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生存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1-29
  • 阅读量998次
  • 评分4
  • 28
  • 0
  摘要:一元宏大社会体系的解构及多元后现代生活世界的到来,是图书馆生存困境的时代根源。只有运用马克思与孔子的多元一体论的思想方法,让图书馆成为“发展着的有机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哲学;马克思;孔子;多元一体论;有机体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2014204
 
  全民阅读曾是图书馆的理想,然而在移动网络让这一理想成为现实的今天,图书馆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再一次面临着生存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存在、生存、变化、发展本质上是哲学问题,只有哲学层面上的观照与思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问题。那么,什么是哲学?图书馆有没有哲学?图书馆的哲学在哪里呢?
 
  一、图书馆工作与哲学的内在联系
 
  《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曰用而不知。”[1]107这讲的正是哲学与图书馆的情形。比如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图书馆是什么?”以及图书、文献、知识、信息、中介、交流等答案,从图书馆学理论的视角上看,这是对图书馆工作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图书分类工作者看来,这是将图书馆分入不同的类目即为图书馆找到恰当的上位类目的过程,此所谓见仁见智。“日用而不知”的是,“是”(Bing)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思考“是什么”的问题,就是要找到“是者”之所“是”那个东西,即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找到它就找到了存在的依据,就获得了真理、意义和价值,事物由此得以存在。这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不论是叫它本体论还是存在论,不论出现认识论转向还是语言学转向,都离不开“Bing”(是),都是围绕着“是者”与所“是”之间关系的问题展开的。
 
  理解了哲学的基本含义就会发现,在图书馆,哲学不只是出现在思考“图书馆是什么”的问题时,日常工作中,哲学无处不在。比如分类排架工作,完全可以用黑格尔哲学的语言及逻辑形式表达出来:图书分类法,作为抽象的本体,相当于黑格尔的概念体系;给一本书一个分类号,就是作为主体、自我意识的这个类目,否定了自己的类目形式的存在,对象化、自我实现为这本书。然后,再否定自己作为这本书的存在形式,带着以往生存发展的全部成果返回到自身,即把这本书按分类号排放到图书馆中属于自己的架位上。此时,纳入到分类体系中的这本书,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知道了自己是谁,获得了自己作为图书馆藏书而存在的真理、意义和价值。
 
  我们看到,如果运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图书馆工作中哲学性的一面便立刻显现出来。不仅如此,图书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一旦进入哲学领域,也同样会成为重大的哲学问题。例如“唯一性”是图书分类的一个基本原则,一本书只能分到一个类目,排放在确定的架位上,这样到用时才能按分类号在书库中准确地找到它。可是,一本书往往是由众多的主题构成的,如《知识经济》一书就涉及知识、经济、管理、教育、人工智能等多个主题,但在分类时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其他的主题就被严重地遮蔽了。马克思曾以苹果梨桃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出同样发生在哲学领域中的这种遮蔽意味着什么。
 
  其一,当感性现实的苹果梨桃被抽象为果实这个唯一的本质时,即当它们像《知识经济》一书被分入经济类一样,被分入到果实类时,“对梨说来,决定梨成为梨的那些方面是非本质的;对苹果说来,决定苹果成为苹果的那些方面是非本质的。”[2]72对《知识经济》说来,构成并决定它的知识、管理、教育、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主题是非本质的。从此它们就丧失了自我、不再属于自己,异化为果实,异化为图书馆经济类的藏书。这种将现实世界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方面凌驾于另一个方面之上的哲学,就是西方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哲学,依此原则运行的分类法,就是一元论的体系分类法,同样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就是一元宏大社会分工体系。其二,果实作为主体(类名、有意识的自我),对象化、自我实现为苹果梨桃。“在苹果中,一般果实让自己像苹果一样存在,在梨中就讓自己像梨那样存在。”[2]73在书中,经济类就让自己像《知识经济》这本书一样存在。经历了这样的辩证过程,抽象的概念、类目就在对象中,以对象的形式存在生存、变化发展。但是,这其中真正得到发展的是,作为主体的“果实”这个概念和“经济”这个类目,苹果梨桃《知识经济》作为对象客体,只是发展了果实这一个方面的属性、经济这一个主题,其他方面则在遮蔽中被否定、扬弃了,这样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片面的。
 
  显然,西方唯心主义一元论哲学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以唯一性为原则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一方面的生存发展是以另一方面的异化、不发展直至消亡为前提的。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哲学,能让方方面面都得以生存,天地万物都得以发展呢?
 
