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开展探究

  • 投稿王陶
  • 更新时间2017-08-03
  • 阅读量1015次
  • 评分4
  • 83
  • 0
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真正提高其个人品德修养及人格魅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而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培养,往往学生能说会道,却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没有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作用。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实践活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越发重视实践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知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践活动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许多学生都反映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点繁多,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对思想品德学习提不起兴趣。一方面,由于学生缺少学习动力,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课堂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从潜意识里抗拒思想品德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中,并使学生从中找到学习乐趣。通过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实践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活动质量与活动效率。

二、实践活动开展要目的明确

许多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少目的性与针对性,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及课标要求,在活动设计时先明确实践目标,依据目标再对具体活动内容进行详细企划,并在活动前告知学生相关事项,使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开展了“父母与我平等沟通”的团体型实践活动,邀请家长来学校进行座谈及开展相关交流沟通活动。教师根据活动主题,以“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深入沟通”“让两代人相互理解”“提高家长与学生双方的沟通技巧”为目标,开展相关具体活动。明确了实践活动目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又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设计、组织具体活动,便于把握具体实践成果,总结具体活动情况,分析实践活动中的亮占与不足,为今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三、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同样如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打造开放化、自主化的实践活动空间,通过特定的方式或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活动的可参与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活动,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活动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生活色彩,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了《交往艺术新思维》一章节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及文明交往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其实践活动内容是让学生在课后与快递员、售货员、学校门卫等人的日常沟通交往中,展现当代中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形象。学生要在期限内与其建立友谊,并签名合影,最后将成果写成一篇小报告,交由教师检查。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学生情感,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四、实践活动要强调延伸与反思

实践活动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但绝不是说只要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实践活动即可,必须在完成基本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延伸至广阔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实践活动质量,进一步扩大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必要的反思也是提高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途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实践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交流实践过程、实践经验和心得,使学生对比自身进行反思,找到自身不足与他人身上可取之处,吸取他人优点,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所学理论知识,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认知、实践与知识内容三者和谐统一,真正提高实践活动的实用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