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

  • 投稿铁柱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032次
  • 评分4
  • 87
  • 0

邵 娣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纪录片拍摄理念的更新换代,3D、CG等诸多计算机数字动画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种纪录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现如今计算机动画技术更加注重利用其自身独有的表现方式带给观赏者极强的视觉冲击.本文正是基于当前电脑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的紧密融合的大背景,研究分析运动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优越性、当前国内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以及实现该项技术与纪录片拍摄相融合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试着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当前电影发展现状,同时又能与计算机技术高度融合的特色纪录片拍摄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字动画;CG;纪录片;理论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J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55-03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动画融合技艺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研究(SK2014A447)

纪录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物、景的塑造和艺术加工,并借助画外音的解说来表现事物本质、反映生活真谛.由于存在上述特性,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注重纪实性、还原性、本真性等诸多原则的纪录片似乎很难与注重活泼性、风格多姿多彩的计算机动画技术联系到一起.但现如今,由于原有的纪录片拍摄模式存在风格单一、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拍摄形式、制作风格更加注重互动性的计算机动画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纪录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当中,并在增强影片的视觉表现形式、拉近观众与影片之间的距离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1]

1 动画技术与纪录片的渊源

严格来讲,我们现如今谈论较多的“动画技术”是狭义的“动画技术”,即计算机动画技术,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各类影片的后期制作方式之中.严格来讲,“动画技术”并非一个较为严格的学识概念或行业术语,仅仅是对一种能够增强视觉表现形式和冲击力的技术的含混称谓.

具体来讲,广义上的“动画技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大致可以按时间的先后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种是传统地使用动画的各种技法来增强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的方式.这种方式由来已久,这种动画技术与纪录片的合二为一最早可以追溯为二战时期美国制作、发行的纪录片.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在拍摄的反对纳粹题材的纪录片中,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图形标示.不仅如此,这一手法在战后也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并在形式、种类上有了突破与创新,最具代表性的首推20世纪80、90年代时期拍摄的反映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的纪录片,在这些纪录片中制作人员为了表现国际战局的发展和当前时局的不断更新,都独具匠心地使用了诸多动态性的图形标示.这些“动画技术”都是出现在计算机动画技术尚未发展、完善之前,属于较为常见的动画技术表现手法.第二种则是运用CG、3D等多种计算机动画技术来形成特殊的制作效果,且此种技术在目前记录片的制作过程中较多被采纳.诚然,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更新,纪实性、还原性仍旧是该类影片的灵魂和原则,但这并不妨碍计算机动画技术在视觉呈现效果、艺术表现方式上对影片的装潢和修饰,此举既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代表了纪录片未来发展的趋势.[2]

在以上两种动画技术中,前者所采用的表现方式与后来广泛采用的CG、3D等计算机动画技术虽然在表现初衷上存在一致性,但其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却有着巨大差别,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动画技术是对前者的变革与颠覆,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技术”,也是现如今纪录片中广泛采用的表现形式和本文论述的重点.[3]

2 动画技术和表现内容的融合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

虽然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就实现了动画技术与纪录片的融合,但一直到今天,影视界对动画技术这一非纪实性创作手法是否能够与纪录片实现“无缝对接”仍存在疑虑.特别是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绚烂多彩的动画技术与真实还原的纪录片之间的差距可谓愈发明显,但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与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即绚烂多变的动画技术无论如何发展,其本质上仍旧是对纪录片表现效果的增强与渲染,也就是说动画技术是作为一门虚拟性、辅助性技术而被应用到纪录片中的.换言之,就这一层面而言,作为一种辅助性创作手法的电脑动画技术要想实现与纪录片的完美融合,必须是以不牺牲纪录片的真实表现效果为前提的.因此,在纪录片拍摄中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情况.[4]

