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特殊性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30
  • 阅读量13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农学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针对高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培养人才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具体教学方案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学专业水产养殖本科院校特殊性问题我国之所以被称为农业大国是因为:其一,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其二,是因为我国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其三,是因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较多。另外最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工业发展程度有待提高。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矿产业。农指的是农耕(粮食、蔬菜)。林指的是林木产业(木材、果实)。牧指的是畜牧业(牛牲畜饲养)。渔就是水产品饲养。副就是这些农业方面的副业。近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号召,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鱼类等水产品因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且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而备受人们青睐。在此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投入,这对于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随着我国高校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于更好地建设水产养殖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服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学专业的特殊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农业工作条件艰苦、体力劳动比重大等特殊性,大众对其认可度并不高,而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被忽视。因此,政府應该大力宣传农业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重视农业,提升大众对于农业的认可,提高农业的地位,同时,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及高校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农业稳步发展。


  二、高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枯燥


  目前,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局限于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育现象,大学也不例外。单一的上课方式枯燥而又乏味,老师将理论知识以授课的方式强行灌输,这种“闭门造车”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走入盲区,认为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对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差。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水产养殖专业来说,课上学习的知识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导致“学无所用”,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来弥补学生实践能力的空白。


  (二)专业偏见,人才流失


  由于水产养殖专业的行业特殊性,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对水产养殖等农学专业有些许偏见,认为该专业毕业后就业出路窄,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就业环境不理想,待遇一般,前途不够远大等等,而学生高考结束时大多在18~20岁,多年的埋头学习使学生对专业知之甚少,在选择专业时没有主见,一味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忽略自己兴趣爱好,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愿报考水产养殖专业,或者即使报考或调剂为水产养殖专业也在一年级时转专业,严重导致了水产养殖专业生源不足,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而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贡献,因此,消除大众对于水产养殖专业的偏见已经刻不容缓。


  (三)就业问题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渐趋饱和。尽管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养殖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渐增,但部分水产养殖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养殖业艰辛、升职空间小、工作前景不好等,不愿意从事本专业,毕业后放弃用学习了4年的专业知识择业,而是选择转行另谋生路,直接或间接从事本行业的学生较少,造成水产养殖专业行业内就业率较低,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就业选择较多的江浙沪等地。行业就业率低不仅是学生或者地区的原因,水产养殖专业就业范围本身较狭窄,可供选择的岗位较少。多种原因最终导致了水产养殖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稀缺,使得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很难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万俊毅,尹然平.大类培养学生专业分流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 :47-50. 

  [2]刘其根,胡梦红.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的定位与实践——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55-56. 

    作者:王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