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 投稿PBsm
  • 更新时间2017-11-01
  • 阅读量545次
  • 评分4
  • 88
  • 0
摘 要:服务社会是高校发展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国内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服务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自主创新、优化专业结构、注重文化传承等几方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41-03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的教育机构,其根本特色就是具有地方性,为地方服务是其办学宗旨和目的。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30日,我国有2595所普通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其他国家部委直属高校43所,其余均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绝大多数[1]。地方高校的区域性特点,使其与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优势,为自身发展赢得机遇,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多从两者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如何对其服务价值做出合理选择还不是十分明晰,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且这一功能维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功能才逐步拓展,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延伸到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者,最初威斯康星大学只是一所社区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意识到为地方服务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不断地为地方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校长范·海斯提出,“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的观点,并在实施“为州服务”的办学模式过程中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威斯康星思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威斯康星思想的不断传承,其服务范围逐渐突破本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大学自身的地位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

20世纪末,硅谷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与斯坦福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微电子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园区基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园区的发展壮大是以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师生直接参与公司活动。硅谷的很多公司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们创办的,经营的产品也是以斯坦福大学科研成果为主,并在学校周边形成了很多企业和技术的孵化机构[2]。二是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转化。虽然斯坦福大学并没有直接创办直属大学的公司,但却成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源头和人才储备库。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地区提供大量的人才、技术,而且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和企业成长环境,斯坦福大学成为硅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和“智囊团”。三是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流动渠道比较畅通,斯坦福大学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形成了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合作模式,创造了硅谷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辉煌,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硅谷的发展证明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生产力。

我国的教育部门也积极倡导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一些地方高校抢抓机遇,主动与地方建立合作平台,开展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产学研究合作,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合起来。

借鉴硅谷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许多地区改革开放后也效仿国外成功经验创立科技园区,以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中关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著称。中关村的发展壮大同样与其周边的教育科技环境密不可分。在中关村的周围就有几十所高校,二百多家科研院所,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提高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成为中关村发展壮大的强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高校数量大,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人才的供给状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质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但我国目前的毕业生大多为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出现企业急需的人才招不到,而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无法就业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境地,导致企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3]。

(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当地政府都强调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地方服务,在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院校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支持力度不足,高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还处于零散的、分散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大多数高校教师固守其传统的职业角色,地方高校的薪酬及激励机制都不利于其参与社会服务[4]。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服务目的存在功利化倾向,服务内容上着重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引领和人文价值取向,服务层次上追求大而全,缺乏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5]。

(三)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无论是从政府对其财力、物力的投入程度,还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无法与一流院校相比,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大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相比一流院校而言比较弱,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较弱,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许多地方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阶段,还无暇顾及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现出明显的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三是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过去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

(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对接机制,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体现在:首先,地方政府促使高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政策上的指引。其次,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最基本的合作就是教育实习,存在高校派送,企业接收的一种模式中。大多数的课题项目合作还停留在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畅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教育实践体系等方面还缺乏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最后,地方高校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在适应企业的需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校企双方的深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输出大多面向地方,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第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院校的转型,构建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第二,继续深化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取多种联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订合作培养计划,完善合作培养体系,促使企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在人才培养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负责实践知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能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后直接上岗。第三,加强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促进高校教育进社区、进工厂,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二)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地方高校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其他科研条件还是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只要合理地挖掘,地方院校同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核心,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地方高校应主动出击,联合企业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的优势,共同研发新产品。二是优化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支持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组建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开展校企重大项目攻关,积极促进大学科技园孵化高科技企业。四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三)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前提,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命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为转移,特别是要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规划[3]。高校的专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调整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首先,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动向,特别要掌握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其次,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资源环境、文化特色以及区域优势,立足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来建设与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共同促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需要,整合现有专业、开办新兴产业专业。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有些专业招生人数不足或者就业不理想,就有必要进行整合。同时支持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

综合实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从人才、科技等方面提供智力、科技支持,还要以文化引领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相比于GDP、科技成果转化率等硬指标而言,以文化为内容的软实力竞争正逐渐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文化风向标,它体现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能够带动一个地方民众的人文素质养成。文化服务也是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繁荣地方科技文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地方政府要通过高校在引领和传承先进文化方面的优越条件,引导校内文化向校外转移,用高校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奋发向上的品质,塑造学习型和文化型城市[6]。一是加强人文学科研究,引导科学研究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人文道德养成,促进人文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加强对当地历史文化、学术遗产的研究,特别是鼓励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工作,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弘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三是积淀大学的历史文化,凝聚大学精神,倡导大学文化。地方高校要把自身发展与提升城市发展力紧密联系起来,为地方的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人文素质精神。四是加强大学的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创新文化宣传的形式,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