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课程教学再思考

  • 投稿段知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65次
  • 评分4
  • 50
  • 0

杨光

在上一篇关于《资本论》课程教学的探讨文章里(《改革开放》2013年第10期刊登),笔者对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作了初步的总结,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本文是笔者在其后的再备课期间里所作地进一步思考,以此来求教于大家。

课程本身能否吸引人,是个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大学生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称之为“大道理”;似乎它谈论的仅仅是些关于社会发展的大尺度,很宏观;与自己生活的现实情况关系并不紧密,甚至不搭界。这个看法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它妨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与教学过程之中的问题肯定有关。纯理论的、条条杠杠的东西离开了鲜活的实践,当然就死了;说明不了进而解决不了实际中的问题,就没有生命力了。上课时一旦陷入那个局面,学生就会倒胃口,对教师来说其实就是失败;因而那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中的大忌,一定要避免那种做法。

然而《资本论》本身恰恰与上述问题相反,它里面的道理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中概括出来的。哪怕是很抽象的原理,却是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活生生的。例如在被视为最难懂的商品和货币篇章里面,马克思讲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里的商品交换呀,是对买方与卖方两者的行为进行了高度浓缩。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只要把它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化解开来,配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就能讲清楚;不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而且老师本身也会觉得课上得有劲、有成就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原著本身和教学的要求都是一个指向,即“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和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马克思对不少细枝末节的情节,竟然观察地如此之到位,以致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为之折服。这里仅举两例:其一,他在谈到劳动过程时讲了干活要有注意力,特别是这个活不是兴趣所在时更要有意志的定力,才能做好。其二,在讲到资本家对劳动过程进行监督时,不允许不合理地消费原材料和劳动资料,即工人不能浪费原料、必须爱惜劳动工具。以上两个例子为笔者自己当工人的亲身经历所证实,确实如此。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笔者过去对马克思的不完全的认识;他不仅对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大方向能够把握住,而且对生活中的细节也能够观察地如此之精到。确实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那也是上好这门课程的根本方法论。

在备课时,对教材的适当处理,是比较要紧的事情。由于本科生教学不是《资本论》的全部篇幅,而是选读主要篇章,在讲授时会出现逻辑断裂的情况(那是因为涉及经济学说史的内容被删除了,某些章节由于编教材者认为不太重要而没有被选入)。于是老师在讲授时照着教材的顺序讲下来的话,会给人造成一种零散的碎片感,学生难免会有意见提上来。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个状况,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逻辑的链条能够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好在原来学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那门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他们就能举一反三,自行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讲授:教材里有专门的概念和内涵的表述,但是却把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三章拿掉了;这样就把技术革命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历程给跳过去了,尽管其他章节里仍然谈到过这个东西,但是裂痕却显而易见。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顾及到这种状况,专门要补一下,讲到位。这一情况在教材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如货币的职能)。

笔者在备课时,受《资本论》连环画的启发,在制作PPT时配置了不少图片。这些从网络上撷取下来的图片,对阐释《资本论》中各个方面的内容时,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效果极佳。由此可见,在当今电子设备如此先进的时代里,充分利用视频等手段,成效显著。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时,有意识地选取工厂里工人在机器边上干活的镜头来播放,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有一次看电视,被一个栏目吸引,即《看电影,学经商》,感觉挺不错的,也依样画葫芦地试着这么做,结果效果也蛮好的。总之,现代教学手段应该被充分运用到《资本论》的教学过程之中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上好每堂课,笔者根据备课笔记制作了《课程操作程序》。内含讲课顺序、教学手段的运用、配发的资料、讨论的内容和注意的事项等等;主要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中,不出差错、连贯一致和出招的安排。这个东西起到了提醒的作用,相当管用。

在《资本论》的教学中,还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精神。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观点,提出能够由市场起作用的方面都要放开,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作用的要求。在《资本论》的教学中现成的就有这方面的内容,其实就是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问题嘛。在第一卷里讲商品和货币之中提到过价格运动的平均数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在第三卷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时,在论述到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统一市场价值的篇章里,马克思专门讲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另外一种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通过讲解这些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三中全会的精神有很大的益处;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的。

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对于上好《资本论》这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钻研理论本身、阅读相关的报刊文章、了解学术界的动态是必修之道;另一方面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也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实际才行。笔者对此深有体会,特别是当有幸参与当今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活动时,所见所闻真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再回过头来看《资本论》,不但能够明白不少道理,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做下来,不仅上课的底气充足了,也能讲出许多道道来。因而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新鲜事物等等是教师本身所必需的;也是现今把课程讲得活泼、自在的王道所在。每天的广播新闻、有关的电视频道以及网络等媒体,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很好来源,这些都是时刻需要给予关注的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可以作为课程教学中适当扩展出来的讲课内容。比如马克思在论述使用价值时,仅仅说到“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其他方面,是商品学的考察对象。而笔者在讲到这里时可适当地拓展一些内容,加进商品经营者还应关注的五个方面:品质、品牌、信誉度、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商品意识。再如讲到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时,从供产销的角度,来适当给学生补充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笔者发现,其实完全可以运用《资本论》的原理,来给大学生讲授如何创业的方法,有许多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本论》里阐释的经济道理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当然这些是需要下力气进行发掘的,而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在此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是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对如何上好《资本论》这门课程的一些思考;有些做法是前一轮教学实践的经验概括,当然这些想法仅限于本科生的课程教学。笔者还承担了研究生《资本论》课程教学工作,至于更高一级的教学体会、上课的方法等等,那只有待总结出来以后,在下篇文章中探讨。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