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二元对立——浪漫主义呐喊:回归自然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22次
  • 评分4
  • 78
  • 0

袁冰灵,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自小说问世以来,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小说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原因种种,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新颖,主人翁反英雄主义形象,大量的口语化语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叛逆与迷茫,这都是小说成功的因素。而国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本文就小说中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的主题,即回归自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二元对立;人类和自然;回归自然;塞林格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78-03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重点项目(皖-032-A)资助,系2012年及2013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378)(SK2013A154)与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衔接研究(JG13012)的研究成果。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霍尔顿的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所遇到的烦恼,他敏感、做事犹豫不定,对大人的世界充满迷茫与不安,他叛逆,从不好好学习,考试挂科,痛恨学校生活,并被学校多次开除,再进入新的学校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次由于被潘西学校开除了,他不敢立刻回家,所以决定先去纽约逛逛再回家,然而,在纽约的三天里,他遇到形形色色的成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成人世界的虚伪,装模作样,霍尔顿因此更加迷茫,甚至想要去西部来逃离与虚伪的人类的交流。在与妹妹菲比的交谈中,他讲到想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了其远离成人世界的虚伪,渴求回归自然的愿望。

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从接受美学批评的角度来看(reception-aesthetics criticism),读者在接触作品前,已经拥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域”,这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认同和排斥[1]。可以说霍尔顿的成长历程是千千万万孩子将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千千万万个成年人经历过的烦恼,这在读者中产生了心理共鸣,符合他们的“期待效应”,这是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这部作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尽管是从青少年的角度描写,小说中充满了深刻寓意和包含人生哲理。

国内外对小说的研究多不胜数,研究主题也不一而同,就国内而言,有以就心理分析、语言特色、叙事方法、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等不同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研究。但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的主题即回归自然呐喊的并不多见,而本文就是就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研究来解构小说的生态主义观。

一、小说里的二元对立

在批判理论上,二元对立是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阶级形式出现。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2]。有人认为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要是成人与儿童的对立,这是“装模作样”的成人世界与桀骜不驯而又彷徨无助的青少年的一种对立,不可否认,书中成人与儿童对立的着墨颇多;又有人把天真/经验、真诚/虚伪分别视为二元对立因素,进而解构霍尔顿的身份[3]。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的二元对立元素外,小说还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对立面。书中的人类世界,尤其是成人的世界,没有真善美的存在,只有装模作样,恃强凌弱,污秽肮脏,对金钱的唯利是从,对道德的践踏,和对空虚生活的麻木。主人公霍尔顿希望逃离成人世界,渴望成为麦田守望者,说明他想要回归童真、重返自然的愿望。卢梭说过:“大自然向我们提供一副和谐和融洽的图像,人所呈现的景象却是混乱和困惑!自然要素之中充满谐调,而人类却在杂乱无章中生活!”[4]可以说卢梭的美学思想不仅是一种自然主义美学,更是一种浪漫主义美学。呼唤重返大自然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激发起了人们崇尚真实情感、反对虚浮形式的执着要求。而《麦田了的守望者》也体现了这样的生态主题。

二、人类世界

小说描写的是二战后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在这样荒诞的世界里,人类(包括成人与青少年)都充满了虚伪与谎言,就连痛恨虚伪的霍尔顿自己也谎话连连,这与他的成长环境不无联系,可以说他所成长的学校及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的矛盾性格。

作者首先对学校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学校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程序、有一定的场所和时程,专门用来教育特定对象人民,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5],它本是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可是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学校“里面全是些伪君子。……你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6]。学校可以说是翻版成人世界的缩影,学生受到周围大人的影响,模仿大人的种种恶劣行径。因此学校里面充斥着暴力、性等,学生是这些行为的执行者,在这里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努力读书的人了,而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霍尔顿的室友,斯特拉雷德,就是一个一天到晚只谈女人谈性的人,“他把自己的外表收拾的很好,是因为他自恋到疯狂的程度……”[7]。可以看出他的自恋、肤浅,收拾好自己是为了约会女孩,青少年时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本身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如果一直沉迷于这样的事情中,就不再合情合理了,这反映出社会的污浊对青少年的毒害,也说明了青少年的内心空虚,没有一定的生活目标,这也包括霍尔顿自己,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概念模糊的,正如他的老师(尽管霍尔顿认为他有同性恋的可能性)对霍尔顿说过“....你一旦对自己以后何去何从有了清晰的概念,首先回去学校里用功读书……”[8]。可见霍尔顿在成长时的彷徨。

还有一个名为詹姆斯的男孩因为说了另一名学生不好的话,就遭到后者及同伴的殴打,而詹姆斯也因此跳楼自杀,可以看出学校并非是没有纷争没有欲望的人家天堂,里面也污秽不堪,充满了下流的勾当,这是霍尔顿讨厌学校的原因之一。而霍尔顿尽管讨厌装模作样的人,但他自己也承认“你这辈子也没见过像我这么厉害的假话精”[9]。为了能逃离老斯宾塞的训导,他谎称自己要去健身房拿器材,为了能在酒吧喝酒,他谎报年龄,尽管不喜欢某个女孩,却还在女孩面前称爱她,是霍尔顿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其矛盾性。

再来说说霍尔顿在纽约的三天的所见所闻,可谓是奇人异事了,在旅馆里,他看到许多大人奇怪的举动,如一个回头发一表人才的家伙在穿女人的衣服,一男一女在用嘴巴互喷口水,这些大人们的行为另霍尔顿费解,也许“我很可能是整个这儿唯一正常的混蛋”[10]。这些大人个个看上去很正派,可是行为却极其扭曲,做着些连霍尔顿都感到不齿的事情。另一件典型是霍尔顿招妓,在没做任何出格事情的情况下,遭到妓女及其帮手的敲诈并被痛打,可以看到成人世界的黑暗面,还有在他与卢斯谈话的过程中,霍尔顿得出“脑袋瓜聪明的家伙从不想谈论什么正经事”[11]的结论,后来他们谈论性,可以看出大人的肤浅及欲望。

