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标准信息化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637次
  • 评分4
  • 74
  • 0

文/范文跃

摘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健全农产品产业链体系等都需要标准的保障,标准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凸显,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也逐渐为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所认知。在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标准信息化,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体系,以推动农业生产标准信息化的全覆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数据;农业;标准化;信息化

中国入世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推进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的全覆盖。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个体的、纸质的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或及时指导农业生产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传递并推行对农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可以快速、便捷、有效的实现“农业标准信息化”。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大量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决策、利用,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1、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标准信息化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一路看来,我国农业生产走过了从单个农业标准,到农业标准体系,到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再到农业标准信息化,在当下,农业标准信息化已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在发布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以农业生产为例,环境监控、自动给喂、育种繁育、疾病诊断与防控、质量追溯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一些龙头企业已逐步推广运用。

但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从业人员范围广、知识背景深浅差异大等特点,获取标准信息的手段少,使用范围窄,有效率低,这些问题也在掣肘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须辅以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基层工作,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实用性,提升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其次要推动农业信息类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开发应用、最终达到农业信息化的基层建设和农业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从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可以说,农业标准化转变了农业的增长方式,农业标准信息化提升了农业标准化。

2、农业标准信息化与大数据

农业标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农业标准实施管理、传递和推行,使其以快速、便捷、有效的方式实现应用的目的。随着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将标准制修订、发布实施、监督评价等各阶段信息以及农业生产环节的自动控制系统、物联网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加以采集与存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标准化信息数据将面临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产生海量数据。现有数据管理多数倾向于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即为传统B/S构架模型,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存储和管理,前台软件提供信息查询、查阅等服务。其弊端在于:(1)所有服务全部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该服务器若出问题,将导致所有网络用户不能获取数据信息;(2)传统web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服务模式,用户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3)系统共享性差,标准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入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big data),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通过多种终端、多种平台输出数字内容,驱动整个互联网世界迈入到“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在大数据时代寻求决策依据、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标准化信息作为专业数据之一在这新一代的数据时代同样呈然了更多新特点,同时也出现更多等待挖掘其价值的机会。我国农业标准化,由点及面,由易到难,由文字实物到虚拟数据,以至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标准化。

3、农业标准信息化的两难与挑战

农业标准信息化,一方面为农业标准的传播、实施、信息运用提供了更大空间、更广的渠道,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农业标准的质量评估、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评价等工作。但我们要看到,无论是当下精细化种养殖领域,还是产业链更加纵深的物联网系统,硬件设备的安装及软件的环境优化设计都会令生产成本直线上升;同时,信息的筛选与运用,而这也将推高农产品的价格[1]。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中软硬件增加、有效信息的获取、农业生产核心数据的安全性、生产成本的飙升等因素使农业标准信息化工作进入“两难境地”。

4、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

4.1 以信息化提升农业标准化质量。

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自动化。

要顺应国际发展大趋势,促进农业标准化向信息化的延伸,以信息化提供标准化应用。通过对农业标准化的研究,开展不同领域数据采集、信息的分析评价,尝试标准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4.2 在完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同时,辅以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

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标准信息化建设。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解决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供应链长、销售环节多、消息获取渠道窄、农产品局限性大、生产与销售脱节的问题。

同时积极探索、自主创新,通过以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技术为依托的研究,综合运用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信息数据,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的企业质量信用的问题[2],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相关企业的有序、诚信经营。

4.3 以信息标准化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难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造成数据、信息的重复采集和输入,产生数据的不一致性,制约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要在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标准化[3]。

5、结束语

工业化催生了标准化,标准化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水平。信息化对整体和细节的把握、关注带动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为农业生产的模式创新、精细管理等理念的真正实现找到了载体,注入了活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带动农业的标准化”源于信息化带动了标准化的创新、深入和完善。现在,信息化与农业标准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已超越耦合,凸显出一体化的特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柳平增,毕树生,薛新宇,邓振民,臧官胜,高钰舒.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09):2154-2156.

[2] DB 34/T 2140-2014,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2014,7.

[3] 习栓,范文跃,丁仁源, 李.基于数据仓库的水稻精确栽培决策框架模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04):372-374.

作者简介:

范文跃,正高级工程师,所在单位: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标准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现任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设备编码与标识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信息安全标委会副主任、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安徽省推进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国家试点县工作专家组成员;安徽省质监系统学术带头人,省质监局信息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