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雁阵翔空

  • 投稿小耳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77次
  • 评分4
  • 72
  • 0

杨 赞

摘 要:2014年11月第二十二届APEC领导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APEC峰会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广受各界的关注。通过各方努力,会议达成了《北京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亚太互联互通建设和加强国际反腐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峰会上中国参与的几次重要双边会谈也都取得了丰富成果,为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APEC北京峰会 亚太自贸区 中国双边会谈

作者简介:杨赞,男,华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讲师。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领导人会议周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召开了APEC高官会和部长级会议,并连续3天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有1500多人参加的工商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等多国领导人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1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怀柔雁西湖举行,2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穿上了“新中装”,合照“全家福”。随后进行了领导人闭门会谈。这次APEC领导人峰会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一、APEC与中国

亚太经合组织,即APEC,是世界最重要的地区组织之一。由环太平洋2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在亚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地区组织的发展壮大。现在世界上已有22个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APEC会议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首先,它是第一个跨洲域的地区组织,涵盖了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俄罗斯)四大洲。其次,APEC组织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成员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和贸易总额都占世界近一半。世界上三个最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都是其重要成员。此外,成员体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同时,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因此APEC组织成员之间既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又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APEC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APEC组织努力为该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APEC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正式性。首先,领导人会议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不设主题,领导人可以各抒己见。峰会期间,每位领导人只能带一名高级助手,但助手也不能进入领导人的会议室。其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必须得到全体领导人的认同,是领导人共同意愿的表述,虽然没有法律的约束,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此外,着装随意,领导人可以像度假一样穿着休闲服装。克林顿参加会议就是穿着牛仔裤登场。而2001年上海会议各领导人则是身着唐装。各次峰会成为主办方显示自己民族特色服装的展示会。

中国充分认识到地区组织的重要性,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地区组织的建设当中。早在1991年,中国同APEC就大陆、台湾和香港三方加入APEC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的名称加入。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西雅图举行的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后每年中国领导人都出席峰会。2001年,中国在上海第一次举办了APEC会议。本次会议达成了《上海共识》,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采取了“探路者方式”等新举措。同时,鉴于当年“9·11”事件的发生,与会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把安全、反恐等议题纳入APEC议程。

二、APEC北京峰会的成果

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其中涵盖了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各成员国对本次会议都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宣言决定加快建设亚太自贸区,同时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和供应链联接。决定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为此,会议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亚太经合组织促进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建设战略计划》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等重要文件。会议还发表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声明》回顾了APEC成立25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总结了25年来亚太经合组织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对APEC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也作出了明确的判断,指出亚太经合组织亟需巩固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防范碎片化风险。认为各成员经济体亟需在后危机时期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

中国为此次会议的圆满完成做出了巨大努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提议,为会议打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首先,提出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从2006年河内会议提出后,建立亚太自贸区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但始终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北京路线图》决定启动“实现亚太自贸区有关问题的联合战略研究”,并在2016年底前提出报告研究成果。决定建立亚太经合组织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及时交流各国经济发展动态;设计富有针对性、量身定制式的能力建设活动,缩小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能力差距。“北京路线图”的提出使亚太自贸区建设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实施阶段,成为亚太自贸区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其次,提出亚太互联互通建设规划。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必须使经济要素在各成员之间顺畅流动。这就客观上要求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备,要求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的发达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为此北京峰会决定在2025年前实现无缝、全面联接和融合亚太的远景目标。中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但提出了“一路一带”的远大设想,同时决定投资1000亿美元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投入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

再次,提出加强国际反腐合作。反腐执法合作,能抵御各种腐败病菌侵袭经济发展,保护APEC成员国的发展成果。APEC从十几年前开始已经对反腐问题有所涉及,在2005年成立APEC反腐败工作组。中国一直积极提倡在APEC框架下加强国际反腐合作,共同打击腐败和国际犯罪的行为,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中国的倡导下,本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反腐败宣言》,成立APEC反腐执法合作网络,推动亚太各国加大追逃追赃等合作,携手打击跨国(境)腐败行为。

三、APEC峰会上的中国双边会谈

北京APEC会议周,中国外交空前活跃。中国长期以来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但2014年成为中国外交政策从温和转向强势的标志性年份。5月在上海的“亚信峰会”,中国政府发挥了在亚洲地区安全问题上的主导作用。此次举行的APEC峰会,更是彰显其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强势地位。中国在会议期间举行的几次双边会谈格外引人注目。

