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为例谈参与式学习的开展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6-03-31
  • 阅读量299次
  • 评分4
  • 54
  • 0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转变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强调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积极参与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多年的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积极探索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方法.本文结合理论和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谈一谈本人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的思考和体会.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实践的精神,帮助他们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熟悉和掌握,强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所谓参与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全方位地介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课堂模式,通过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和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实践表明:当下的学生渴望自由的课堂,而且他们参与活动和交流的水平都很高,因此我们的学生有进行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意愿.相反的一面,学生厌倦被动地学习方式,对单一的灌输式的物理教学有排斥的心理,而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对此情况也非常理解,我们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改变这一现象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引入参与式的学习是物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使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也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物理教师也从原有的单一化“填鸭式”的教学中得到解脱,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这些对提升物理课堂的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 
  2 高中物理课参与式学习的应用 
  基本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必由之路,在日常的教学应该予以重视,然而,有些教师认为这些东西只需在新授课时和学生简单地灌输一下,再配合上一定数量的习题反复训练就可以了.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它对高中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反之,在进行教学时,我们不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来,让他们通过体验、质疑等活动的参与来不断地激活他们的思维,在彼此讨论和总结中切实感悟概念和规律的构建过程,这不仅有助于物理知识的习得和内化,更有助于学生物理思想的养成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案例 “牛顿运动定律”在人教版教材第四章第五节中以单独一节进行呈现,但是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渗透,初中物理教师都会对此进行相应的介绍,有的讲解还非常详尽;而高中物理的第三章“相互作用”中,力作用的相互性经常被用于受力分析,因此部分物理教师经常忽视本节内容的教学,往往是一带而过.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只是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是不够的,学生根本无法据此理解不同运动状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和特点,某些认识上的误解直接导致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处理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直接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真正参与自我知识的构建活动中,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只会给学生提供肤浅的认识,其结果不仅是某一知识点的缺陷,更影响了学生的整个物理知识框架的构建.以下介绍笔者将参与式学习应用于本节内容的相关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项羽可以“力拔山兮”,却无法举起自己的身体,进而引述《论衡·效力篇》来谈中国古人对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导出牛顿对第三定律的总结. 
  (2)参与探索——学生自主阅读并学习教材内容.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构建,到实验的设计,以及规律的总结,人教版教材都有详尽的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划出相应的时间交给学生,并将弹簧秤等必备的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思考、实验、讨论、质疑、总结等活动中.在学生自我参与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介入,给予方法上的点拨.这样操作可以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的思维空间在参与式学习活动中得以大幅拓展. 
  (3)参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一步点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一步融入参与式的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自学,你对概念和规律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甲: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到底谁是前者,谁是后者? 
  教师:鼓励同学集体思考和讨论,给出答案. 
  学生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就像数学上“相反数”的概念,描述上可以用“互为”这个词来描述. 
  教师: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学生乙:比如放在地面的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和支持力,压力成为作用力,支持力就是他的反作用力,反之亦可. 
  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并进一步完善.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从物理的角度来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还是刚才的例子,物体在给地面提供压力的同时,“反”过来会受到地面给他的支持力.所以概念上,将这对力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生丙:(学生接着还会提出问题)如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描述中“总是”二字.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弹簧秤对拉的实验,并借助DIS系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牛顿第三定律的同时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总结、陈述、举例的过程中. 
  (4)参与体验——结合举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联想、感受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和变化. 
  教师:以人走路过程中的静摩擦力为例,人在行走时,脚掌会蹬地面,脚底给地面作用力的同时,地面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学生:划船时,船桨和水之间的作用力;踢球时,脚与足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小游戏,两个学生穿上旱冰鞋,前后站好,后面的同学向前推前面的同学,让他们各自感受自己的运动,并相互交流体会,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3 反思与体会 
  这节课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建立、规律总结、实践体会中,切身感受到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教师提供器材、空间、时间,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参与,积极交流,在学习本节内容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自我探究的方法,提升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实践表明:将参与式学习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是大势所趋,它能有效地变革沉闷的灌输式物理课堂,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规律的探索中,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以真正的提高.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将此方式进一步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在不断地实践中,完善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整合,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