首先,纪录片涉及年代过于久远时,数字动画技术可以还原历史原貌.历史纪录片,尤其是年代久远、跨度较大的历史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规避时、空过于悬殊给受众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大化还原历史情境,一般会借助二维、3D等数字动画技术来塑造完整的形象,以此来辅助文字、书面材料的不足.例如在历史纪录片《大明宫》的拍摄过程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完整地感受到大明宫当年的恢弘气势,制作人员利用3D技术、根据史实记载,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这座恢弘的古建筑的原貌,这样使得原本枯燥、晦涩的文字记载变成了生动详实的立体图形,既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古建筑当时的古风古貌,同时也增加了对物是人非、沧海巨变的缅怀.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在历史纪录片《故宫》的拍摄过程中,为了显示这座皇家园林的气势磅礴,技术人员利用数字动画技术还原了整个古建筑的构建过程,并以动态形式再现了当时故宫的建造过程,不仅让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大开眼界,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游览故宫时兴趣盎然.[5]

其次,纪录片涉及专业实验内容时,数字动画技术可以模拟、再现实验的过程.这种技术主要运用在一些科教性质的纪录片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实验场所,甚至是科研秘密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科教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很难将实验的全过程如实、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与此同时,拍摄人员更多地是运用数据、文字、图表来全方位地展示科研进展和项目的完成情况,尽管从专业角度来讲这些措施都足以保证科教纪录片的制作,但由于我们的受众与专业人员在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面对较为专业的学术知识时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对一些实验过程进行动态模拟还原,既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在间接上起到了普及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拍摄一些自然题材的纪录片,尤其是恶劣天气诸如飓风、地震、火山喷发等等形式的纪录片时,若想在实际环境中拍摄到这样的景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能够拍摄到也会使拍摄人员冒着极大的风险.因此,采用数字动画技术可以有效弥补观众无法身临其境的遗憾,真实地让观众感受到原生态的纪录片.[6]

再次,出于特殊化场景设置的需要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数字动画技术可以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我们传统的纪实手法的纪录片拍摄、制作方式与现如今观众越来越高的视听要求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采用数字动画技术可以独具匠心地勾勒出一幅细致入微的画面,起到妙笔生花之效.例如在《大国崛起》中,主创人员为了让观众更加详实、客观地评价西方历史人物,对诸多历史人数的面部表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将历史著作中略显僵硬刻板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会产生与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交流的感觉.再如在历史题材纪录片《故宫》的拍摄过程中,为了让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用法,制作人员将静态的山水画改为动态形式,其笔法的起、承、转、合都利用3D效果展示在观众面前,同时也增加了空灵、幽静的氛围.

3 纪实性前提下的多姿多彩

尽管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呈现出摇曳多姿的形态,但这些瑰丽的形式终究是辅助手段,即为了实现纪录片的纪实性而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拍摄人员也好,后期制作人员也罢,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把握好“度”的原则,即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而非片面地夸大甚至歪曲其在纪录片拍摄中的作用.因此,这从深层次来讲涉及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为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努力将科学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纪录片)的积极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就要防止走“唯技术论”的歪路、邪路,不要一味地营造视听的新奇性来迎合低劣观众的低级趣味.[7]

艺术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关键就在于其蕴含着深厚的文韵、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艺术感染力,相比于非感官层面上的各种新奇的体验和刺激,后者只是一时的快感而绝非长久的美感.因此,要想使受众的灵魂得以净化、认识得以提升,就必须由单一层面的感官刺激上升为美的享受.如果我们当前的纪录片拍摄单纯停留在原始的“炫技”层面,那么我们想要通过纪录片来向观众传达的美感也将消失殆尽,会使得观众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长此以往还将导致观众艺术鉴赏水平的下降和整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大幅滑坡.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为何大都不具备绚烂的外表和多姿的形式,例如梵高、米勒的画作,虽笔触相对简陋,但由于包含了创作者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流露出了真挚的情感,因此会历经几百年而历久弥新.[8]

与此同时,我们在面对纪录片时也应采取相同的态度.受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限制,上世纪的纪录片于今天的作品比起来,无论从画质还是文字描述方面都略显粗糙甚至可以称之为简陋,但其中却饱含着创作人员的热情、耐心,因此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仍旧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和活力,它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损,相反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会永久地镌刻在影坛的丰碑上.基于此,我们要说明一点,我们赞赏之前的纪录片并非认可其相对保守的创作方式,即采用纪实性方式来完全还原历史的记载,而是对当初草创人员的赞赏和称道,有感于他们在如此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了跨越时空的影响力.有鉴于此,我们现如今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作品的还原性、纪实性,在此前提下,充分采用3D\CG等各类数字动画技术,切不可“喧宾夺主”地忽略了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初衷.

