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与创新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0
  • 阅读量10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伴随着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招贴设计也应该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本文针对招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革新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招贴设计;教学改革;创意;手工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00-03


  一、缘起


  21世纪是信息急速膨胀的时代,在多样化、多维度的传播媒介竞争中,招贴在面对其他各种媒介的信息传播时,需要打破原有的二维空间,以获得新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招贴设计的课程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思考。因此,在招贴设计这门课程上如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得尤其重要起来。


  近年来,各大高校中各种版本的招贴设计教材不断涌现,据统计,目前已多达30余种。同时,新的教材还在不断编写中,这足见招贴设计课程的受关注程度一直都很高。


  然而,从目前出版的招贴设计教材来看,内容存在许多雷同现象,它们往往从招贴的版式、表现技法、分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比较广泛,特别是对于未来招贴设计的走向以及现代一些新锐设计师的作品基本没有提及,难以对具体的设计实践产生较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许多教材内容及图例在各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存在大量重复的现象。


  此外,我们知道招贴设计又是一门时效性很高的课程,而教科书上还说着10年前的方法与案例。从上课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方法上依然还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播放PPT,学生坐在下面“静听”的授课模式。至于考核,多数更是以传统的招贴采用印刷的方式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仅凭教师PPT中的图像资料来理解设计,未能充分展现设计的独特魅力。


  二、课堂教学改革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招贴设计应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出发,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里,我可以举一个课堂上的例子:就招贴的表现语言而论,假如我们给出一个具体的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如为一场音乐会设计招贴。很多同学都会迅速的上网查阅资料,极少数同学会首先在头脑里构思或用草图绘制出自己的初步想法,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把它表达出来。大部分同学都是直接上机操作,缺乏徒手绘画的思维与能力。


  这些症状都体现了同学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计算机的过分迷恋与依赖,而忽视了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的其他各种可能性。虽然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与艺术表现可以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不是全部,从某些程度上讲,也许机器给出的结果太过理性,过于精确。比如说,一幅用软件做出来的招贴,可能它非常有设计感,但是也许与一幅人手工制作出来的招贴相比,两者各有千秋,也许后者会给人带来更明显地的亲切感。所以,在对于学生的招贴设计要求上,我们应该让他们学会尝试多种方式,而不仅仅只是用电脑操作。


  那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应该一改传统的“静听”式授课模式为体验式、参与式、启发式、和讨论式,以“互动型招贴”为例:传统的招贴形式都是二维表现,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意。然而,现在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招贴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起来,从传统的二维走向了多维。而且从原来只注重招贴本身的创意,开始走向关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因为科技的发展虽然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人与人的接触、人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


  我们可以看一个案例:一位新加坡的设计师候淑慧作为一名大自然的爱好者,看到城市化和技术化使我们逐渐远离大自然,所以她做了一个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主题。


  在这副招贴中她除了去考虑人们所呈现的各感官和维持方式,最主要考虑的是这些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一些小草、树皮和叶子。呈现给观看者的资讯是,其实大自然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它很可能就在你每天不经意走过的路上。从触觉上来说招贴还可以扩充到更多自然元素,因为用手去触摸小草和用手去按压石头或者泥土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①


  这种互动型招贴的优点就是让观看者参与到感官实驗中去,并且创造强烈的情感体验。看到参与者用他们的手去来回触摸小草,仿佛真的能给他们带来治愈的疗效。这很好地表明了跟普通自然类的平面招贴相比,这种互动型招贴已经达到了情感的交流程度。体验性的招贴可以作为提高兴趣的方法,从而去引导他们把与自然的互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未来形式的招贴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只是单单呈现出视觉效果和文字资讯,它还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感官的体验。它或许可以成为招贴设计的新趋势。


  上述介绍的是在课堂上对于二维空间的延生变成三维空间,从只关注创意开始关注到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眼界,课堂上还会给学生看大量国内外获奖作品,并且分析他们的设计方式,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编织、折叠、拼贴等。


