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评介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90次
  • 评分4
  • 31
  • 0

尹芳

为统一澳大利亚课程标准,澳洲课程设置、考评与报告管理局( ACARA)编制了第一套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继2012年1月发布学前至十年级英语课程标准之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English,以下简称《标准》,相当于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于同年12月获批。在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框架(the Shapeof Australian Curriculum:English)和课程设计手册(Curriculum Design Paper)的指导下,《标准》经过设计、编写、反馈与修订于2014年正式实行。ACARA在编制中充分借鉴国外经验,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参与制定、审查,借助网络平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协同各州及领地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课程。《标准》结构清晰、目的明确、公开透明,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一、细化科目结构,突出学习重点

《标准》包含内容标准与评价标准,可机动地融人各州、各领地的课程之中,这极大地增强了澳大利亚语文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标准》将高中英语学习领域细分为四大科目( subject)。每一科目均由四部分构成:课程基本理念与目的( Rationale and Aims).组织结构(Organiza-tion)、课程内容(Curriculum Content)与成就标准( Achievement Standards)。四门科目侧重各异,对学前至十年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与技能,为公民的终身发展做准备”这一目标做了进一步的要求,具有延续性。

1.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仍为核心内容

在学前至十年级的基础上,《标准》中的四门科目仍将语言(language)、文学(literature)、综合素养(literary)三者视为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但侧重点不同。

具体来说,首先,《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对较为复杂的文本进行语言分析,探索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并根据主题、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与运用语言。其次,《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持久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包括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出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及多模式文本等。再者,综合素养是对英语的实际运用,《标准》很重视英语的实用功能,要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信心的交流者、富有想象力的思想者和合格的公民,帮助青少年储备在教育、培训和工作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个人与社会能力,使他们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社会竞争。

2.四门科目各司其职

《标准》中的四门英语科目为:“英语”( Eng-lish)、“实用英语”(Essential English)、“文学”( Literature)、“作为第二语言或方言的英语”(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or Dialect,简称EAUD)。每门科目下各设四个单元(其中EAUD为使学生与高中以前的学习相衔接,添设四个过渡单元),后两单元比前两单元更富有挑战性,具有一定的梯度。每一单元学习时长为半学年(约50-60小时),学生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单元数量。下图描述了《标准》中几个概念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为每个科目确立了不同的内容框架,其中有所交叉亦各有侧重。“英语”框架为上下文情境、语言和文本分析、参与和回应、创作文本、反思;“实用英语”框架为理解策略、语言和文本分析、信息利用、创作文本;“文学”框架为上下文情境、语言和文本分析、创作想象类和分析类文本;“EAL/D”框架为沟通策略、理解策略、语言和文本分析、创作文本。四者之间并未划分等级,而是根据所培养的知识与技能指向不同,做出更加细化的分类,从而为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提供选择,为具体课程保留空间。具体说来,“英语”是一门供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地学习文学与语言的科目,它以学前至十年级的英语知识、技能为基础,拓展学生语言、文学、综合素养方面的技能,通过日益复杂的文本,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各种语言模式;而“实用英语”侧重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倾向于课程的实用性,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一系列文本,在日常生活中白信、有效地进行理解、评价与沟通;“文学”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集中学习文学知识的平台,并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在经验交流与创作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认识;“EAUD”将重点放在语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标准的澳大利亚英语(Standard Australian English),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英语的语言特征,在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受益,其中的一个关键之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二、设置挑战性学习,建立内容编码体系

由于个人学习过程、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学习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标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这比学前至十年级课标更加明显——在内容框架下表现为各科目设置不同层级的单元,每个单元又循序渐进地设立了学习目标,第三、四单元明显更富于挑战性,以实现多样化学习。例如“英语”中,由第一单元的考查(investigate)到第二单元的比较(Compare)再到第四单元的评估(evaluate),其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其难易程度也有差异,以“英语”中的反思( reflect)为例:第一单元中要求分析文本目的,第二单元要求分析并评价文本的态度,第三单元还需要解释文本转换成其他风格后的不同之处,第四单元更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质疑。

