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对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价值镜鉴

  • 投稿令狐
  • 更新时间2017-11-01
  • 阅读量878次
  • 评分4
  • 42
  • 0
杨尚昆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要:

“人的改造与完善”是毛泽东人学思想体系的落点。其发轫于中西文化的碰撞熔融与人性的本质考量。人人需要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党的作风问题是其核心内容。新时期,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坚持加强理论学习、自我教育与世界观改造相结合,着力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制度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着力从制度上建设党;坚持党风改造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相结合,着力从作风上建设党。

 

关键词:毛泽东人学;人的改造与完善;党的建设;当代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2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126-05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的漫长征程中,毛泽东首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天地,同时继承、探索并进一步丰赡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新起点。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合国情接地气,伴随着历史背景、时空方位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迁移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综合来看,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由点及面、浑然一体。倘若把毛泽东人学思想体系比作一个圆周,人的解放和自由便是其人学思想体系的起点(另文论述),人的平等和发展便是其人学思想体系的支点,人的价值和尊重便是其人学思想体系的中心点(圆心),人的改造和完善便是其人学思想体系的落点。而落点绝非终点。通过对人的解放使人不断获得自由,通过对人的改造使人不断走向完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在人的改造和完善中,人们进一步获取解放和自由的空间。起点也是完美的落点,落点也是崭新的起点。如此便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理论运动周期,循环往复无限发展。从微观角度审视,毛泽东关于人的改造和完善理论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思想改造是其人学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与本质要求。本文以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为研究对象,对其思想渊源、内容途径以及当代价值进行了探索。

一、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的理论渊源

1.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的生成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并以人性的考量为理论根基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中国社会面临急剧转型,西学东渐势不可挡,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尤其是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作品,使毛泽东饱受了一次关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与人的权利等西方人学领域的精神洗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毛泽东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上与马克思高度契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此,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即人性的社会性。同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基础。人性是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是自然属性(先天生物本能)和社会属性(后天环境影响)的统一。然而,把社会性确定为人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区别于一切旧人学的基本标志。人人皆有人性,人性从本质上渴望人权,人权由国家社会赋予。因此,从逻辑上探寻,只有改造人性,才能变革社会,才能使人获取更多更好的人权。革命运动、社会管控、国家治理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强调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去认识人性。由于革命需要,他还强调要通过生产劳动、阶级斗争等社会实践“改造人心”或“人心改造”。人心、人性、思想,这三者其内在含义紧密一致,可互为同语表达。究其根本,毛泽东关于“人的改造”其实质是思想改造。

 

2.毛泽东关于“人的改造”即思想改造的首次发声和践行是在毛泽东青年时期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蔡和森倡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这是湖南省反帝反封的核心组织,其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而后又与时俱进衍发成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指导方针。新民学会之“新民”正是取《礼记·大学》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亲民”。“亲”即为“新”,意即图新、向新、革新,要不断革故鼎新、不断自我求新。新民学会的成立,是“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意识觉醒和思想策源。这里所指的“改良人心风俗”其本质就是关于人的思想改造。思想是人行为的先导,是人大脑机能的制高点,是人言行举止的指挥系统。就革命而言,只有通过“改良人心”即人的思想方面的彻底改造,才能使人由自发转为自觉、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自在转为自为、由感性转为理性,从而建树坚定的革命立场、焕发饱满的革命热情、取得圆满的革命胜利。在思潮汹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毛泽东关于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因为有了思想的改造才会有思想的统一,有了思想的统一才会有思想的凝聚,有了思想的凝聚才会有革命成功的思想基础。

二、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的内容途径

1.人人需要改造

究其根本,思想改造是一种改造主体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渐进性和颠覆性活动。在人的改造问题上,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毛泽东一直致力于思想改造,奉行的是“人人需要改造”的普遍改造观。

