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专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 投稿继续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40次
  • 评分4
  • 65
  • 0

杨金红 邹玲 加尔肯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逐步实施,现有高专生物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其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因此,有必要调整高师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从加强探究式教学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师范技能的培训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高专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构建起重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专;生物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新疆伊犁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YLJ13290-SW0235)。

作者简介:杨金红(1975—),女,新疆昌吉人,副教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一轮生物新课标的广泛实施,生物新教师教育专业化、综合化趋势日渐成熟。传统的生物师范教育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因此,明确生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快生物师范教育的改革,是提高我国师范院校生物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前高专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讲授方法单一,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将来要从教的“准教师”,没有在平常的讲课中渗透教师职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割断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系;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较少涉及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无疑对于习惯让学生倾听,擅于知识传授方式,搞“一言堂”,不精通多媒体教学,不善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教师来说新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他们提出了挑战。

新课程是一种以探究为主的的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将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以前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其教学方式是将知识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应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创设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1目前我们在培养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探究式学习有待加强

当前高专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讲授方法单一,实验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而目前生物新课改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育专业学习中使用较少。《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因此生物教育专业应把探究学习放在首要地位,通过对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探究性学习自我评价的调查,发现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探究性学习得分较低,探究学习中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技能方面都较为欠缺,因此亟待进行教学改革。

1.2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脱节

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是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师讲课水平、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而我专业在这些方面的训练明显不足,特别是班级管理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急需提高。中小学对教师的核心要求是“会讲课”,在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争论中,“学术性”已然占据上峰。但回头反思,中小学真的需要“学术性”的教师吗?很明显不是,甚至有的中小学校校长直接提出“我们需要的不是学者、研究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所以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已刻不容缓。

1.3课程内容——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1.3.1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与基础教育实际有差距

合理的课程设置、好的教材与教学内容是取得好的训练效果的基础,而目前我们的课程设置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显得不够。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发达国家的教育类课程占师范专业课程体系的l6%-33%,而我国仅占5%-7%,我们至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的模式,这种教育培养模式与现代教学方式脱节,收效甚微。

就目前我们开设的有关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课程内容来看,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空洞的倾向也很明显。训练教师职业技能重要内容——教学技能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中学生物教学法,而目前教学法教材中,很少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对各教学工作环节进行阐述并安排练习。例如,中学生物教学法教材,除了介绍意义、目标、一般原则外,大都只介绍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的基本程序。而对于备课(教学设计)、说课、作业练习的设计与批改、课外辅导、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方法却很少涉及。即使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也很少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有针对性地阐述,更很少安排相应的练习内容。我们曾对实习结束后学生的实习总结做过一个分析,在他们谈到通过实习感到自己最应学好的学科或技能时,学生最多谈到的是“普通话”与“写字”,其次是“课件制作”与“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学校的建议中,很多学生建议尽早开设教学法课,增加实习、见习等实践机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这些课程在设置上是较薄弱的。

1.3.2教学方法——重授受,轻体验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教师职业技能,其掌握过程主要应该是体验和练习。而目前有关教学技能的教学在我专业比较重视,但还需要加强,如加强试讲环节,加强微格教学等。

1.4考核管理——标准不明确,组织不规范

技能考核是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从全国来看,师范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还没有被全面纳入规范的考核管理体系。除了普通话以外,其他项目都还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说课、讲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职业技能,而目前我专业对这两项技能还没有真正纳入考核体系。许多师范毕业生面对应聘时的说课或讲课考试感到十分茫然,这不能说与相关院校没有进行相关技能考核把关没有关系。

2具体改革内容

2.1加强探究式教学能力的培养

正如前面所述, 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因此生物教育专业应把探究学习放在首要地位,构建在不同的年级实施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专题研究等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中的总的能力要求,明确各门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能力培养目标,实施“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方法,把本门课程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要素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次的实验教学中完成,整个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较好掌握本门课程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本门学科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注重探究性教学能力的形成在各门实验课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形成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的整合,实施“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探究性教学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师范生的探究性教学能力。

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中提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选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并写出课题的论文,进行论文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由要学生做实验,到学生自己想做实验,想做好实验的转变。

2.3.2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结合——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设置合理的课程,选择好教学内容,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正像前面已述及的,我国大多数高校教育类课程占师范专业课程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地区。这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育类课程。要明确师范生应该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项目,全面开设有关课程,更新、补充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加大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在整个课程方案中的比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特别优化普通话、书法、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备课、上课、说课等方面的课程与内容,要注意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层次性,合理安排训练次序与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是普通话、三笔字、艺术等技能的训练是个“慢功”,有关课程应安排在整个6个学期学习过程始终。

2.3.3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由知到行,由简到繁,合理安排训练过程,根据有关技能形成的理论,我们可以设计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教学过程为激发兴趣→初步感知→理解感悟→分步训练→综合训练→创新实践。联系实际,注重实践,选择具体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任务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学习阶段可以采用情境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等;练习阶段可以采用观察、口述、模仿、想象等方法。每项技能的训练均要注意以下环节的练习与指导:尝试设计(备课)、解释设计(说课)、尝试练习(试讲)、反馈评价(评课)。教育学、教学法课,除了充分利用微格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技能的“微格”训练外,还应利用微格教学设备进行说课、讲课的综合训练,能够全程录像,做到认真评课反馈。

2.3.4建立训练机制,规范训练活动

我们认为,要想发挥各种活动的积极作用,必须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训练机制,规范各种训练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训练内容;二是规定训练时间;三是提供训练场地;四是落实指导教师;五是规范考核标准;六是及时兑现奖惩。可以组织开展如下活动:晨读时间的“主题会话”活动,课前演讲,课外活动时的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专题讲座,技能竞赛活动等。

2.3.5建立考核机制,规范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是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进行考核,已有一些很好的设想或研究成果。例如有人认为在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上,定期三级考核更有利于操作:一是一级课程考核;二是二级过关考核,全面实施“六证换一证”制度;三是三级毕业资格考核。对于考核的项目与时间,我们认为应该按以下两个层次组织安排:一是学科教学的学期或学年考核。书法、口语、教学法等技能课,期末都要对学生逐个进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在本学科总成绩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二是达标考核。普通话、三笔字要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考核。最后一个学年的第一、二两个学期,应分别进行说课、讲课达标考核。技能考核任何一项不合格(或不达标)者,不予毕业。

总之,高专生物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教育改革的多元化趋势,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一方面,要结合高专学校自身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适时调整,使其培养的人才能被社会所接纳;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高专生物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适应新课改对师资的需求,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高专生物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崔红英.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9,3(23):146-148.

[2]韩传信.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准则和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2):70-75.

[3]魏怡,张天晓.教师职业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刘国皇.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4:67-68.

[5]牛德成,杨秋玉,王栋栋,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学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1-3.

[6]魏岩峰.师范专科学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探索与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82-83.

[7]何金明,宋波.师范专科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2):80-84.

[8]梁光明.师范专科生从教素质的模拟实训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33-34.

[9]吴文权.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案探讨[J].2006,23(12):10-14.

[10]卓越.关注师范生职业技能与品格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54-55.

[11]张勇.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教育评论,2008(4):77-79.

[12]杨凯.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55-157.

[13]孙剑,彭万臣,盖绍普.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1):50-51.

[14]李吉敏,赵慧莲.谈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1:70-71.

[15]金海华.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4.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