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 投稿Phi
  • 更新时间2016-03-15
  • 阅读量524次
  • 评分4
  • 68
  • 0
摘 要: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从其任正定县领导开始逐渐形成的,并渐渐走向制度化。本文从生态文明与文明、经济、法制的关系出发,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的内容: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经济;文明;法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05-0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高度出发,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同等对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继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高潮。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文明,他从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美丽新时代,指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向与新方略。 
  一、生态文明与文明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不可偏离的本质属性。人类从农业文明时期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思想都体现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工业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生态问题,恩格斯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1]最终,经济危机爆发从而引起生态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人类开始摒弃无视自然存在的旧文明,转向一种尊重自然的新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工业文明使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同时所带来的是环境问题的凸显,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与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相背离的,我们追求经济的增长不应该用破坏自然来获取。习近平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对生态文明与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121的论断。 
  人类文明历史演变轨迹做出了科学结论,揭示了生态环境在社会文明兴衰中的作用规律。确实,历史上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皆出现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而许多文明古国之所以消亡,皆因环境恶化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保护和爱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把生态建设好,把污染治理好,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托起中国梦。文明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文明中的一个方面,即文化软实力。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价值向度。建设一个美丽又富强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习近平心中的梦想和力量之源,而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关系 
  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演讲中谈到环境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120这一表述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我们要按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是他在浙江担任领导时期建设“绿色浙江”打造“安吉模式”中提出来的,他是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观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生态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他把生态形象地比喻成“绿水青山”,把经济发展比喻成“金山银山”,他认为,两者是可兼得的,也必须兼得,即生态与经济的共生共荣。这表明了他对生态文明的重视。而生态文明与经济从更深层次来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因为人类是地球大家族的一员,人类立于天地之间,与其他生物同处于平等地位。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键在人,成败在人。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人类应当正确认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了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自然有其自身的奥秘之处,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远远不够,再加之相较于对自然的探索,人类更倾向于对高科技的研发。因此,自然学科这一大领域还有不少需要人类去发现的奥秘。只有不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从而发现其客观规律,最后用之于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有利条件,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次,人类应当科学地改造自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改造自然。在改造过程中,人类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然后才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地减少破坏,提高有效使用率。科学地改造自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人类应当有效地保护自然。人类在科学地改造自然时,即使合理地利用自然,也无可避免地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我们在合理认识、科学改造之后应当对自然进行有效的保护。自然不会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索取,它有自身的承载能力,所以,需要保护自然,对自然的利用不超过自然可承受的程度,并帮助自然尽快修复所遭到的人为破坏。只有在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与经济的正确关系,也只有正确把握其关系才能够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相糅合,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发展经济。习近平正是在看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是生态文明的新观点,也是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理论升华。 三、生态文明与法制的关系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出发。习近平认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 
  法制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法制,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才能有效处理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重点。我国已经有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相关法律,但是在土壤、环境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因此应当尽快弥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空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会议认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理论的丰富完善与拓展。生态文明制度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各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强化了法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法制是社会能够正常有序运转的保证和保障,是中国和谐社会建立的核心要素。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秩序一旦被打乱,就没有和谐社会可言,生态问题最终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因此,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实现生态和谐,就需要一系列环境法律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司法被称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和习近平所提倡的划定生态红线是相一致的,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危险线,生态红线的划定有利于人类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存在的问题,需要哪些措施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法制则为这条生态红线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在习近平看来,那些不顾生态环境而盲目决策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都必须追究其相关责任,而且应当终身追究[4]。这表明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从而保持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总之,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能够正确认识和权衡生态与文明、经济、法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增强了人民的生态意识;在实践上,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促进了经济发展新方略,对美丽中国的建设与“生态中国”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14-116.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0. 
  [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