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6-04-29
  • 阅读量466次
  • 评分4
  • 25
  • 0
 【摘要】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对区域间收入差距有何影响是经济学界探讨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2013年泉州市各区县的面板数据,考虑各区域间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构建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财政分权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印象。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将加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因此,分权应适度,配合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财政分权 区域收入差距 空间自相关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支出占其总支出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自“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政权力的下放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事权力显著增强,这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于财政分权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国内不少学者都对财政分权与经济的关系做出了研究。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各地方的居民偏好存在差异,中央政府统一提供的公共产品,可能无法有效满足居民的异质偏好,而通过财政权力下方,地方政府则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各地方政府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将加剧竞争,有利于各地间要素的合理流动分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也可能给地方政府带来低效率的税收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从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财政分权可能导致地区间的收入不平衡,拉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本文以泉州地区为研究区域,用2003~2013年间,泉州各区县之间的数据作为依据进行相关研究,探讨泉州市内财政分权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假说 
  第一,财政分权可能增加区域间收入差距,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区收入差距越大。 
  第二,地区收入差距还可能受生产集聚与贸易自由化等因素影响,生产集聚可能加深地区间收入差距,而自由贸易化可能对收入差距具有负面影响。 
  三、模型设定、实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3~2013年泉州市各区县,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的主要来源有:《泉州统计年鉴》、泉州市各年《统计手册》以及社会发展公报。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传统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根据传统面板数据估计方法,本文分别运用随即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对以上假定模型进行了估计,根据回归结果及F检验的结果,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范围内,综合考虑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影响,经过比对后,最终选择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最优的实证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如下: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D1和FD2的回归系数不显著, FD3对于收入差距有正的影响,即财政分权程度每增加1各单位,地区间收入差异将增加17.0123个单位,因此,财政分权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生产集聚CV1对于收入差异的影响为正,但均不显著,说明生产集聚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 
  贸易自由化CV2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将导致地区间收入差异的增大。 
  (二)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由于泉州市各区县之间的数据可能具有相关性,在进行回归时可能具有空间上的自相关性,故在此对于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的检验,主要采用Moran’s I作为检验的指标,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知,各区县之间的收入差异存在空间自相关,因此需要利用空间自回归对模型进行修改。本文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两种模型作为数据处理方法,对重新进行回归,通过对比最终回归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下表显示为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 
  由表5和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地域之间的确存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相邻的区县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容易相互影响。同时,可以看出,财政分权确实不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生产集聚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出口则对于区域间的收入差距的减少也有着阻碍作用。 
  五、实际情况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对数据处理的结果,本文以模型3,即以各区县财政支出占泉州市财政支出的比重为计算财政分权的方法来具体分析泉州市财政分权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 
  财政分权体现的是地方的财政事务方面的独立程度,越高的财政分权表明地方政府对于财政支出的支配能力较高。人均GDP则是衡量地区收入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比各区县的人均GDP可以看出地区间收入水平的不同。 
  由以上两张图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区财政分权程度逐渐提高,人均GDP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但同时,各区县间人均GDP的差异水平也逐渐拉大,尤其丰泽区,石狮市和安溪县,惠安县等的收入差距成明显的扩大趋势。可以明显看出,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控制。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与泉州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减小有负面的影响,产业集聚对于泉州地区的收入差距不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出口的扩大有将增大泉州市各区县间的收入差距。 
  综合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财政分权作为地方政府有效控制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从其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这一方面看来,财政分权制度仍有待提高和完善。建立健全的财政分权制度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执行,不仅需要从财政制度方面着手,有效完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会计制度等,同时也要对财政有关部门的工作作出规范有效地管理,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规范政府公职人员的工作内容。 
  其次,在本文的实证中,产业集聚并未对地区收入差异造成显著的影响。虽然泉州地区产业集聚现象十分普遍,并且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其产业集聚现象主要集中的加工业等小产业,以劳动力导向性为主。地方政府应多鼓励技术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同时拉长产业链,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第三,本文采用出口作为衡量贸易自由化的指标,结果表明,出口对于缩小区域收入差距有着不利的影响,说明出口对于GDP贡献的增加将导致泉州市各区县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注意发展方式的调节,以促进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5):75-108. 
  [2]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31-39. 
  [3]解垩, 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经纬,2007(1):27-30. 
  [4]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