4 数字动画技术与纪录片融合的策略

通过上述的论证我们明确了拍摄纪录片的最基本的前提,即保证作品的纪实性、还原性,因此,我们要在这一前提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辩证看待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充分把握好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拍摄中的采用比例和尺度.有一点毋庸置疑,即纪录片的拍摄还应以纪实性拍摄方法为主,首先创作人员应根据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来确定拍摄方式和制作方法,在主体采用纪实拍摄方式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采用数字动画技术.例如《大唐西游记》,虽然这部作品近七八成的容量为动画效果,但主创者并未以动画完全代替了纪实拍摄,而是将纪实拍摄内容与动画效果恰当地衔接起来,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作品,史料的严谨性、论证的权威性是这部作品立论的基础,片中通过专家学者的访谈来印证动画片段所表现的内容,由权威史料来反证动画片段所呈现的历史片段.作品中的动画效果充实了文字史料的骨架,填充了历史想象的空白,为专家的讲述、史料的印证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化比喻,通俗而不失严谨地诠释了学界对西域取经之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好比是一把盐,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主菜的味道.这也正好说明了:动画只是用来增强历史想象的技术性工具,而不是这些作品的主角.[9]

其次,应有一定的艺术化间离效果.所谓“艺术化间离效果”,是指能让观众较容易识别出的艺术表现效果,而不是将动画技术表现效果与纪实拍摄混淆起来.动画技术运用于纪录片,并非越逼真越有助于纪录片的艺术表达,而是要根据该部作品的主题及主要内容来具体分析.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D技术、全息视觉技术的发展,虚拟的视觉效果一定会达到乱真的程度,但纪录片创作者必须坚守纪录片创作的真实底线,因此,不能凭借任何技术手段“以假乱真”,欺骗观众,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伦理底线.艺术化的间离效果,作为一种虚拟的艺术表达手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诠释艺术空间,使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由此产生灵动的审美想象;另一方面,也便于观众识别这种区别于纪实拍摄手法的“非常艺术手段”,而不至于产生混淆的错觉.[10]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一方面,动画技术拓展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手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警惕在绚烂的技术帷幕后,潜移默化的消蚀作用.文艺评价体系的失衡,文艺创作环境的恶化,加上技术的绝对化发展,将导致对视听奇观的盲目追求与崇拜,导致一边倒的绝对化创作倾向.为了防止这种倾向对纪录片创作的危害,创作者需以文化自觉的意识引领艺术创作,不附庸于对技术的简单、重复操作及丧失艺术个性的依赖性使用.以客观真实、严谨务实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底色和基调,辅以动画技术等科技手段,以优秀作品反映现实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鼓舞士气,陶冶情操,进而达到以艺术之境养心化人的审美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包新宇.试论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中国电视(纪录),2012,10.

(2)肖平.纪录片知觉形式及类型研究论纲[J].中国电视,2003,06.

(3)曹迟.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J].当代电视,2003,08.

(4)冷冶夫.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J].当代电视,2003,12.

(5)雷扬.电影化思维:互联网时代下的央视纪录片[J].西部广播电视,2014,14.

(6)高建国.纪录片形态选择的制约因素[J].声屏世界,2003,11.

(7)王睿,金燕.从纪录片《圆明园》中看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当代电视,2014,04.

(8)周子炜,袁懿磊.试论2D与3D数字动画的发展趋势[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5.

(9)陈于思.数字动画技术在电影视觉艺术中的应用发展[J].大舞台,2012,01.

(10)王芳雷.道是无形却有形——论数字动画技术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价值[J].大众文艺,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