其一,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国情来看,人的改造具有现实紧迫性。推翻“三座大山”需要亿万志同道合的革命者。而革命者形形色色,革命队伍成分复杂。革命的主力军是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农民本性纯朴,但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强、自律性差。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虽也加入了统一战线,然其具有“墙头草,随风倒”的摇摆性和不稳定性。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在其思想本质上,也有自命清高、拘泥本本、教条主义倾向严重等劣根性。思想不统一,凝聚力就难以汇集,战斗力就难以形成。因此,对于每一位革命战士的改造刻不容缓。这就需要从传统观念和思想深处进行教育引导和改造,以使其脱胎换骨,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国家利益高度重新给予自身合理定位。从“改造哲学、伦理学”到“变换全国之思想”,从“延安整风运动”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毛泽东极为重视思想改造,即“改造人心”,始终围绕着人心改造人格塑造这一鲜明主题。其二,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建设实践来看,毛泽东倾其一生所努力追求的人的改造和完善哲学,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对农民的悉心改造,就不会有其彻底觉悟,农民就不会完成从“泥腿子”到“革命者”的历史转型,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将无从谈起。倘若不是对于湖北红安与河南新县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深刻改造,他们断然不会丢下锄头拿起刀枪闹革命求解放,“将军县”的盛名便不复存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不少人居功自傲,认为革命既已成功改造就是多余。毛泽东严厉批评了这种错误思想。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谁说工人阶级不要改造?……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工人阶级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永远也不能停止。”[2]其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关于人的改造,毛泽东可谓成就卓然硕果累累。这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等群体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对战犯、对末代皇帝这些特殊人群的改造上。1959年9月14日,毛泽东指出:“党和人民政府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罪犯实行的惩办和宽大相结合、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已经获得伟大的成绩……有不少人确实已经改恶从善……宣布实行特赦是适宜的。”[3]从农民到将军,从剥削者到劳动者,从战争罪犯到普通公民,思想改造作用巨大意义深远。此外,对于那些“改造别人的人”企图放松自身改造的意识行为,毛泽东也早有觉察与先见,他赫然指出:“如果认为教人者不需要再受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只是要改造别人,改造地主、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那就错误了。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2]毛泽东认为,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情况在变,人的思想也要变,这就需要不断改造。人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认识无止境,实践无止境,改造就永无止境。

2.改造“两个世界”

人人需要改造构成了毛泽东人的改造和完善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造?怎样进行改造?进行怎样的改造?这几个问题都是迫切需要毛泽东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现实性课题。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能动姓与受动性的统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毛泽东继承了这一基本原理,在人的改造或是人心改造中,积极主张改造外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要想改变既已成型的(外部)客观世界,必须首先改变漂移不定的主观世界,必须实施毛泽东所讲的人心改造。毛泽东所建树的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形象折射了他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期许,这种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正是他对于人心改造的最高价值标准

其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第一个遇到了社会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人的改造问题。他坚信可以把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改造成为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毛泽东不但深谙这一基本原理,且提出了“物质变精神与精神变物质”相统一的哲学。他认为,改造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同样重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改造两个世界”的历史任务与改造主体的哲学命题。足见,注重思想改造正是其人学思想的显著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来改造中华民族的主观世界,更新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增强其认识和实践能力,从整体上变更民族主体的认识系统,即实行“人心的改造”,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中人的改造理论所做的最有特色的超拔性发挥。从《反对本本主义》到《矛盾论》,从延安整风到文化大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无不是基于改造抑或清理党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5]其二,毛泽东将世界观的改造视为主观世界改造的核心内容。“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2]世界观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立场与方法就不同,终致结论不同。因此,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们的世界观正确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毛泽东都致力于各个社会阶级、阶层的世界观改造,成效斐然。譬如,农民在革命过程中转变为革命战士,从而成为无产阶级的最强大的同盟军和依靠力量。他也倡导要积极对知识分子实行改造。当然,这也是其思想改造运动发生重大失误的主要领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首次提出并实践了对于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因为他们是大批来自于京津沪的文艺界人士“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不但是经历了两种地区,而且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6]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而帮助、感化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7]历史事实确证了毛泽东特有的思想改造活动,促使大部分知识分子从根本上扭转了“只读圣贤书、轻视工农商”的世界观,成为了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与热情饱满的建设者。但令人扼腕的是,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简单地从世界观问题上就把知识分子划归为资产阶级范畴。这种以思想定阶级的做法无疑是将知识分子改造问题归入了敌我范畴,终致酿成无可挽回的惨局。

3.改造党的作风

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纯洁和作风正派关乎革命胜利的大局。人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党性是所有共产党员的特有属性,纯洁性先进性是其本质要求。党性与人性统一存在于党员这一政治群体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性是党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党性是对于人性的品格升华与思想超拔。改造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锻造党性、扬弃人性,即从思想层面与精神领域倡导党性的积极因素、克服人性的消极因素,使党性与人性达至完美统一,以推动革命实践和社会发展。毛泽东历来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即党风改造问题。具体表现在:

