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记叙文写作的绝妙范例

  • 投稿简谱
  • 更新时间2016-04-15
  • 阅读量1106次
  • 评分4
  • 58
  • 0
  近来,观摩了一节以《口技》为题的公开课。这节课上完,学生们都较为震撼,叹服于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应该讲,教者为这节课花费了心思,为使学生了解口技,他还特地从网络上下载了一段有关口技表演的视频。但是,最让人受到震撼的是教师竟然没有从中为学生挖掘更多有益的东西,例如写作。 
  历来,《口技》为人们称赞,是因为这一段口技表现出的技艺精妙。它不同于常规的说书艺术,运用的表演元素众多,呈现的表演效果妙绝。在这节公开课上,教者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引导学生总体感受口技的出彩之处,继而又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技表演。可见,他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欣赏口技,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风采。这种教学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是仅仅立足于此,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单薄乃至空泛,使学生获得的东西不实,也不多。从学以致用的目的出发,教者完全可以从这篇文章之中解析出众多记叙文写作的精妙之处。 
  一、有始有终,过程精彩 
  从此文的结构来看,作者巧妙地创设了两个完整的事件:一是口技表演者自始至终的表演,二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的几次富有曲折性的惊变。这两件事有机统一于口技这个优秀传统文化表演形式之中,衔接自然,过渡无形。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分析,《口技》可以为学生的的记叙能力培养提供指导。 
  一是表现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从行文脉落来看,文章开头简约叙述口技的道具,从中并不能看出有何新奇之处。但这简约仅为文字的稀少,后续内容及效果却并不简单。随着一下抚尺声,从第二段起,作者将笔触转向对口技内容的叙述。再到最后一段,随着口技内容纷繁呈现之时,“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观众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眼前仅有“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至此,整篇文章自然形成一个回路,结构精致,层次感鲜明。这种结构是学生作文模仿的范例,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线性图列提纲的方式。 
  二是表现为重点突出,过程精彩。本文的重点无疑为中间的几个段落,作者也在这部分倾尽了心力,尽显其写作智慧。这几段主要是写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主体内容就应该是这一句话。但如果就这样操作,记叙的内容必将空洞、乏力,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魅力全无,口技的魅力缺失。这本身就是个重大启示,写作之时,应该简略之处坚决不多著一字;应该突出之处坚决要精心筹划,浓点重磨。 
  二、有实有虚,描写出色 
  1、实中生虚,虚处似实。就口技表演而言,它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听众能切实感受到各类声响效果。但最为奇妙的是,听众能从中生发联想,甚或因之而形成系列化、动态性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当表演结束之时,面对简陋的道具,观众难以恢复到平静的心境,只能由衷地叹服表演之精妙。这种虚实转换的手法,值得学生去把玩和借鉴。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他们的物化、现实思维突出,很少有效运用想象手法充盈自身的主观世界,装点自己的记叙文。虽然口技是表演艺术,但它在虚实相生的手法运用方面,确实应该成为写作艺术仿效的对象。 
  2、多元并举,手法精妙。《口技》一文,字数不多,但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最为突出的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文章主体部分是对口技表演及其内容的状写,但作者巧妙地穿插进听众的反应,而且他们的反应也随着表演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起初,“满堂寂然,无敢哗者”,通过环境来映衬他们此时的心境;随着“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作者借听众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状写口技表演之精妙;随着口技表演内容中一家人的入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通过对听众心理和动作的描写,侧面暗示口技表演的故事情节由紧张走向平缓;后来,随着火灾的到来,“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肖像、动作的细致刻画中,将火灾之时人们的紧张心情烘托得一览无余。此外,文中对这一家人夜里初次醒来和第二次惊醒之时的场面描写,以声音为主线,糅合进各种人乃至犬吠之声,再辅之以听众的反应,极具表现力和震撼力。这些方式都是初入中学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来的能力,值得赏鉴。 
  三、有起有伏,情节曲折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记叙文的写作基本能够做到记叙平稳和完善。但是,正如生活也不是一味平淡一样,记叙也应当有波澜,有起伏。这既是所记叙内容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写作形式训练和读者猎奇心理的必然需要。 
  《口技》呈现的记叙层次分明,而且富有曲折性。起初,作者写“遥闻深巷中犬吠”声,仅用寥寥数语,以声衬无声,将深夜的静谧情景状写无遗。但正是由于这来自深巷中的犬吠声打破了夜的沉寂,唤醒了文中的主人公。于是,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各种人声渐次发出,逐一打破了夜的寂静,波澜再生。为平息小儿的哭泣声,妇人喂奶,小儿吸乳,妇人轻拍小儿,室内逐渐恢复宁静,其夫也发出入睡之后的打鼾声。正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浪尽而波平。但是,行文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再造波澜。忽听一人大声呼喊:“火起!”随之,“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个儿子也被惊醒,齐声大哭。不久,作者的行文视角再度扩展。村落里,更多的人大声呼叫,更多的小儿哭叫,更多的狗受惊狂吠……可以讲,随着这一次波澜的到来,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至高潮,也使得听众和读者的心理高度紧张。随着表演的结束,人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为此,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在行文主体部分巧妙设置的三处波澜,正是因为这几次情节的起伏,使得整个行文超越了平淡,于变化中“揪”住了读者的心。 
  从文学创作原理来看,只有经由读者的品读,创作才能算作真正完成。为此,读者就成为作品价值评判的当然主体。他们有怎样的阅读投入,有怎样的阅读感受,都应成为作者创作之时的心理准备。从《口技》的创作来看,林嗣环明显是深谙此道的。他在文中创设的众多波澜,就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使其咏叹于情节之多变、奇绝而合理。学生阅读此文,应学会它在中心事件基础上细分环节、多设变化、多用描写的做法,使得情节曲折、叙事合理,进而写出更高品质的记叙文。 
  总之,一篇好文章,其精妙之处绝不止一处。为促进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发掘其所需要的营养,让教材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最近和最实用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