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收获条件下小麦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的比较

  • 投稿继续
  • 更新时间2017-06-17
  • 阅读量958次
  • 评分4
  • 71
  • 0
周应军

(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为了比较联合收割机收获条件下,小麦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的差别,我们调查获取了12个小区的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收获条件下,小麦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无显著差异。从而认为科学的理论产量调查可以视为实收产量,不必再进行85%折损。

关键词:小麦;理论产量;实收产量;机收;损失率

小麦田间测产是农技人员在小麦生长后期时常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认为,测产所得理论产量乘以0.85,即为实收产量。这也是农业部对小麦高产创建产量验收推荐的测产办法之一。之所以要乘以0.85,那是考虑到以前生产条件下小麦人工收割、运输到晒场、脱粒等多个环节的损失,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人们开始质疑“理论产量×0.85=实收产量”的科学性,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实收产量往往高于用0.85折算后的理论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本试验安排在孟津县白鹤镇范村。试验地为旱地,土壤立黄土,前茬为谷子,谷子收后,用灭茬机灭茬。

试验设12个小区,顺序排列。每小区长75m,宽10m,小区面积750m2。

10月13日播种,品种众麦1号。小区分别采用免耕宽幅匀播、免耕沟播、常规条播和宽幅匀播等不同播种方式,10kg/667m2、12.5kg/667m2和15kg/667m2等播量。各小区管理措施一致:2月25日,施尿素8kg/667m2;5月5日,喷洒“氧化乐果+戊唑醇+植保素叶面肥”一次,30kg/667m2。

1.2 理论产量的调查与计算

1.2.1 亩穗数的调查。4月23日,调查亩穗数。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样点,每样点选取1m 双行,调查穗数,计算亩穗数:

将3个样点亩穗数相加,求其平均值(见表)。

1.2.2 穗粒数的调查。5月11日,调查穗粒数:每个样点随机取穗20个,数穗粒数。将3个样点穗粒数相加,求其平均值(见表1)。

1.2.3 称取千粒重。6月20日,从每小区收获的麦子中随机抽取小麦籽粒约500g,称取初始千粒重。用PW-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籽粒水分,按标准水分13%折算千粒重(见表)。

1.2.4 理论产量计算。理论产量(kg/667m2)=亩穗数(万)×穗粒数(粒)×千粒重(g)×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对比

将各个小区的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列于表,并对它们按成对数据进行t测验。测验结果: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差异极不显著。

2.2 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标准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117-2006《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4.1作业性能。在不低于标准喂入量、切割线以上无杂草、作物直立、小麦谷草比为0.6~1.2、籽粒含水率12%~20%条件下,其作业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总损失率%≤1.2(自走式),1.5(背负式)”也就是说,合格出厂的联合收割机规范作业条件下,小麦籽粒的损失率低于2%,这样用理论产量乘以0.98来推断实收产量比较合理。而此前“用理论产量乘以0.85来推断实收产量”,显然有些矫枉过正。

3 结语与讨论

1)在机械收获的情况下,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差异极不显著。科学的理论产量调查可以视为实收产量,不必再进行85%折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117-2006《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所允许的籽粒损失率标准支持上述结论。

3)一年的数据有局限性,争取再进行试验,用2~3年的数据对上述结语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吕风荣,张德奇,等.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