二衬施工,临时支撑在拆除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为确保安全,主要采用降低分段长度,保证拆除临时中隔壁时结构变形满足要求,但由于其分段多,导致施工缝过多,结构防水难度大。且不利于施工组织安排。本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拆除临时支撑的步序,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铁车站;CRD工法;二衬施工;支撑拆除;监测量控

1. 引言

(1)大连地铁友好街站2号风道采用CRD法施工,全长30.15m,断面14.32m~18.82m,结构净宽为10.2m,开挖方式为CRD法,中隔壁结构形式为格栅拱架+钢筋网片+C25喷射砼,中隔板结构形式为I28b+?28钢筋连接+钢筋网片+C25喷射砼。

(2)场地工程地质剖面如图1所示,风道主要穿越强风化及中风化辉绿岩地层,车站主体主要穿越中风化板岩及辉绿岩地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填土层及卵石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岩中。

(3)初支完成后需做二次衬砌施工,由于CRD法施工初支结构临时支撑需要拆除,通常采用分段全部拆除临时支撑流水作业,由于每作业段全部拆除临时支撑必然导致拱顶沉降量过大,造成结构变形、开裂,甚至引起隧道坍塌等安全事故。本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拆除临时支撑的步序和二衬施工流水布距,对临时支撑进行部分拆除、部分换撑,拆二留一的方式拆除,即拆除两根保留一根。拆除的两根在施作完防水板及保护层后,采用工字钢重新落底,然后再拆除剩下的那根临时支撑,并补全防水板及保护层。然后依次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倒换的工字钢直接浇入混凝土内,待整体成环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切除。边墙的防水板同样采用此方式进行倒撑。

2. 风道二衬施工

本工法采用先进行中间部分的二衬施工,待第一段施工完成后,再向两端分别施工第二、第三段,此种做法减小了模板支架的转运距离,降低了工程量,同时第一段的两侧可以同时安排施工,有效的加快了施工进度。在进行每段的二衬施工时,为保证结构变形可控,需要及时增设倒撑,将临时中隔壁及时恢复,以控制结构变形。

2.1施工段划分。

风道二衬施工采用纵向分段,共分5段,纵向每段6米,见图3。首先施工风道中间段,待中间段衬砌砼封闭成环后,然后施工第2、3段。在第一段衬砌砼施工前需将接车站端2、3段衬砌材料预先存放在车站中板上,砼衬砌施工标准段竖向分3次进行浇筑,即底板砼、中板以下侧墙及中板砼,中板以上及顶拱砼。非标准段中板以上衬砌分两次浇筑。见图2所示。

2.2临时支撑拆除。

拆除方法。

针对友好街站2号风道二衬施工,需对初支施工时安装的临时中隔壁进行拆除,每个施工段拆除长度不大于6m,具体拆除方法如下:

(1)第一步:人工配合机械将底部中隔壁(见图4中阴影部分)1.0m范围内砼破除,破除采用每三榀破除两榀的间隔破除方式,然后及时施做防水,见图5所示。部分未破除部位防水留活口,待换撑后补强。防水施工完成后对破除部位中隔壁进行换撑,换撑采用25b工字钢连接至防水面,换撑完成后破除剩下中隔壁钢格栅并补强活口部位防水,然后施做底板钢筋并浇筑底板砼。

(2)第二步:在进行中板及下边墙施工时,水平支撑拆除方式同第一步采用间隔破除方式,防水处理同第一步处理方式,中板部位中隔壁砼人工破除保留钢格栅并浇筑砼,见图6所示。

(3)第三步:同样采用间隔拆除方式拆除中板以上支撑,拆除完成以后,观察监测数据,在变形不超过警戒值且变化速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铺设防水、侧墙拱墙钢筋绑扎及砼浇筑。见图7所示。

(4)第四步: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采用人工从上到下依次拆除临时支撑。见图8所示。

2.3支架模板搭设。

支架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架搭设材料采用?48×3.5mm钢管,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主楞采用100mm×150mm方木,内楞采用50mm×100mm方木,侧墙竖向内楞为50mm×100mm,间距200mm,纵向外楞采用?48×3.5mm双拼钢管,间距90mm,拱部采用1500mm×300mm定型小钢模,外楞为格栅拱架,脚手架与模板采用顶托连接,使用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弯曲、变形、开裂的严禁用于搭设施工[2]。支架搭设流程见图9、10所示。

2.4混凝土施工。

(1)对于采用暗挖法施工洞室结构的拱顶混凝土灌注,往往会产生拱顶混凝土不密实、不满灌、漏振捣、易收缩现象,故对此部位的混凝土施工除在混凝土性能上减少其收缩率以外,还需对其灌注工艺作特殊要求,根据工程经验及教训,拱顶混凝土的灌注宜采用加强封堵板泵送挤压混凝土施工,见图11所示。

(2)灌注混凝土时先从新旧混凝土接面处开始均匀分布灌注,最后在单元体中间位置进行挤压泵送灌注,待混凝土自挡头板挤出浆来时,稳压持续几分钟,看混凝土是否灌满,如稳定压力不能再灌入时,说明拱顶已灌满,若稳定压力仍能灌入,则应稳压持续到不能灌入为止。

(3)在拱顶最高位置贴近初期支护面布设二次衬砌混凝土后补偿注浆管,一则通过浇灌也可检查混凝土灌满程度,同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GTL高强无收缩灌注料填充,以补偿混凝土因收缩或未灌满造成的拱顶空隙[3]。

3. 施工监测效果分析

3.1为有效分析实施效果,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拱顶沉降、侧墙收敛。主要监测仪器:水准仪、50m钢尺、收敛仪,仪器要预先进行检测,确保精度符合监测要求。每个施工段设置2个拱顶沉降观测点,2组收敛点,间隔3米一个监测点,监测点布置详见图12。监测频率:在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其他时间为8h监测一次。

3.2支施工完成后拱顶沉降及收敛数据便基本稳定。故二衬施工前特别是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后是监测重点,二衬为分段施工,每段之间流水施工,每段的监测数据无直接关联。下面为第一段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中、后的检测数据。拱顶监测数据统计如表1、图13。

3.3监测效果分析如下:

(1)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监测数据处于稳定状态,临时支撑拆除后二次混凝土浇筑前三天沉降较大(沉降量达7mm),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总沉降量为12mm,单次最大沉降量和总沉降量均未超出规范相关规定报警值,临时支撑拆除3天后初支拱顶沉降数据基本稳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初支结构安全[4]。

(2)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后前三天由于初支结构应力重新分布,拱顶表现较大沉降,此时应加大观测频率,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破除断面长度和加设型钢支撑确保安全,拆除三天后监测数据趋于稳定。

4. 结语

风道二衬施工一般在工程收尾阶段,工期和安全压力非常大,而大断面临时支撑的拆除必然导致初期支护结构应力重新分部,风险非常大。采用该施工方法后增大了施工段长度,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凿除临时支撑,在二衬成环前临时支撑未拆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结构进行收敛、拱顶沉降等变形分析,这样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GB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

[2]《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2012.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3.

[4]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版社。1990.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12-2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