其一,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共产党的主体性和思想作风建设,他倡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经历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学习和精神洗礼。整个运动以“理论结合实际”为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极大提升,思想认识空前一致,团队合作空前加强,党的威信和领导能力空前增强。这场运动,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牢靠的组织保障,并创造了无产阶级政党主体建设的重要经验,历史意义重大。其二,1949年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全党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执政党并不比革命党好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著名论断高度凝练,实践基础坚实,思想渊源深厚,是在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关头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我党未来使命的深刻思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承嗣和拓展。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之中,毛泽东亲自处理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案件,清洗了党的肌体,震动了全党全国,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其三,1957年4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中央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着手解决人民群众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问题。然由于错估了阶级斗争状况,错判了当时的发展形势,把本属必要的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非但没有达到毛泽东倡导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目标,而且出现了“党政不分和党委过分集权,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受挫,个人崇拜悄然盛行,群众性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陷入沉寂”等不良倾向。其四,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大革命”也是毛泽东改造党风的重要手段。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初衷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以及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他对于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判断严重背离了实际情况,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派”,党和国家正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四清”、“五反”早已是隔靴搔痒,唯有全面公开地发动由下而上的最大范围的群众运动才能修正党内的阴暗腐朽,重新夺回“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用心可谓良苦。但令人遗憾的是,晚年毛泽东把唯物史观简括为群众史观和阶级斗争论,使得“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美好夙愿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道路上渐渐化为泡影。这些值得我们反思。

三、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是全部共产党员的集合成像,具有组织属性和群体属性。党员是肩负国家使命和政治任务的特殊群体,从其本质范畴而言也属于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可见,党既是一个团体性组织,也是一个个人的集成概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审视,党的建设关乎革命成败、民族盛衰与国家兴亡。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建设正是需要不断通过对于党员的改造和完善来增强其领导力、影响力、感召力与执政力。由此不难看出,党的建设的本质还是对于人的改造和完善。人的改造与完善是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命题和永恒话题。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会发展终究离不开人的改造与完善。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西方反华势力异常活跃,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愈发强烈、利益诉求持续高涨,对于人的改造要深刻把握并充分遵循不同时期人的特点、思想动态及发展规律,以不断给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以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毛泽东关于人的改造和完善思想对于新的形势下党的各项建设工作、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更显意义重大。

1.从思想上建设党,就要坚持加强理论学习、自我教育与世界观改造相结合,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水平,不断增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从延安整风到“三讲”教育、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性教育是党员思想改造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自觉坚持学习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成熟促进政治成熟,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达至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并要学以致用,主动以理论为指导,从自身工作出发,分析、解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现实情况,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最为突出、利益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实际问题,以改造客观世界。

2.从制度上建设党,就要坚持制度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不断健全公务员队伍建设制度和反腐倡廉制度,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的改造,一方面是人的改造。制度不单是所有制,而且有上层建筑,主要是政权机关。”[8]人的改造,不仅在于思想,还在于外部。制度是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行为需要制度规范。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探索官邸制防止以权谋房”到“实施纪检‘双重领导’体制预防腐败”,从“巡视巡查制度”到“公民举报制度”,从“全面从严治党”到“全面依法治国”,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出重拳、严治腐、聚人心,不断从制度建设上寻求治理腐败顽疾的根本方法,不断从制度完善上堵住腐败的源头漏洞,以保证权力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行。惟其如此,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才能发生新变化,社会才能涌现新气象,历史才能驶入新阶段。

3.从作风上建设党,就要坚持党风改造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廉洁教育和惩戒力度,不断提升公职人员忠诚度与人民群众信任度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唯一合法执政党。这种“唯一性”取决于党本身的“先进性”。新时期,永葆党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三严三实”为基本行为准则,坚守党纪国法,主动革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群众反应强烈的不正之风,秉持公心、清正廉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代《官箴》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能欺;公生明,廉生威。古人的为官之道也正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源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新的形势下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意义深远。从公布“三公”经费到监管限用“裸官”,从“拍苍蝇”到“打老虎”,从执法司法信息公开到基层涉民利益信息公开,从“猎狐行动”到“天网行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于自我解剖敢于直面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不断改造党的作风,使得党风趋向纯善民心渐次归附,极大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党的影响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和作风建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关联与内在逻辑审视,思想建党是制度建党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为制度建党提供思想导向与价值引领。制度建党是思想建党的根本保证和有效举措,为思想建党提供推动力源与科学之策。[9]作风建党是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的外在抓手和优化路径,为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提供安全规范与成效保障。2017年6月颁布的《党员必须牢记的100条党规党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思想、制度及作风等领域净化了党内生态环境,加强了党的建设。总之,从本质来看,党的属性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离不开人的改造与完善。毛泽东人的改造与完善思想如同一条主线贯穿党建实践活动的始终,应该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