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花心思激发兴趣——例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堂兴趣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27次
  • 评分4
  • 36
  • 0

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大鹏中学 陈桃辉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根据我国心理学者就青少年对不同学科兴趣的研究可知,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已明显分化,喜欢某一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教师讲课的艺术。据最新调查显示,在所有学科中,历史学科受学生的喜欢程度已排在倒数第三位。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已成为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围绕课堂教学,从“历史老师”的语言艺术、教学中的置疑与解惑方法、对诗词歌赋画等文学艺术知识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等方面,谈谈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堂兴趣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历史教学;中学生;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112-02

常有学生反映历史科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除了完成课堂作业之外,似乎对该学科并无深入学习与探究的任何兴趣可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课堂主导者的“历史老师”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改变这种局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也是笔者多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以及该年龄段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历史老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呢?

一、言语生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教师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能恰如其分地把所授知识表达出来,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也是课堂气氛能否活跃的关键。语言运用恰当、自然,甚至添几分幽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历史科课堂教学中,就应把相关历史知识恰如其分地“讲”出来,如讲爱国英雄的事迹,就要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讲卖国奸臣就要充满憎恨的语气;讲祖国历史上的某些成就,就要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讲到近代史上中国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时,对近代祖国的落后要用无比痛惜的语气,等等。同时,对一些历史人物所讲的话,如果教师能摹拟其声调、语气等,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作用也很大。学生不但上课听得特别用心,且课后还不时模仿笔者所用的语调,可见,掌握好语言的艺术不仅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而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设疑引趣

在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以吸引学生思考,使之主动回答问题。

1.联系现实生活巧设疑问。对于和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问题,是他们易于接受的,也是易于引起其兴趣的。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如能联系现实生活,就能引起学生思考。如讲到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先提问:“同学们,今天的生活幸福吗?这是什么的结果?”由此引导学生答出是“改革开放”的结果。然后问“如果我国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问题一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各种结果,然后教师再引导:“历史事实最有说服力,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清朝前期‘闭关政策’的后果吧。”

2.由学生已知的问题入手巧设疑问。如讲王安石变法时,先用幻灯投映机打出王安石的诗《船泊瓜洲》,然后提问这是谁的诗?(学生小学已学过,大部分都能回答出是王安石的诗。)接着提问:“你除了知道这首诗是他写的之外,还知道些什么呢?”由学生讲出他曾主持过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接着再提问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这样,由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出未知问题,就可以引导他们实现知识的迁移,并引发其思考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时,才能激起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巧妙地质疑设问,才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三、妙用诗词歌赋画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时引入一些较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文学艺术形式,课堂气氛也容易活跃起来。如上面提到的讲“王安石变法”时,先打出王安石的诗《船泊瓜洲》就是一例。在这一方面,很多有经验的历史教师都很注意运用,如讲到岳飞抗金时,很多教师会诵读岳飞的词《满江红》;讲近代史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袁世凯绝望而死时,用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总结这一内容;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时,提及四川文人刘师亮改国民党的对联“民国万岁,天下太平”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讲“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的“大生产运动”时,会唱上两句《南泥湾》的歌词;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挂出时人画的《时局图》并加以讲解,等等。由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画等都运用到历史科的课堂教学上来,把很多人认为枯燥无味的历史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运用,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多了一个有效的手段。教学实践已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就一定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叙述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的内容时,可选择计算机作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师生对话,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如,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可借助历史纪录片或者相关的权威档案揭秘等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如讲《美苏争霸》一课时,有关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一段,就可借用《周恩来外交风云》中“机场迎接”的片段,配以言简意赅地解说,可谓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能对当时的历史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探求历史“奥秘”的求知欲和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中学生学好历史课的原动力之一。历史课堂不应是枯燥的课堂说教,也不应是对历史教材的朗读与简单重复,更不是死记硬背的“背多分”式“填鸭教育”,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有趣是历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职责所在。历史教师只要能巧花心思,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就能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成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飞雪.创造性思维与方法[M].北京:机械功业出版社,2009.

[2]李铁军.历史课堂高效路径探寻[J].历史教学,1999,(12).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