  二、图书馆生存发展问题与孔子哲学思想的关联
 
  与图书馆曾设法用主题法解决体系分类法固有的遮蔽问题一样,后现代哲学为解决一元体系下的生存发展问题提供了解构主义方案。但图书馆界很快认识到,多元主题法与一元分类法各有短长,只能优势互补,不能相互取代。哲学界认清这一点时,已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后现代哲学去中心、反主体,拒绝一元论,倡导多元论,对以唯一性为原则构筑的世界实施彻底的解构,让遮蔽于一元体系之中的主题作为自己,以各自的面目呈现出来。然而解构之后的世界,到处堆满彼此无关的文明的碎片,最终只能是一片无生命的文化沙漠。解构主义一面拒斥一切形而上学,一面又让自己陷入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泥潭,无法真正解决生存发展的问题。
 
  那么,事物到底是如何生存,怎样发展的呢?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对此做出了直接的回答。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所以任何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3]168,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3]167就是说事物在对象中,以对象的形式存在就叫生存;从一种对象形式的存在过渡到另一种对象形式的存在就叫发展。这就是存在、生存、变化、发展问题的原理、本质。
 
  借助马克思对象性理论的视角,我们在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孔子及儒家思想中,找到了“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让天地万物都得以生存、都得到发展的哲学思想:相当于图书馆分类目录主题索引的多元一体论,即“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这就是生存发展的问题上孔子的解决方案。
 
  “执两用中”语出《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4]26。“两端”指阴阳两端。事物都有冷热、是非、善恶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古人称其为阴阳,今天我们叫它矛盾,在孔子这里就叫两端。孔子认为,两端是构成万物的两个端点,对待任何事物、处理任何问题,无非就是从问题的一端叩问到问题的另一端:“叩其两端而竭焉。”[4]141执两叩两就不是执其一端,不是像以唯一性为原则的西方一元论哲学那样肯定一方,否定扬弃另一方,从而使一方作为主体凌驾于对象客体之上的单向对象化。执其两端的对象化是双向的,因为事实上,“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他的对象。”[3]169互为对象,其隐含的前提是互为主体,这样就双重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执其两端,首先是承认阴阳两端各自的主体性地位,双方都是作为主体,在对象中,以对象的形式存在生存、变化发展。这样就打破了西方一元论哲学唯一性的神语,万物由此得以生存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执两”呢?“用中”。儒家中庸之道所讲的中,不是两端对折的中间点,而是相当于射箭时命中靶心的中,取其无过马不及,恰到好处之意,相当于称量重物过程中,随着重量的变化移动秤砣时所要寻找的平衡点。“用中”包括“未发一已发”二种状态,“致中一致和”二个环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23“致中和”就是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孔子及后世儒家提出的能让方方面面都得以生存发展的具体方案。
 
  “致和”说的是,当人已两端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各自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时所结成的关系,“谓之和”。和是两个主体之间最为通畅最为宽广的大道,有了这条道路,两端之间就可以互为对象、彼此通达、相互实现。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联结成一个统一体:和。
 
