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双循环”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投稿游子
  • 更新时间2016-03-17
  • 阅读量705次
  • 评分4
  • 58
  • 0
 摘 要:“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以知识学习和练习应用为一条主线,在进行知识学习和练习应用时,依次使用示标、自学、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的两个循环完成对所授内容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特点的研究,提出了学习小组构建策略和增效技巧。 
  关键词:一线双循环;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2-0008-3 
  1 “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图1)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以知识学习和练习应用为一条主线,在进行知识学习时,依次使用如图1中“循环一”所示循环完成对所授内容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进行练习应用时,同样依次使用如图1中“循环二”所示循环完成练习应用部分的习题,其总称为双循环。其中,主线中的知识学习、练习应用是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内容,缺一不可,但有所侧重。 
  双循环中的“示标”是指教师展示学生自学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该目标是整节课学习目标的分割,由多个小目标构成整节课的学习目标,该目标内容较少,因而可以不必板书。该目标也可以是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可能由于目标内容较多需要板书(副黑板展示),才能达到使学生持续关注的目的。“自学”指在教师说明阅读范围或出示某一问题后学生进行自学、思考、研究。在自学、思考、研究过程中寻找目标,并标记出自己认为值得标记的内容。“小组讨论”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个人的疑问,如:目标是什么?其他成员所找的目标和自己找的目标是否有出入?或者其他疑问。“展示”指学习小组通过口述、板书等形式展示自学过程中的成果或疑问。“评价”指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 
  “一线双循环”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套有特色的指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2 “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开放性。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该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前者是教师只需要备好课,然后在课堂上依照自己的备课内容,逐一向学生讲授即可。后者则是学生通过自学产生结论和问题,而学生的结论和问题可能与教师心中的结论和问题大相径庭。那么,针对每一节课学生所产生的这些情况,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导致教师备课也要针对课堂的开放性来展开,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课堂开放性的提高,使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任务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把握教学进度和“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型灵活采用“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2)自主性。“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培养自身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舞台”,这个舞台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和时间观念;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或寻求别人的帮助,其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收获了成就感;通过展示,表达自己通过学习所取得的收获,性格变得开朗,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评价过程中,敢于肯定他人的成果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增强质疑能力,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由此,可以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灵活性。“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线”和“循环”是可变的。由于各节课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多少及难易程度、学生特点等条件的不同,教师就要对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修理”,使其既适应不同条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该教学模式在环节上的设置,只要能与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只要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高效,都是值得使用的。 
  3 “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小组构建策略 
  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3个层次(A、B、C)。每小组由AA、BB、CC共6人组成(应注意男女生搭配,城乡生搭配,同寝成员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者搭配,学科平衡发展等)。 
  2)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学习小组长要具有: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等优秀品质。学习小组长的职责是:①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交流、讨论、展示、评价等;②帮助B、C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检查每天学习任务的落实;③团结每一位成员,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 
  4 “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增效技巧 
  1)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超链接、大容量以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的诸多优势,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要做到与“知识”的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用得恰到好处。 
  2)调整情绪、用语生动、调动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有助于课堂进程的推进,因而有助于课堂效果的增强。教师要注意调控自己的课堂情绪,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善于在课堂上拉近和学生的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对身边的故事、现象、流行语、流行词语提高敏感性,把这些内容合理、适时地运用到课堂中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3)课堂提问、精准有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提问。 
  4)课堂容量不易过大 
  教学目标应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为学生自学提供充足时间才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5)练习题要精准 
  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规律,练习题的选用同样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练习题按照难度差异可分为基础题、中档题、难题、高难题等,按照考查级别可以分为日常教学检测题、高考题等,按照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针对地选取不同的习题,精准训练,这样才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做过多无用的习题。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6)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亲近知识,感受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一线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从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