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现状及路径研究

  • 投稿小耳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68次
  • 评分4
  • 15
  • 0

姜晓春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联系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的桥梁,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视。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的路径,以期切实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功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现状;路径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27—02

收稿日期:2014—07—26

作者简介:姜晓春(1981—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显然,这个标准的实现对于国内多数高校而言并非易事。当前,我国高校基层就业指导工作多由辅导员或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兼任,就业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多数指导人员无暇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加之就业专职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即便付出巨大的努力组织就业培训和讲座,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

(二)就业指导事务性工作繁多,无暇开展个性化服务

我国高校就业管理事务性工作繁多,这是由复杂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户籍制度决定的。毕业生档案寄发、协议书盖章、毕业生户口迁移、就业报到证办理等诸多繁复细致的事务性工作使就业指导人员分身乏术、筋疲力尽,根本无暇主动联系和开拓就业市场,更谈不上开展个性化服务。

(三)就业指导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在毕业季临近之际,围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开展的,开展的方式多为毕业生就业动员会、报告会等,在会议上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进行宣讲,而鲜少提及毕业生的择业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承受能力等,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俨然将就业指导这个系统庞大的工作简化为一场专属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宣讲会。

(四)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

就业信息在求职招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生获取的就业信息越多,其求职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越多地为毕业生所采集,其聘用到所需人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平台作为留存与展示就业信息的最佳平台,受到求职者的高度重视。然而,虽然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普遍存在就业信息更新缓慢、就业信息缺乏权威性、毕业生与信息中心互动性差等问题,使就业信息平台难以切实地发挥其职能。笔者于2014年3月对北京市几所高校的5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所占比例分别为2.46%、24.11%、55.47%、15.32%、2.6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偏低。

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的路径

(一)提高对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认知水平是前提

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相比,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显然更容易得到高校及学生本人的重视,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理念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素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当然,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校重视人才的培养更是无可厚非,但在专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人才“推销”之道,毕竟好“产品”也需要好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渠道,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说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独特的“产品”(独特之处就在于与“物”相比,“人”具有思维感情及价值观念),那么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就是人才“推销”的主要渠道,且这种“推销”渠道因为“人”这种产品的特殊性而更加复杂。在提高毕业生价值的同时,提高对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认知水平,积极拓展推销渠道,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为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仅有认识是不够的,认识只是前提,如何使这种认识“落地”才是关键,否则即便再怎么强调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也只能是空喊口号。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一项庞大、繁复而系统的工程,这种认识的“落地”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

一方面,构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的就业指导队伍是保证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机构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低的现象,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首先,要优化就业指导队伍结构,聘用具有一定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的人员;其次,通过就业政策理论培训、外出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

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有无穷的干劲、无数的想法和创意,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也只有空想的份儿。因此,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各大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确保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

(三)完善就业教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的就业教育内容主要是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等的教育,主要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方针、制度等,对于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甚少涉及,而这些被忽视的内容恰恰是就业市场供求双方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完善就业教育内容体系是满足就业市场供求双方需求、真正发挥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职能的重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对于有才而无德之人,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资质平庸但品格高尚的人,当然,有才有德之人更是用人单位争相抢夺的“香饽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岗、踏实、勤奋、敬业精神的教育,诚信道德教育等。第二,就业观教育。“态度决定命运”,毕业生的就业观直接关系到其就业状况。就业观教育就是要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克服“等、靠”的就业态度,引导其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定位,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的意识。第三,就业心理教育。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盲从、焦虑、自卑、抑郁、怯懦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应加强就业心理教育,缓解毕业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就业。第四,礼仪修养教育。“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或许不是最准确、最客观的印象,但却是最深刻的印象,其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求职的成败。开展礼仪修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求职过程中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鸿银.试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

[2]崔跃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

[3]高永新,包伟,何玥.关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4]赵沛.加强就业工作调研切实提高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9(1).

[5]柳海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6]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