  “致中”说的是,射出的箭之所以能“中节”、命中靶心,是因为有张弓搭箭,锁定目标,瞄准等“未发”的过程。“未发谓之中”,在这样的“致中”的过程中,箭与目标两点一线,已经合二为一。此时执两就是用中,用中就是执两。命中就是瞄准,瞄准了才能命中。喜怒哀乐之未发,意味着已将阴阳两端,人己双方及其相互作用中的各种关系,均涵养包容于自身之中,这样就由一己一端的“小我”,对象化、自我实现为执其两端的“大我”“关系总和”“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儒家倡导,“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的修身为本。”[4]5就是要让人由只图一己私利的“小我”修身成本体性的主体、“大我”君子,“中”。将一元论执其一端的主客关系,转化为执两用中,多元一体的主体间的关系,建设能让方方面面都得以生存发展的君子的国度,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大同世界。
 
  “天地”与阴阳一样,是表征两端及其关系的意象性概念。比如一对青年男女从恋爱结婚到生儿育女,就是互为对象,相互实现,合二为一,构成一个统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男人变成了丈夫、父亲,承担起家庭中丈夫、父亲这个位置上的责任;女人发展为妻子、母亲,进入到妻子、母亲的位置、角色,此所谓“天地位焉”。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叩其两端,执两用中,致中和的过程中,产生了家庭、子女,出现了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诸多关系,可谓“万物育焉”。其中,夫妻与家、父母与孩子以及家与子女之间是多元一体、一体多元的结构关系。这样的关系结构让夫、妻、子、女、家庭方面面都得以生存,都能得到发展。一阴一阳之谓道,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统一体的就是道,是本体、太极。在这样的结构关系中,自己的存在就是对方的存在,对方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5]515,“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5]273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116,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72我们看到,在生存发展的问题上,马克思与孔子的思想观点水乳交融,几乎完全一致,在哲学层面上為我们指明了生存发展问题的原理、过程、方法、道路。
 
  三、图书馆工作在网络时代的全新发展
 
  在生存发展问题上,一元论、多元论、多元一体论三种哲学思想分别构筑起三种截然不同的现实生活世界。传统图书馆所处的时代,各行业领域被分门别类地组织成为一个宏大的社会体系,文化教育、新闻媒体、印刷出版、销售发行,各行各业分工明确,单位部门界限分明。图书馆担负着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职能,拥有独立的专业工作领域并由此得以存在,无须考虑生存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迅猛发展,让图书馆界感受到了日益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一再出现的关于“图书馆是什么”的讨论,实际上就是每一次面对生存发展问题时所做出的思考和回答。不过,以往图书馆所遇到的问题及回答,无论是载体上的图书、文献,内容上的知识、信息,还是关系上的中介、交流,都是在社会分工体系范围内,如同在体系分类法内部寻找、变更不同的上位类目一样,都是以现有的社会分工体系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今天图书馆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其深刻的根源在于以网络空间为标志的、一元宏大社会体系的解构及多元后现代生活境遇的到来。
 
  网络交流的即时性与空间的无限性,如同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在将现实社会各行业领域吸纳于其中的同时,打破了单位部门的界限,媒体新闻的发布,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几家新闻出版机构,作为多元化的典型标志,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都可以发布信息。你以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相应的知识信息,你就是自媒体;我阅读你的文本时是读者,就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做出评论,我就又是作者;你再阅读我的评论文字,便又成了读者。如果有人对我们讨论的问题感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或是一起探讨、或是提供问答式微知识服务,甚至可以展开线上教育环节。这里的一切,已无法确定是媒体新闻,是线上教育还是图书馆工作。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里的知识信息已经不需要图书馆来收集整理,这里的交流更无须经由图书馆的中介来完成。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网络世界,图书馆只能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那么,图书馆该如何走出困境、迎接挑战呢?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只有运用多元一体论的思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同样的网络空间,从不同的视角观点上看,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以多元论的观点来看,網络空间把人从分工体系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个性张扬、主体呈现,真正实现了平等、自由;但从一元论的观点上来看,网络上出现的后现代景观混乱无序,没有了行业部门的分工,就像取消了分类法的图书馆,到处是彼此孤立、毫无关联的书籍。置身于多元后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必须用多元一体论的思想观念,认清互联网的本质。网络空间看似纷乱多元,甚至连它究竟是媒体、教育还是图书馆工作都无法确定,但是如果站在多元一体论的视角上就会发现,媒体、教育、图书馆在网络中已经完全交织在一起,彼此关联、相互依存、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网络社会。这样的结构组织已经近似马克思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得我们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37网络空间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分工限制,上午是读者,下午是作者,傍晚是自媒体,晚饭后从事线上教育。这样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8,是作为本体性主体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7]86。马克思认为,当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时,就是有机的“社会机体”。什么是有机?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事物各个部分相互关连协调,而又具有了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就是有机的。这就是说,多元一体的网络空间已经与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理想社会一样,达到了有机体的水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彼此关联相互通达正是互联网的本质。
 