当霍尔顿问出租车司机鸭子都上哪去了的时候,(司机)回过头来近乎粗暴的回答这不关他的事,这种冷漠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灵魂匮乏,人人沉溺于物质享受的精神状态。这种畸形的物质奴隶扭曲了人们的基本价值以及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导致人类最根本的精神世界的缺失,表现在人类日趋呈现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使得人充满了个体生命的无助感和幻灭感。霍尔顿无意识的对鸭子的提问,其实是他内心焦虑的反映。

这就是虚伪的人类世界,充满暴力、性爱、酒精,人类灵魂扭曲,思想空乏,生活糜烂的写照。而小说的大背景正是二战后的美国。由于承受了战争的摧残,人类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缺乏精神依托,因此变得更加堕落,整个美国社会陷于一种混乱无序、龌龊庸俗的状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物质主义终日腐蚀着人脑,人类本性中邪恶的一面也大大地加以释放。在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都建立在金钱之上;城市化使人在思想上渐行渐远。“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就是典型的代表。“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

置身于这个庸俗有加,龌龊不堪的环境,塞林格对美国当代社会深表忧虑,把目光投向了自然,通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表达自己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

三、自然世界

塞林格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但通过霍尔顿的所思所想,间接的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霍尔顿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我们就住在小溪什么的地方……冬天烧柴都是我自己砍的……我们能过的美满无比”[12],这是霍尔顿对萨利说的话,表现出他亲近自然的态度。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木屋,不在森林中间,因为他希望一直有阳光高照,他想装作聋哑人,最后再跟个聋哑姑娘结婚。这是霍尔顿向往的生活,面对人类的虚伪、冷淡与无情,回归原生态的自然是他的愿望,渴望远离人类,宁愿装聋作哑,也不愿与虚伪的人交流,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净化心灵,“我要定下一条规矩,就是不管谁来看我,都不许做虚伪的事,谁要做就别待”,霍尔顿痛恨虚伪。

关于湖,小说一共提到了三次第一次是开篇第二章,霍尔登在历史老师斯宾塞就其历史考卷喋喋不休时神飞它处也就是小湖。考虑湖面有无结冰;第二次是第十二章,霍尔顿深夜在纽约街头乘出租车时与司机聊天,霍尔顿追着司机问了一连串关于中央公园小湖的事情;最后一次是第二十章,霍尔顿醉眼朦胧地从酒吧出来,信步到中央公园想看看湖里的鸭子到底在干什么,最后绕着已经冻了一部分的湖走了一周。然而这个让霍尔顿魂牵梦萦的湖到底现在怎样呢,湖其实很普通,却成为主人翁的心灵寄托,因为湖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公园是个袖珍版的自然世界,而湖里的水,更是这秀珍世界的精华,“人只要稍稍进入梦想,即可知道任何的安宁都是静止的水。在任何记忆的深处都有静止的水。在宇宙中,静止的水是一片宁静,一片安定。世界在静止的水中休息。在静止的水前,梦想的人加人了世界的休息。”“栖息于池塘的宇宙之中,心灵处处如鱼得水”[13]。湖水起着净化霍尔顿心灵的作用,对于一个想要逃离大人世界的男孩来说,湖象征自然,象征美好。

霍尔顿第一次听到“麦田”是在纽约闲荡的晚上模糊听到一个小男孩哼唱的歌曲,“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小男孩自娱自乐的唱着,让霍尔顿感觉原本糟透的心情舒畅了很多,然后书中最精彩最富有诗意的一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于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14]金黄色的麦田充满阳光与温暖,象征着果实与希望,就像向日葵一样,永远追随着太阳。麦田象征着纯洁美丽的大自然,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霍尔顿向往一种投入到自然怀抱生活的美好愿望。虽然这种想法可能有点疯狂,这也体现了塞林格对眼下物质主义的厌恶,对精神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里,再污浊的心灵也能得到净化,再烦恼的心情也能得到平静,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重拾自我的精神家园,才可获得灵魂的新生。

四、结语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是“一种在对环境负责的精神中探讨文学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15]。顾名思义,生态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自然”形象是如何再现的,揭露人们对自然的熟视无睹和肆意破坏,由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怜悯、同情理解和尊重,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小说通过对比人类世界的肮脏龌龊,假模假样与自然世界的纯洁美好,来反映出在后工业文明的美国,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未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反而,让人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霍尔顿每时每刻都感到孤独,不管是与同学室友的交谈中,还是在纽约闲荡的那些天里,这说明了他内心的空虚,“精神荒漠”是最好的写照,然而只有幻想到公园、西部、鸭子时,他才感到不那么孤独了。作者通过描写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通过霍尔顿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其浪漫满主义的呼唤:回归自然,净化心灵,重拾人类的精神家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源深,等.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8.

〔2〕http://www.baike.com/wiki/%E4%BA%8C%E5%85%83%E5%AF%B9%E7%AB%8B.

〔3〕孙胜忠.二元对立的颠覆和文本结构的消解——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J].山东外语教学,2008(1):90-96.

〔4〕[德]狄特富尔特.人与自然[C].北京:三联书店,1993.

〔5〕〔6〕〔7〕〔8〕〔9〕〔10〕〔11〕〔12〕〔14〕[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意林出版社,2007.

〔13〕[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5〕Phillips, Dana. Eco-criticism,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truth of ecology[T]. New literary History, Summer1999,30(3): 52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