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园林自然化”绿色居住区的规划技术——以平顶山“园田居”项目为例

  • 投稿汽车
  • 更新时间2015-10-07
  • 阅读量674次
  • 评分4
  • 74
  • 0

文/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朱军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向莹

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潘京

绿色居住区是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生态、具有人文精神和科技创新特色的绿色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本文以平顶山“园田居”绿色居住区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探索绿色居住区规划技术经验。

1绿色居住区

1.1绿色居住区概念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各部门高度重视,随之兴起的绿色革命更是开拓了建筑规划产业的新方向。作为城市能源主要消费者的社区,担任了主要的绿化减排责任,因此近年来,绿色社区、低碳社区、生态社区等新兴概念不断涌现。所谓绿色居住区,就是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生态、具有人文精神和科技创新特色的绿色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

绿色居住区应基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与规划方法,统筹考虑环境、社会及经济等因素,其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和适宜气候的空间形态。

2)具有低碳的交通联系和服务配套,强调公众参与的居住区功能。

3)利用高效、低影响的资源和能源技术,具有集约、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1.2绿色居住区标准

绿色居住区从一种概念模式转变为建设模式,绿色居住区概念的落地得益于国内外专业机构“绿色标准”的制定,包括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及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等,这些体系对绿色居住区提出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与改造的绿色化要求。

2绿色居住区关键规划技术应用

以各“绿色标准”作为基础,国内外建设了许多绿色居住区。随着绿色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绿色技术也被不断引入。为了总结和创新绿色居住区规划技术,通过对绿色居住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以平顶山“园田居”项目作为示范,将绿色居住区规划技术应用于该项目中。

在“园田居”示范项目中,从三个层面融人绿色规划技术,分别是场地层面、景观层面和建筑层面。

1)场地层面项目将规划与地形结合、规划与景观结合,并采用了场地恢复等绿色技水。

2)景观层面项目采用了景观与建筑的结合、景观植牛勿多样化等技术方法。

3)建筑层面项目分别对建筑日照、建筑遮阳、建筑雨水进行专项规划。

除此以外,项目引入最新的地块复合利用技术,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分析。为了鼓励低碳出行,项目还规划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本项目是众多绿色规划技术高度融合的成果,为未来的绿色居住区建设提供了参考

2.1项目概况

平顶山园田居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镇境内,地处河南省中心位置,河南省最重要城市郑州、洛阳、平顶山、南阳等都处在以基地为中心的两小时车程范围圈内,区位优势明显。

该地块主要是未开发的山林地,基地内部由3个不等的山谷组成,地形地势较为复杂。规划以山体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山地建筑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以及绿色节能性能进行综合设计,意在打造一个高品质现代山地建筑集群——休闲度假绿色住宅的典范,为市民塑造一个环境优美、便捷舒适的“山水人居”综合体。

该项目地块总规划用地15.56万m2,总建筑面积160663m2,包括住宅、商业、温泉酒店、观光农业园以及综合服务(见图1)。

2.2绿色规划技术分析

2.2.1规划结构与地形的结合

该地块主要是未开发的山林地,地形地势较为复杂,高差将近80m(见图2)。为了减少建筑物选址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规划与山体结合,按照高差对建筑的体型、朝向、楼距等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日照和采光的前提下,一方面减少了建设开挖土方量,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原真性的山地自然景观。

具体来说,规划平面布局基本保留了东边两个大的山谷的形态特征,建筑顺延山势走向排布(见图3);单体建筑则随着山地坡度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错层布置(见图4)。道路方面则按照同一高程的连接成主要道路,不同高程用台阶、坡道、架空廊等形式作为辅助连接。

2.2.2场地恢复

LEED绿色建筑体系提到项目开发要保护现有自然区域,恢复受损区域,提供栖息地,促进物种多样性发展。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提出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场地恢复”作为绿色居住区开发的新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绿色规划技术。因此要求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将原地的生态、植被、水系等环境要素列入规划范围,尽可能保留和改善,而不是全部移除。

本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对基地生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记录,规划时对地形做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典型的就是对山谷地形的保护。同时针对基地本身缺少水系这一弱点,在项目结束后将对建设中遭到破坏的生态进行全面地恢复和改善,增种当地植物,并在山谷低洼地带增加可蓄雨水的湖面水景等优化环境。

2.2.3规划与景观的结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要求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避免视线干扰。

本项目采用建筑规划景观一体化设计,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有机设计人造环境,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视野。规划北侧外围带状住宅群景观节点指向远处崇山峻岭中的中原大佛,形成开阔的景观。在两个视觉轴线的山谷的最顶端形成两个天然的景观视觉中心,以这两点为中心,两个住宅组团环绕各自山谷景观而立,形成半开阔的山景,防止了内外部的视觉干扰。在东边一处陡坡上设置梯田式的跌水景观,配合东侧地势至高点上的休闲漫步景观设施,对项目中的高层住宅起到了视觉的引导作用。此外,在山体地势低洼的南部,分别设置了四个次要视线节点作为高处节点的呼应。点与带的融合,高与低的呼应有机地组织了整个居住区的绿色视野(见图5)。

2.2.4建筑与景观的结合

规划思考了宏观的建筑视野,也深入到建筑景观的细节设计,真正做到了景观与建筑的相互穿插。

项目规划的主人口处两侧道路的坡度不同,现场存在异形地势,交通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划用自然跌水的景观消化掉坡度上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坡度的地景式人造建筑景观(见图6)。山谷空间景观也依山就势的在原始的地形上跌水、造景。山谷两侧坡地上,建筑依)欠逐级往上退台,每一栋住宅建筑都能有自己的观景平台,保证了景观高质量的均好性。

