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投稿甲鱼
  • 更新时间2017-11-01
  • 阅读量416次
  • 评分4
  • 88
  • 0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已形成共识。而实现学生的全面转型发展是地方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关键与核心,只有学生转型成功,学校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指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突破原有的“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培养突出应用型,学习突出实践型。

在转型发展中,相较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大学生由于受专业性质等各方面的限制,常常处于困惑、不知所措的状态,使自身转型发展处于被动局面,因此,推动文科学生的转型发展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厘清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困境是什么,如何实现文科生的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有何意义等问题,唯有如此,方能加速文科大学生的转型发展。

一、影响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高等教育也基本实现了大众化与普及化。在此种背景下,文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数量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与之相反,高校培养模式、思维观念等相对滞后,致使文科大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步履蹒跚,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科专业的内在局限性

从文科的专业属性来讲,重理论轻实践是影响文科生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面临转型发展之时,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及转型容易的特点;文科生的专业受学科特点及性质所限,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相对较弱,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如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以追求知识、学术、方法、理论等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相对间接和隐性。文科生的专业价值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积淀才能显现,其精神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则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对急需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周期太长。

(二)文科生创新意识不足

从文科生的创新力来说,缺乏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文科生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文科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上课以听为主,靠教师的灌输来接受知识,教师问则答,不问则不答;而且很少发问和主动发现问题,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由于长期拘泥于文本知识,习惯于标准答案,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课堂所讲的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无须再重复;遇到一些已经学过的问题,则习惯于用中学时代固有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而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重新看待问题,导致自我潜能得不到很好的挖掘,缺乏创新能力。另外,文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实践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经费支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这类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就要进行科技发明与创造,这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因而兴致不高,缺乏参与意识,这种理解明显具有狭隘性,也显示了文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培养模式滞后

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制约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求大、求全的现象,专科学校忙于升为本科院校、以学院为名的高校则急于更名为大学,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则忙于争取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过于求全的现象,如一些农业类的高校开设传播学专业、表演专业、视觉艺术专业等,高校盲目地增设一些文科专业,以求快速发展,结果导致文科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追求“高大上”的路上,忽视了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导致文科专业人才过胜,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地方高校一直走传统之路,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偏重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性,结果导致所培养的文科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致使学生与市场脱节,突出地表现为就业困难。

(四)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当前,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大多注重顶层设计,从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而从学生角度进行的转型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高校虽然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政策,但对于如何促进、激励学生自觉转型发展的方法、政策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机制保障的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文科大学生的转型发展。支撑文科生大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实验实训流于表面形式,无法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判往往依据各种实践报告等书面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致使转型发展难以真正实现。

二、推动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只有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真正快速转型。文科生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激发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内在自觉性,增强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同时,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等部门给予充分的关注与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激励。

(一)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强化文科生转型的内在自觉性

1.文科生要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文科学生要顺势而变,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多看勤问、善于思考;由单纯以分数评价自身学习成效的观念,向应用能力考察转变。其次,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原有的学习中,形成的依靠教师的惯性思维,不但缺乏主动性,而且更为严重地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转型发展需要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自觉的突出自身主体地位。最后,学习要多元化、终身化。当前,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文科生在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及相关领域也要有所关注,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终身学习观念。思想指导行动,文科生只有在观念上根本转变,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2.文科生要明确自我定位,合理规划。文科生进入大学后,经过短暂的适应与调适期后,要能真正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准确的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职业;提高规划意识,为自己的转型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以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3.文科生要积极实践,在转“行”中转型。文科学生要真正实现转型,除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付诸行动,将转型落实到“行”上,也就是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企业、行业等各部门的生产一线与基层,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生在实践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将实践落到实处,在实践之中扩大视野,丰富学识、提升境界、提高技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必须以地方高校的助推为根本

1.地方高校要加强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研发。应用性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然而就文科专业而言,部分专业属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自身学术性浓厚、理论性强,在转型实践之中,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各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文科专业向应用型方向转变,但因缺乏对文科专业应用性的研究,即使实践环节有所增加,但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必须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势在必行,如,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化元素,使学生由“‘课堂人、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职场人’”[2],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与市场直接对接。学术性向应用性转变,以传统的历史学专业为例,学校在重视学生基本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向历史文化产业等实用方向靠拢,既体现实践性,又包含地方特色元素,同时具有“接地气”的实用性。

2.地方高校要对文科生实行分类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自身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分类指导。此种分类指导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新入学的文科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明确的定位与合理规划,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则会选择直接就业、有的选择自己创业,因此,学校可据学生差异化的选择,为其提供分类指导,为潜心深造的学生提供专业教学与辅导;对致力于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与顾问咨询服务;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化教学模块,使其毕业就能与市场直接对接。高校为文科生提供分类指导,会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精准性,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推动文科生的转型发展。

3.地方高校要完善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推动文科生自觉转型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机制,以激励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首先,观念引导。高校通过宣传引导,将转型发展理念植根到每位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深入了解转型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之中,增强其自觉转型的意识。其次,建立学生转型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可以设置学生转型发展中心、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充当顾问,负责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参与性与自觉性。最后,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大学生转型发展条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章程,把学生转型发展纳入制度建设层面。同时,还可建立学生转型发展基金,对转型发展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与表彰,以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合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加快推动学生转型发展的步伐。但目前地方高校往往注重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学生层面的转型建设关注不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方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转型发展。

(三)必须以地方社会的支持为依托

文科生的转型发展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与学校的事情,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没有学生的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不会成功,也就无法为地方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转型发展,地方社会要给予必要的扶持。一方面,实施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首先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转型,对于文科生而言,政府要从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引导其为区域社会提供可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文科生的转型要由理论向实践、由课堂向社会过渡,因此,地方社会尤其是企业行业要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习实践课堂,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给予充分的配合与支持,地方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提升教师从事应用研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能力”[3]。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4],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学生转型发展是高校转型成功的关键与核心,高校转型推动学生转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是人的转型发展,而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转型发展的核心,只有学生成功转型,高校才能实现真正转型发展。也就是说,高校转型发展的终极目标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即学生转型上。目前,地方高校注重对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着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证,高校从顶层设计方面推动学生转型。学生转型与地方高校转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高校转型发展的推动,学生转型很难实现,但学生无法转型,高校转型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学生的转型需要高校提供制度等方面的支持,而学校转型成功则以学生转型发展为前提。

在转型发展的时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大学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超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精湛的技艺。因此,大学生要以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发挥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谋求自身转型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文科生转型发展,有利于突破地方高校仅注重顶层设计的视角局限,扩大转型视野。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都需要依靠文科大学生的努力。因此,必须重视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