  在学生思维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布置一个叫作“从二维到三维,再回到二维”的作业练习。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先离开二维思维,以三维的方式去动手做一个他们所选择的“物”。最后,采用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科技的工具,将这个三维的“物”还原成二维的图形。这个练习,有时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当学生在创作上缺乏“招数”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打破僵局。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会容易被经验与框框所束缚,而当你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去进行思维,去进行尝试的时候,你将会用比使用常规的、单一的思维与方法时更加自由、胆大而无拘束。在这样的状况下,往往容易主动地综合各个方面能力的优势——常规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手段、各种技术去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目的。②


  三、考核方式创新


  在考核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作业主要以主题方式进行,比如说以“传统节日”宣传为主题、以“海尔集团推广”为主题。这样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就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没有对学生的设计水平起到提高的作用。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我采取的是分段考核。


  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


  首先,要求学生挑选一个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作品进行分析。分析招贴的尺寸、字体、字间距、行間距、设计方法、以及招贴的留白、版式问题、创意。开展一次关于大师招贴的讨论。欢迎每位同学带自己认为最喜欢的招贴介绍给大家。然后,具体分析上述的要点。


  其次,在经过充分的讨论之后,每位同学从自己挑选的招贴中提炼出招贴当中字体的磅数,比如一级标题用多少磅的字体、二级标题用多少磅的字体,并且分析招贴的创意,以及使用的技法提炼出一种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会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的要点,以相同的方式设计自己的招贴,但是不得抄袭,主题与分析的招贴完全不同。在这一阶段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知道什么字体在招贴中是美的,在设计的初期提高学生能力。


  这一阶段主要是基础训练,对优秀招贴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鉴赏及进行专业学习的审美能力。由此训练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平面招贴领域由于功能、服务对象、主体内容的不同,其所造成的影响和结果也不一样,从而为日后的专业招贴创作与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训练。我会将每个课题放出后,由学生自己拟定具体制作的主题、过程和制作方式,要求学生的手法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招贴设计发展至今,纸面媒体的展现方式基本已经发挥至极,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跳出框框架架,变得与众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往往针对同一个主题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要提供20个以上的小稿,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磨练出自己的风格。


  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第二阶段的课程除了部分个人作业外,几乎每个作业都会有小组作业的要求。学生依自己喜好分组,或由老师进行随机分组,3—4人形成一个小组,齐心协力、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一份设计作业。这种分组及个人的作业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设计的社会工作环境,同时也使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明晰的对比和合作,以促进灵感的碰撞,创意的火花也许就在这不经意间被点燃了。


  最后,组织一次课堂点评,要求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以PPT与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在汇报的时候,同学们要注重自我的个性,每一组的招贴不应该是雷同的,而应该是多彩多姿的,特立独行的。要求学生的招贴这一阶段就需要有比较明显的设计风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很多学生放弃了数码打印技术,采用手工制作、传统印刷或者刺绣、拼贴等各种方式。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招贴材质纷至沓来,好一场招贴的盛宴。总的来说,课堂讨论气氛非常好,同学们表现活跃,掌声、惊叹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最重要的是,每个同学都非常用心,都很珍惜这次与老师、同学分享的机会。


  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取“散养式”的方式,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招贴主题可以自选,创作方法可以自定,创作形式可以自拟。“散养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把握大方向,细节则由学生通过讨论甚至辩论、争吵,逐渐成形或浮出“水面”。


  四、结语


  招贴设计课程经过这样的改革与创新之后,从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均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从同学们提交的作品来看,对招贴设计的形式表达有了较好的把握,从以前手足无措,到现在可以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创新能力和美学修养方面都有了所提升,较好地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对教学产生刺激作用,使学生习惯使用招贴维度的语言并能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招贴设计教学不应流于表面,不是硬性的作业和繁重的任务,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养成设计和使用招贴这一习惯。


  作者:陈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