1.中美博弈与共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两次缺席APEC后首度回归,表明了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众所周知,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推进以来,中美关系受到了较大影响。近些年来,两国在南海争端、网络安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领域时常出现摩擦,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美关系从“竞争”滑向“对抗”。当下美国面临诸多问题:国内,民主党中期选举失利,完全失去了对参众两院的控制权,这使奥巴马不可避免地沦为“跛脚鸭”;国际上,中东地区伊拉克的动荡以及“ISIS”的猖狂活动,给美国带来巨大压力,乌克兰问题使美国面临和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亟需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中美两国的特殊关系和重要地位,使得两国元首的会谈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今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曾与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安纳博格庄园举行了“庄园会谈”。11月11日晚,习近平主席邀请奥巴马总统漫步中南海,举行了“瀛台会谈”。原计划不足三个小时的会面,结果持续了近五个小时,直至深夜十一点方才结束。11月12日上午,两国元首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习近平提出,双方要全面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加强高层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奥巴马则表示同意共同推进美中新型大国关系,重申繁荣稳定的中国符合美方的利益。特别强调美国没有煽动香港“占中”。会议期间双方除了达成气候协议之外,还在降低IT产品关税、深化军事交流、放宽签证限制等方面达成了协议,并且首次明确要在亚太地区倡导一种“包容性外交”。有评论指出,“习奥会”向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将有利于稳定中美关系、挖掘中美合作潜力。

2.中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深。11月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了出席APEC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是今年以来中俄领导人的第五次会晤。中俄两国是世界政治与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又是山水相连的重要邻国。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中俄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形成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共同认识,并相互支持。两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尤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能、核电站、水电站等多个领域均达成合作意向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持续近一年的乌克兰危机,再次将俄罗斯推到了风口浪尖。西方指责俄罗斯造成乌克兰动乱,对俄罗斯实施多方面的制裁。为尽快走出被国际社会孤立的窘境,俄罗斯更加注重与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互动与协调。“习普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坚持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本国外交优先方向,不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合作。普京表示,将大力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不断加深政治对话,相信此次会晤将为俄中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会见后两国元首签订了涉及总量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巨额能源协议。有评论指出,在当前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之下,中俄两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的关系正在稳步走向成熟。

3.中日关系实现破冰。随着“钓鱼岛”危机的爆发,以及安倍上台后参拜靖国神社和不断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中日关系已降至自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谷。在过去两年里,两国元首始终没有进行正式会晤。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严重恶化的同时,美国也对安倍政府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在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安倍经济学”收效甚微,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来提振经济已迫在眉睫。安倍急欲借此次APEC会议修补与中国的关系,谋求在APEC峰会中与习近平主席会见。为此安倍做了一系列努力,特别是在APEC峰会即将召开前派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访华,并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达成四点共识,默认了两国在东海海域存在领土争议,承诺将不再在历史问题上挑战中方的底线。在这样的前提下,“习安会”终于在APEC峰会期间得以举行,双方会谈了半个小时。习近平在会见中指出,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希望日方切实按照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安倍晋三表示,日方愿意落实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以此为新的起点,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改善和发展。为防止中日在海上以及空中发生不测事态,安倍提议尽快建立两国间海上紧急联络机制。有评论称这次会见使中日实现了关系改善的第一步,但中日矛盾的现状非一日之寒,如不慎重处理随时可能反复。

4.中韩达成自贸协定。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中韩两国对自贸区建设十分重视,双方就此已进行了十年谈判。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两位元首共同见证了中韩两国政府关于结束中国一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会议纪要的签订,标志着中韩达成自贸协定。

会谈中习近平表示,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要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更加丰硕成果,使中韩作比邻而居、并肩而行的好邻居、好伙伴。朴槿惠表示,成立韩中自贸区对全球经济复兴和亚洲发展繁荣是重要利好消息。希望两国继续秉持合作精神,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有评论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的达成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建设亚太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

5.“习萧会”强调继续推进两岸关系。中国台湾地区是以“中国台北”名义加入APEC的正式成员,台湾只能派出与APEC有关的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出席部长会议。2001年上海APEC会议台湾方面派出李元簇出席,但由于坚持使用“前副总统”、“总统府资政”的称谓而被拒绝。这次北京峰会之前,马英九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出席,实现“习马会”。大陆方面表示欢迎“习马会”的举行,但“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国际会议场合”。因此,台湾方面最后派出了曾四次出席APEC会议的萧万长参加了本次峰会。习近平11月9日会见了萧万长。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持续增进互信,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萧万长则表示,必须坚持“三个不变”,包括共同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局目标不变、巩固“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互动协商的基础不变、推进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关系不变,将两岸关系继续向前推进。会议期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见了台湾“陆委会主任委员”王郁琦,双方就广泛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有评论指出,此次会晤将使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最终解决两岸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结语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背景下召开的本次APEC北京峰会,与2001年上海峰会的性质有本质不同。上海峰会时中国只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正处于加入世贸组织前夕,希望与世界经济接轨。此次北京峰会召开时,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大国。这次峰会是中国第一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会议。中国不但将这次会议变成了展现自己国家发展成果的舞台,还将自己的国家战略深深地渗透到了会议当中,并最终形成APEC成员的一系列共识,亚太合作的历史新阶段已全面展开。在亚太梦想的引领下,亚太经济必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阔的天空。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