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25次
  • 评分4
  • 84
  • 0

一、道法自然的管理本质

管理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古今中外,道家治道管理的本质是把握管理对象客观化基础和执掌事物规则,即“道法自然”。“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中心。《道德经》开篇中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本源,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人的总规律总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管理也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自然过程,要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的自然法则进行,即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遵循客观规律。老子是这样描述宇宙的生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关于“道生万物”的问题,老子阐述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二,万物皆由“道”而生,以“道”而存,而“道”则以自己为法。在这里,老子要告诉人们的是,“道”是万物之主、善人之宝。所以道是一切事物形成、生成、转化、消失的原因,因而这是一种动力和原则。

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管理经验

老子说:“守柔曰强。”这是老子揭示的又一成功之道。老子说,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强大。老子又说“弱之胜强。”老子在柔弱中看到了成功的力量。要以柔克刚,从而制胜成功,这对现代企业是一种启发。如老子提到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老子认为水接近万物之奥——道,要求管理者应该效法水的智慧,把水的特性化为智慧用于管理方面,即“水式管理”。水式管理主要强调以柔弱似水的模式进行管理活动,即以水的柔软性适应一切环境,以水的平静谦和对待组织成员,以水的宽广包容组织成员,以水的稳定性面对一切危机干扰,又象水一般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始终推动组织向上发展,这样的管理则“几近于道也”。

三、清静为天下正的管理目标

目标被喻为管理学的宗旨,是管理精神所在,是维持一个组织有纪律、规则、秩序的基本保证。道家学派遵循“道法自然”的管理本质,欲达到“清静为天下正”的管理目标。在道家思想中“正”与“静”两个概念的关系非常密切,老子认为通过“静”才能实现“正”,也就是通过“守静”的修养才能归于道。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在道家思想中,人的本性是静。由此人性与道性统一,从而使得静成为人最高的思想境界。“致虚”“守静”的目的是“知常”,即恒常之道,这就是“正”。“正”意味着万物各处其宜,各循其性。“静”是不干扰事物的本然状态。道家认为通过“正”与“静”能实现清静无为的理想政治状态。只有“静”才能实现“正”,有了“正”也就是确立了统一的标准,即君臣各当其位,动静、生杀遵循一定之规。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治理天下。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老子认为“正”是治国的根本目标,把它看成是道的基本特征和事物的根本所在。在道家看来,“正”是最高的标准,事物运行的根本依据。“阴阳者,气之正也;天地者,形神之正也;圣人者,德之正也;法令者,四时之正也。”就自然秩序而言,“正”是一种必然性,事物中最根本的性质就是“正”。引申到人类社会秩序中,“正”就是管理活动的常规、常则。“正”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强调万物自我本性的实现,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秩序归于道的状态。道是至正的,“守静”也就是体道。“正静”成了管理活动的标准,“正”是根本,“正”就可以“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遵守了“静”的原则,就能实现“正”,也就是道的状态。

四、自然无为的管理行为

道不仅需要认识,重要的是遵道而行,这就过度到老子的行为学说,他主张自然无为,理由是到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因循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不人为地强制和干涉。道本身对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遵道之人也应像道一样,按照万物的本性行事,似乎是事物自身生成发展的,没有他物的作用,这就是自然。因而无为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本性。《老子》明确反对背离事物本性的行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可见,无为所指的不是行不行动,而是行动的性质是否遵循物自身的道理。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照管理规律办事。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取天下。”可见,“无为”是一种管理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能“无为”,则可以达到有效的“为”,就能达到“无不治”。

五、“太上,下知有之”的管理境界

管理境界,主要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不同的管理手段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状态。老子按管理者水平把管理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即最高明的管理者,下属仅知其存在,没有感觉他作了些什么,他无为而治,下属能各顺其性;稍次的,下属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下属害怕他,畏惧他;最次的,下属蔑视他,轻侮他。老子认为,管理者要想达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治的最高管理境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上德若谷”的道德素养。“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只有先加强自身的修养,才有资格也才有可能去组织和管理他人。老子提出“三宝”作为提高管理者自身道德素养的标准——“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爱”,作为管理者主体的个人美德,体现了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管理者只有具备“慈”的至仁境界,组织内成员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才会为组织积极进取,忘我奋斗。因此,高明的管理者虽然“爱养万民”,但却不能自以为“仁恩”,而应该将其视为管理者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地把“慈”作为自身道德素养所追求的目标。“俭”,即“节俭”,要求管理者从自身做起要俭约不奢,爱惜财物,节制过分的物质享受欲望。如此,整个组织自然就会形成崇尚纯朴,俭约不奢的风气。“不敢为天下先”,意即管理者要具备谦下不争的品德。道家把谦下不争作为一条重要的管理道德要求,特别强调谦下之德对于管理者的意义。其次,“上善若水”的管理方略。道家对水有极高的评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最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尺度。“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即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急于翻动,煮出的食物色鲜味美;若火候不对,下锅后经常翻动,结果必定一塌糊涂。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去处理各种事物,尊重事物的稳定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不能不顾事物的变化规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2] 黄怀信.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高厚礼,张德俊.老子管理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2)

[4] 葛荣晋.简论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J].哲学动态,2007,(2)

[5]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崔苗(1986-),:女,:汉,河南省驻马店市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哲学 。

( 驻马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