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公民道德培育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20次
  • 评分4
  • 70
  • 0

于世华

摘 要:公民道德是公民基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公民身份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体认国家性质是公民道德的内在理据。无论公民美德在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主人翁意识,还是在于参与政治生活所具有的政治素养,根本上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对政治制度的理性认知、情感体验和美德践行能够构建学生公民道德的精神品性。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道德的生成场域。公共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公共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公共生活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公共生活方式的培育。

关键词:《政治生活》教学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培育

于世华,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的内容标准是这样阐述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识发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体会生活中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由此,内容目标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公民与政府;第三单元,我国的政治制度;第四单元,当代国际政治。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大多停留在理性认知的层面,然而,课程目标中明确地写着有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个人关切与社会进步、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体验中,维护人格尊严,思考怎样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中学阶段必须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关注现代社会的变化,自觉遵循和维护社会秩序,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健全的公民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显然,这些目标表明《政治生活》的教学应该具有公民道德建设功能。由此,公民道德的概念审视、公民道德的内容规范、公民道德的培育路径就成了《政治生活》教学中绕不过的话题。

一、体认国家性质:公民道德的内在理据

道德存在于一切社会生活之中,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在公共场合谈吐文明、举止得体、乐于助人是有道德的表现;在学校生活中遵守纪律、尊敬老师、惜时好学是有道德的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团结邻里、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是有道德的表现。所以说,公民的道德体现在广泛的社会道德层面。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体现了这种广泛的公民道德要求,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广义的公民道德。公民的道德不仅包括社会公德,还包括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当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社会层面的公民道德培育,以内化国家倡导的道德要求,塑造公民的道德品行,但这种广义的公民道德主要通过公民的道德自律或一定的社会舆论约束而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却与学科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应该与学科教学内容相联系,并从学科教学内容中得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所以,我们需要对“公民道德”的概念做进一步审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公民”的解释是,“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人。”如果把公民概念与道德概念进行叠加,取它们的“交集”,我们发现,“公民道德”是嵌入了公民概念中的“公民身份”,同时又嵌入了道德概念中的“公共生活”。这两个要素的嵌入,使公民道德区别于广义的社会层面的公民道德。这样,我们可以尝试对公民道德进行界定,公民道德是公民基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公民身份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公民道德培育是基于学生的公民身份,对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育。不难看出,公民道德具有三个特殊的性质。其一,具有公民身份的人是公民道德的主体;其二,建构国家与公民的价值关系是公民道德的内容;其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道德的生成场域。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在《政治生活》教学中进行公民道德培育的理论前提。

公民身份认同是公民道德的主体建构。公民身份是建立在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基础上的。一个公民对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欣然接受,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能自觉履行,表明个人对公民身份的认同。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所以说,公民身份认同在本质上是对国家的认同,对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的认同。对我国公民来说,公民身份认同在根本上就是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体认。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认,既是公民身份的认可前提,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学生是国家的小主人,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作为国家的主人不仅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同时又要履行政治义务。以学生所处的家庭打比方,你家谁做主?父亲对家里的大事做主,就要对大事决策带来的后果负责;母亲掌管钱财,就要将家里的钱财用到家庭发展上,而不是只用在自己身上。家长拥有一个家庭的权威,就要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而不只是养活自己。同样,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求公民不仅关心个人利益,更要关心国家利益,这种责任感、义务感就是公民的美德。

有学者认为,“公民道德是一种关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价值同构的‘间性’道德。”①这就说明了公民道德不仅在于国家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而且在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价值同构。首先,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价值主体同构。对国家主体的价值认同而言,国家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对公民主体的价值认同而言,公民会进行一系列的理性反思:这个国家是谁的?谁是国家的主人?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等等。所以,课标中《政治生活》的教学提示有:查阅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结合身边的事例,例举政治生活的现象。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以及考察所在社区,了解公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这些教学提示实际上是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心理认同或道德(义务感)接纳。其次,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价值内容同构。对国家而言,主要表现在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管理与服务。对公民而言,就是对政府提供的管理与服务的认可和接受。所以,课标中《政治生活》的教学提示有: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为题,结合各种事例,如交通管理、公共设施的修建、市场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讨论政府行使各项职能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结合自己或家人的感受,讨论日常生活中最可能接触到的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简单地说,公民道德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相互建构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公民就会具有热爱政府、信任政府、接受政府的管理的美德;政府依法行政,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公民就会积极地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就具有内生的责任和担当。反过来,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才能真正享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权利。也就是说,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国家法律规定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而且需要公民美德。

无论政府美德在于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还是在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根本上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无论公民美德在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主人翁意识,还是在于参与政治生活所具有的政治素养,根本上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所以,体认国家性质是公民道德的内在的理论依据,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公民道德大多依赖宗教信仰来维持。

二、认同政治制度:公民道德的精神品性

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国家法律规定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而且需要公民美德。具体而言,公民美德在静态层面上表现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在动态层面上表现为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所生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对于后者笔者将在本文第三部分阐述。认同政治制度,对政治制度的理性认知、情感体验和美德践行能够构建学生公民道德的精神品性。下面以《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所讲解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加以阐述。

认知政治制度培育公民道德。认同政治制度不是建立在公民的自然情感基础上的,而是基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性认知。一方面,是对建立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是对政治制度所维护公民与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例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解,教材中明确指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讲解,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是,“用史实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是历史形成的。”教材中也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讲解,教材中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

