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巧用社会热点问题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08
  • 阅读量106次
  • 评分0
  • 0
  • 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巧用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挖掘学生一些潜在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灵感,使一部分热爱生物的同学树立将来利用生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理想。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社会热点新问题提升课堂课堂效率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做法。


  一、热点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新课“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视频播放2016年10月景海鹏、陈东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室内工作的录像,让学生思考,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接着提出问题,给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含有这些成分呢?学生们对于航天实验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些同学还是航天迷,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积极思考,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穿插热点,深化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新问题。既使学生增长见识,拓展知识面,又深化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中,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老师选用“沙尘暴”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在沙尘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在这里我将社会广泛关注的超级雾霾版的《北京北京》视频呈现给大家。提到“雾霾”大家都知道,但是,“雾霾”到底指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很多同学并不能说清楚。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拓展了知识,知道了雾霾天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为入肺颗粒物。可沉积于肺泡,而且粒子容易吸附一些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和病菌,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此学生确信,即使有呼吸道的处理,人体也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更深刻理解了呼吸道的作用。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生物知识与我们密不可分,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交流热点,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共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课上讨论表达交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中,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滥伐森林、大气污染、水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查找有关“雾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大会”、“穿山甲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制成课件向全班展示。在联系社会实际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拓展热点,提升情感教


  诺贝尔奖是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生物教学中的很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科学家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探索精神。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中,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视频了解屠呦呦获奖的原因。在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时,介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三位获得者的贡献,发现了三种传染病的特效药,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控制传染病。其中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拓展这些传染病的病因和防治现状,使科学成就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我们关系之密切。


  作者:于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