此外,《标准》的内容描述清晰,每一条内容描述都有编码。例如,EAUD中沟通技巧与策略中的第五条内容“通过积极倾听的策略,与他人合作”一项,被编为“ACEEA005”。通过建立编码体系,师生可以随时在网络平台上方便地查找与指认,从而迅速定位,增强了描述与评价的可操作性。

三、贯穿通用能力,强调跨领域重点

《标准》除了对高中英语学习内容进行描述外,还将通用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贯穿其中。这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要具备识字、算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能力、道德理解力、跨文化理解力等七大能力。四门科日对于七大能力的强调也有不同的侧重,例如:随着信息技术高速持续的进步,在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方面,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观看与回应数字化、多模式文本,分析不同媒介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理解数字化文本中的声音和图片是如何起到沟通作用的。具体到不同的科目,“实用英语”侧重让学生在使用数字化信息时能更加成熟地理解社会、道德;“文学”则促使学生理解运用各种不同信息技术,探索、诠释与创作文学作品——尤其是阅读、观察与创作新兴的文学样式(如数字化的故事或超文本小说);“EAUD”强调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模式与媒介,达到练习与巩固英语语言技能的目的。

除此之外,英语被定义为“学习领域”( learning areas),强调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联系,这扩大了英语的应用范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标准》要求优先考虑三大跨领域重点( Cross-currirulum Priorities)。第一,强调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历史、文化、传统、语言及其在当今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中心地位。通过学习英语,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与欣赏他们多姿多彩的文化,因而每个科目提供的文本选读中都可以找到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文学作品。第二,要求学生与亚洲以及来自亚裔的澳大利哑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随着印度、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日益广泛深入的影响,澳大利亚人需要与亚洲建立紧密关系。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媒介,研究亚洲的文本,了解亚洲各国的多元文化、环境以及传统。同样地,每个科日中也都提供了这方面的相关文本选读。第三,四门科目都关注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鼓励教师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讨论,学生们通过分析媒体文章、纪录片或数字化文本,研究与探讨全球性问题,学会尊重与评价不同的世界观。

四、明确学业成就标准,设立评价等级

学业成就标准( Achievement standards)是指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水平,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理解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技能的熟练度)的指标。

《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做了明确规定,首先表现在其清晰的维度框架与分明的等级标准之中。高中英语学业成就标准比学前至十年级规定得更加详细,每门科目均分为两大维度——回应(respond to)与创作(Create),以巩固英语学习中的关键内容,而每门科目将两单元合为一组描述学业成就标准。《标准》还按两大维度各划分五个等级( level)。以“实用英语”的第一、二单元的创作维度为例,其最后一项的五个等级依次为:A连贯、流畅地表达观点;B清晰、可控地表达;C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D较可控地表达;E有限地表达。再如“EAL/D”第一、二单元的回应维度中第一项,等级从“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与细节,理解字面意思,推断隐藏含义”到“解释文本的字面意思与主要内容”,再到“找出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要求由A到E逐渐降低。

其次,学业成就标准在进行描述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标准》已形成固定的描述结构: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和课程内容标准中描述的一样),明确描述每个等级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状态(完成情况、持续情况、是否独立),并用具体动词进行描述,强调课程重点(主题或对象),对学业成就的质量指标定义了难度、复杂度、熟练度等。对于“分析”“描述”这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词,《标准》在词汇表中给出了专门针对高中英语学习的解释。此外,为进一步说明成就标准,《标准》还附上了学生表现的样例,包括相关的评估任务、学生的反应、学生学习质量的注释,以便教师灵活组织课程,辨别学生在学习中的程度、复杂度等细微差别。成就标准甚至还会告知评价的整个流程。这种细致的评估标准为评价的实施带来方便,而我国课程标准中正缺失这一部分,十分值得我们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明确的学业成就标准并没有对评估工作形成阻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标准》为其设置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 challenging standards),虽不超越课程,但鼓励不同需求的学生接触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此同时,ACARA将与各州和领地的课程及学校管理部门一起制定执行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成就标准进行调适。和我国课程标准相比,《标准》虽没有“实施建议”部分,没有对教学做出过多、过细的要求,但这可以为不同州和领地的差异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教师的教学白由度更大。另外,全国教育管理部门、师生、家长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地查询学生所处年级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平,这些举措都为成就标准的灵活实施提供了方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