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微课制作与评析

  • 投稿温酒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58次
  • 评分4
  • 65
  • 0

郑雪琴 张丽敏

一、微内容的选择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叶圣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将其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毫不走样”也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作者就好像是一个技术高超的摄影师,以高清晰度的摄像头,从多个角度聚焦爬山虎,尤其是给爬山虎的脚拍了很多特写镜头,让人过目不忘。对于学生来说,认识爬山虎并不困难,但要对爬山虎的脚有个清楚的认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本微课截取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叶、茎、叶柄、细丝等位置逐步观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并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从中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和用词的准确。

二、微教学的设计

1.学习目标

(1)认真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从叶、茎、叶柄、细丝等方面所作的仔细观察,了解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

(2)细心品读“反面”‘六七根”“蜗牛的触角”等词,感受作者观察的仔细,并能积累和背诵具体的句子。

2.学习过程

三、微课的微点评

本微课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口,仅仅截取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几句话,通过教师短讲和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明白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本微课虽然短小,但有几个特点。

1.运用多媒体,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

正如微课结尾总结的那样,作者对于爬山虎的脚的描写类似于拿着放大镜,观察细致入微,描写毫不走样。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放大镜”式的写法呢?这个微课就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让镜头慢慢地推近、定格、聚焦,这样就把静态的文字变成了活动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叶、茎、柄,最终找到了细丝,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而对于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进一步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同时准确地把握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数量、形状、颜色等,学生从这四个看似平常的句子中,不仅能够充分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也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描写事物的方法,还为背诵这一段奠定了基础。

2.留有空白处,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流程往往是统一的、定向的,不可能因为某个学生而放慢或者加快脚步,所以这种“匀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一种无奈。但是借助“微课”,就让“匀速”有了“变速”的可能性,因此,关注每个孩子就有了可能。在短短5分钟内,教师并不是一讲到底的,每一个小环节中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抛出问题后都是让学生先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来交流和评议。教师的旁白语言是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对话体”:“请你读一读…请你去找一找”“你发现了吗”等,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自主性学习,也适用于学生反复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这就是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了适合他们“学”的安全空间。

3.寻找增长点,促进语言学习的内化

叶圣陶先生如何做到描写“毫不走样”?首先是基于仔细观察,没有仔细观察,就无法发现爬山虎的脚:而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介绍。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位置、形状、颜色几方面一一道来,才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呀!”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的习得比作“原始资本”的积累,那么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就是“投资”和“开发”,这是实现原始资本最优化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学习过程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微课结尾部分,安排了一个“观察泡豆子”的任务,让学生运用这种观察方法去实践,促使他们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习得与锤炼语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文新小学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