学生对上述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及其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而且认识到政治制度把公民和国家建构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维护的利益就是公民的共同利益,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公民责任的理性表达和行为动机,有利于学生生成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体验政治制度培育公民道德。对政治制度的情感体验是在理性认同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感悟中形成的。有学者认为,“一个对国家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共同生活信念充满热情、满怀信心的人,更愿意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自己所属国家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国家相接近、相同一。”笔者以为,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历史文化素养有关,尤其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密切相连。但对高一学生来说,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情感体验主要通过生活实例的内心感悟而获得的。例如,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农民工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中的石油大亨、金融寡头进行比对;通过走访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在人代会上提了哪些议案,这些议案是否关涉群众的切身利益;再通过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议论文:“假如我是人民代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充分显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也可以通过“亚投行”的介绍,截至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已达57个国家,让学生充分体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体验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领导和执政能力。通过播放有关政协会议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政协的职能,感受多党合作的优越性。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感体验,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有,“用援藏、援疆等实例印证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展出民族大团结,西藏成就等图片,使学生切实感觉到我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对政治制度的情感体验之所以对公民道德有建构功能,是因为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的相互作用对公民品德具有调控、驱动、催化和激发的作用。情感体验是理性认知的前提,没有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就失去了心理内驱力;没有理性认知,情感体验也就失去了方向,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学生对政治制度的认可,有利于实现公民权利与美德的统一,

践行政治制度培育公民道德。认同政治制度不仅在于对政治制度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对政治制度的美德践行。没有美德践行的政治制度认同只是理性的纸上谈兵,或是空洞的情感浮萍。所以,对政治制度的美德践行是对政治制度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内在价值。《政治生活》教材有明确的编写说明,“每框均有三目组成;目与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一日是情景导入,第二目是情景分析,第三目是情景回归。”情景导入是初步的情感体验,情景分析侧重于理性认知,情景回归侧重于美德践行。例如,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美德践行,教材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美德践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由此,阐述了我国政党制度适合国情,优势显著。其内在的价值要求是坚持、拥护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美德践行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什么践行政治制度能培育公民道德?因为对政治制度的践行意味着学生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意味着个人必须自觉履行政治义务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的健康运行,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融入公共生活的实践路径。比如,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践行,由于我们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国家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可以说,正是由于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国家责任的担当,学生才有对共同利益的自觉维护的意愿、能力以及所必需的公益精神。所以,学生对政治制度践行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公民道德培育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三、参与政治生活:公民道德的生成场域

公民道德当然基于人性的“善端”,人的恻隐之心带来了同情、友善、仁爱等美德,羞恶之心带来了节制、责任、正义等美德,辞让之心会带来谦虚、宽容、慷慨等美德,是非之心会带来理智、坚毅、英勇等美德。但是,人性中既有“善端”也有“恶端”,“善端”与“恶端”只是善恶的端点,是形成善德或恶德的可能,而不是现实,人只有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才能成善或者变恶。所以,人的德性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公民道德的形成来说,这种社会生活是公共生活,而不是私人生活。比如,儒家提出的“慎独”,就是在个体独处的环境中也要谨慎行事,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这种自我品德修养就是属于私人生活的“私德”,而公民道德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所具有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因此,公共生活才是公民道德的生成场域。以公民参与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例从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

首先,公共生活中面临的是公共问题,公共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关乎民众整体利益,因此,公共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课标中的教学提示就非常强调问题的公共性。比如,“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是候选人,我发表的见解不是自己当选会给本人带来什么好处,而是要表达自己当选给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我是选民,我这一票应投给德才兼备的候选人,因为候选人的品行关乎民众的整体利益。再如,民主决策的教学提示是,“选择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模拟一次听证会。”民主管理的教学提示是,“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民主监督的教学提示是,“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代价与结果,感受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责任。”显然,民主监督的缺失,损害的不只是公民个人的利益,更是民众整体利益的受损。

其次,公共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公民参与的政治生活不仅是个人权利与义务的表现,更是如何融合个人权利与尊重他人权利,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公共性问题的形成不是某个人的利益受损,而是威胁到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生活需求和公共生活方式。例如,自来水费涨价问题,它就涉及到千家万户。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兼顾到自来水公司的利益,而且要兼顾到社会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所以,公共问题解决一般要通过对话、协商和妥协等手段,这其中就包含着信任、宽容、同情等美德。学生通过自来水涨价的模拟听证会,学会尊重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需求,学会通过对话、协商、妥协等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由此,提高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培育了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

第三,公共生活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公共生活方式的培育。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个体生活中的公共责任感越强,公民的个人生活就越倾向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场域就越大。随着公共生活场域的扩大,学生会逐步彰显公共生活品质所滋生的公民道德。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空间转化为公共生活的空间。笔者以为,其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善于走进公共生活。教学内容要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外部事件’。”①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关心生活问题,关注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民生建设,关怀社会弱势群体。教师要突破个人学科专业的教学生活,积极投身到学校、社会的公共事业,为学生公共生活的拓展做好榜样。其二,在师生关系上要善于构建基于教学共同体的公民伙伴关系,改变基于升学竞争的敌对关系。政治课教学是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师生的公民伙伴关系是一种教为了学,教帮助学,教促进学的教与学的共存关系。其三,在教学方式上要善于使用对话、协商、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公民身份的人,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赋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对教师见解提出质疑。教师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学生也就会自觉履行公民责任。正是教师将教学空间转化为公共生活空间,在教学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学生在进入当代国际政治的生活空间才能深刻理解我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彰显大德中国。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学科边界渗透与教师专业自主的研究”(批准号为:D/2013/02/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