景观对于建筑内部而言,更是不可分割。身处在建筑与景观来回穿插的建筑中,自然与建筑、开放与私密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呼应,难以区分(见图7)。

2.2.5景观植物的多样化

规划在绿化植物配置上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充分体现当地植物资源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平顶山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土壤偏盐碱性,适宜种植耐寒的抗盐碱植物。规划采用了当地的耐寒植物,如苍松、翠柏、银杏、刺槐、国槐、紫薇、迎春等。

2)通过四季植物搭配,达到四季有景。项目采用“春花、夏叶、秋实、冬干”四种特色展示植物景观季相,让小区全年都有看点。春季以山桃、迎春、贴梗海棠、连翘开花为主;夏季以合欢、紫薇、木槿配合郁郁葱葱的绿意为主;秋季以红枣、山楂、柿子、苹果等丰收景色为主;冬季以苍松、翠柏为主。

3)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坪,提高绿地空间效率。高干树种如刺槐等与低干树种如合欢等配合种植,灌木如迎春、连翘等与草坪配合种植,使绿化错落有致。

4)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同步进行,增加固碳能力。多样的绿化方式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可以改善屋顶和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辅助建筑节能;还可有效截留雨水,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在挡土墙以及建筑的屋顶和立面增加绿化的细节,提高了小区的绿化率(见图8)。

2.2.6建筑日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规定建筑布局不仅要求本项目所有建筑都满足有关日照标准,还应兼顾周边,减少对相邻住宅、幼儿园生活用房等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产生不利的日照遮挡。本项目规划将基地和基地周边的建筑都纳入分析范围,利用“清华建筑日照软件”进行建筑日照分析,分析结果为所有房间均满足大寒日2个小时以上的日照标准(见图9)。

2.2.7建筑遮阳

项目所在的平顶山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需要考虑防晒遮阳措施,防止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在规划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景观为建筑提供遮阳,使建筑占地面积最小化,如植物表面、花园屋顶等,减少热量的吸收。种植冬季落叶型植物,这样既可以在夏季遮阳,又能够在冬季确保建筑有足够的采光。

2)建筑设计时,采用遮阳构造与建筑外形一体化设计,设计建筑自遮阳构造,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和植被屋顶,减少热量的吸收(见图10)。

2.2.8雨水专项规划

该项目还进行了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在场地水源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场地的山谷高差设计景观,如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景观水体来调蓄雨水,可达到有限土地资源多功能开发的目标。

在设计蓄水场地的同时,项目在雨水下渗环节也做了充足的设计来消减雨水径流,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因此项目规划使用透水铺装,使雨水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基层相通的渗水路径直接渗入下部土壤。具体来说就是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等透水铺装系统,改善地面透水性能。

2.2.9地块的复合利用

传统居住区通常是较为单一的居住功能以及一些附属的教育、医疗功能。而在本项目的规划中将基地的使用功能进行扩展,与周边景观旅游度假项目相结合,规划中增加了商业空间、高尔夫练习场、温泉酒店、儿童主题游乐场、观光农业园以及综合服务等功能区(见图11)。这样复合功能的开发模式,让居住区的老人、成年人、儿童都有一定的区域感和归属感,既满足了居民的居住需求,也有较大规模的办公商业空间在居民步行范围以内,降低了居民出行的碳耗,也加强了地块与市中心的连接。

2.2.10步行可达的公共服务设施

对于个低碳的居住区来说,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点离住户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以保证住户步行即可到达而不需要依靠其他交通工具。在本项目规划中将公共服务设施离住宅的距离列入考虑,规划最终保证了每一户用户都能在500m范围内通过园区步行通道到达园区任意一种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点包括:ATM机、便利店、餐馆、幼儿园、洗衣店、物业、美容店、五金杂货店、图书馆、药店、公园、邮局、菜市场及健身中心。

2.2.11步行道与自行车道

绿色居住区应具有低碳的交通联系和服务配套。低碳交通则要求规划能减少由于机动车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和对用地开发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本项目中,为15%的住宅用户规划了带棚自行车存放处,此外在小区内部规划了一条贯穿东西的慢跑道与自行车道,为住户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提供方便。

3结语

平顶山“园田居”绿色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对居住区绿色规划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实施。在规划中,“绿色居住区”的理念贯穿始终,并将广泛应用的绿色技术,如规划与地形结合,规划与景观结合,建筑与景观结合,建筑日照的满足,建筑遮阳,景观植物的多样化以及建筑雨水专项规划有效地应用在项目中,与此同时也采用了新兴的绿色规划技术,如地块的复合利用、场地的恢复、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的规划以及步行可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技术,让“园田居”朝着绿色、环保、低碳的方向更进一步。相信平顶山“园田居”绿色居住区能为未来绿色居住区的实践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LEED 2009 New Construction for Memnber Ballot[S].2009

[3]平顸山市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fEB/OL].( 2014-08-18) .http://www.pdsjs.com/portal/yllh/szyl/webinfo/2014/08/1406022157480184.htm.

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科研资助项目:绿色建筑群规划设计应用技术集成研究(2012BAJf)9802)

朱军,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主管

向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潘京,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绿建规划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