  哲学是方法论。认识到互联网的有机性,就要运用多元一体论的思想方法,让图书馆与网络合二为一,在多元一体的结构关系中,互为对象、相互实现,共同发展。具体的方法就是叩其两端,执两用中。这里的关键是在两端之间,找到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的切入点:中。我们知道,现阶段虽然网络资源极为丰富,但网络阅读尚处在碎片化,浅层阅读的水平,而图书馆拥有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全部的科学文化知识,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变碎片化为系统化,由浅层阅读引导到图书馆的深层阅读上来,以此为切入点,就可以打通图书馆与互联网之间相互通达的道路。
 
  首先,图书馆界也要打破单位部门的界限,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进驻互联网。不论是腾讯、新浪、今日头条,还是分答、慕课、移动图书馆,总之要采用一切形式让图书馆在互联网中,以互联网这个对象的形式存在。当图书馆全面进驻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也就同时进入到了图书馆工作之中,互相联结、相互通达的本质,决定了互联网必将把图书馆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使网络、社会、图书馆构成多元一体的结构关系,网络的存在就是图书馆的存在,社会的发展就是图书馆的发展。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问题。其二,网络上时常会出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钓鱼岛、萨德、朝核、苏丹红、转基因、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人民的名义》、一带一路等等,图书馆要抓住每一个社会舆论热点,调集全部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提供科学准确的知识信息资讯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一个个热点问题就像一根根敏感的神经,让图书馆与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上午是钓鱼岛、萨德等军事外交问题,下午是苏丹红、转基因等食品安全问题,傍晚是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问题,晚饭后是《人民的名义》、“一带一路”等政治经济问题。在外部,图书馆表现为分化多元的状态,通过各种热点问题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并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内部,图书馆作为关系的总和,使各种关系同时存在,构成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体。阮冈纳赞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图书馆是发展着的有机体”的著名论断,终将在互联网的时代成为现实。其三,今天已不再是图书馆仅凭丰富的馆藏就可以存在的年代了,网络化的图书馆已经由“藏”的时代彻底进入到了“用”的时代。一方面,在图书馆内部,随着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化,建立在“自动分词”基础上的主题检索,将使主题法多元化的理念得以实现,从而为图书馆由分类法的片面发展到主题法的全面发展,即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移动网络没有实体图书馆那种时空条件的限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向我们展示着全民阅读的现实场景,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则向我们揭示出这一后现代阅读现象对图书馆而言的深层意蕴。
 
  后现代的口号是“活在当下”,每一个当下的阅读活动,都是图书馆与读者合二为一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统一体的生成过程。“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的活动着。”这是阅读活动的本质,也是图书馆对象性的存在的本质。对读者而言,阅读的过程就是个人的思想人格以文献为对象,个体生命在文献中生长发育的过程;对图书馆而言,每一次点击阅读,都将图书馆与网络和社会瞬间连成一体,图书馆在读者的阅读中存在,在读者的生命中发展;只要有读者、有网络、有社会,图书馆就存在,就发展。这样的存在是永恒的,这样的发展是无限的。
 
  作者:王理
 
  参考文献: 
  [1]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