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的研究及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21
  • 阅读量13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震惊了沉睡在美梦之中的中国人民。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海防、海权意识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造成国人的海防、海权意识极为淡薄,这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论题将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海防政策产生的背景、海防政策的内容、以及这一时期海防政策的历史局限性这三方面展开叙述。希望通过对本文论题的叙述,使我们对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客观地看待这一段历史,为在21世纪的海洋世界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鸦片战争;海防;海防政策


  一、海防与海防政策的定义


  我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陆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有全长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我国大陆海岸线北面从中朝交界的鸭绿江口起始,南面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为止。海洋国土面积十分广阔,所以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例如有石油、矿产和多种海洋生物等。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且大规模的开发海洋。我国要想在与世界强国的竞争中取得重大的主动权,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保卫国家海洋领土完整。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加强海防建设。


  什么是“海防”?黄鸣奋先生指出:“就其本质而言,海防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在沿海地区布置的防务”。①也就是说,海防就是一个国家统治者在沿海地区设置的防御、防卫等一系列的措施。海防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海防的设置对一个国家的主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不仅具有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抵御外来侵略势力等多种作用;海防的设置还代表着中央政府对沿海地区的管理和建设和对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御部署。而“海防政策”是由中央政府在特定的条件下制定的海防策略,“海防政策”因防御对象和防御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清代前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主要是为了抵御海上反清势力和海盗、倭寇的侵扰。而清代晚期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则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略。


  中国海防开始于什么时候呢?清代学者蔡方炳在《海防篇》中说:“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嘉靖始”。②这种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认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海防始于明朝。这不仅是因为“海防”一词出现在明代的典籍记载之中,而且明代建立了有固定编制的水军。海防制度、海房建设相对于前代来说都较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海上防御体系。


  二、中国政府在鸦片战争时期海防政策的背景及内容


  (一)中国政府在鸦片战争时期海防政策的背景


  1.传统海防思想的束缚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从“发展渔业”到“交通运输”,再到守土防御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统治者们推行“禁海”政策,人们从此不在开发和利用海洋,随着历史的发展海洋从此淡出人们的视线。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海权意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加强。特别是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清王朝却在“禁海”的政策中渐渐远离海洋。清政府于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为了尽快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清朝统治者承袭明代统治者“重农抑商”、“重陆轻海”政策,把关注点放在建立封建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封建小农经济之上。加之清朝统治者还受传统汉文化“固土安民”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统治者的精力没有过多的放在海洋上。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当一次全面的海洋时代来临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根本无法意识到来自海洋的巨大威胁。在列强用火炮撬开中国的大门时,清朝的统治者却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战争,并没有制定积极有效的海防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建设与发展海防的良机,从而也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再度惨败埋下了种子。


  2.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海洋不再是国家间的阻隔。随着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古老的中国。在此之前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是“重防其出”,防御的对象主要是海上反动势力、海盗、倭寇等,海防的主要任务是以防内为主。随着西方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不断加剧对中国海疆的侵扰。这时的海防对象就转变为防御外国侵略者、海防任务就转变为防外为主,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海防政策。但由于鴉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的国力日趋衰弱和统治者受“重陆轻海”的传统海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清政府仍固守成规,只是在原有海防政策的基础上做出调整,由“重防其出”为主的政策转变为“重防其入”为主的政策。看似有所进步,但仍是一种“以禁为防”的海防政策和一种“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从而导致清政府忽视对海防的建设,使清朝初期建立起来的海防体系逐渐形成一种瘫痪的状态,形成了鸦片战争前中国海防的状态是有海无防、有防无力。


  (二)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海防政策的内容


  1.中国政府的海防政策由“重防其出”转变为“重防其入”


  清朝入关以后,为了尽快巩固其封建统治秩序,所以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内陆上,对海洋没有过多的关注。从而清政府的海防观念沿用了明代“重陆轻海”、防御为主的观念,因此清政府制定了以“重防其出”为核心的海防政策。首先,是海禁政策的实施。清廷最早颁布的禁海令是顺治十二年(1655年)颁布“严禁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③的旨令。顺治十三年(1656年)又令各沿海督抚“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或地方官查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④从清朝统治者颁布的旨令可以看出,清政府禁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把沿海地区与外界隔离开来,企图以此阻止外部势力的入侵。但是这样做实际上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仅损害了东南沿海地区老百姓“以渔业为生”的赖以生存的生计,给沿海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使得清王朝没有机会同外国的军事力量接触,变得目光短浅,一直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其次,清廷在执行海禁政策的同期,又下令沿海地区居民一律向内陆迁居三十至五十里,并在沿海修建炮台派军驻守,这就是“迁界”政策。尽管统治者做了准备,但是清朝前期的沿海局势是十分错综复杂的。一方面来看以郑氏集团为主的前明反清势力;另一方面来看西方殖民者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预示着西方殖民主义即将大规模入侵。


  鸦片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海防的防御对象不再是国内反动势力。于是清政府调整海防政策,从“重防其出”的海防政策开始转变为“重防其入”的海防政策,旨在防御渡海而来的西方侵略者。1840年7月,道光帝颁布旨令“申谕该将军督抚,分饬将牟,认真操练巡察,加意防堵,总当先事预筹,毋当临事掣肘。傥稍有疏懈,致令该夷等窜入内洋,蹂躏扰害,朕惟该将军督抚是问”。⑤道光帝下令北洋三省加强海防,北洋三省督抚不敢大意,察看本省沿海的形势,在各个主要海口设防。


  2.制定“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方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内陆大国,由此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基础。由于受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的制约,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重陆轻海”的海防观念,国人的海防意识极为淡薄。鸦片战争爆发后,朝堂上下大多数官员就“战”还是“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许多官员都主张实行防御政策。有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称号的林则徐在当时也是持这种观点,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他提出了“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⑥的海防战略。对林则徐这种“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了道光帝的赞赏。道光帝不久便以此晓谕沿海各督抚:“倘有架鹜情形,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之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僵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弃兵,奋击痛剿,使聚而歼旅,乃为上策”。⑦在鸦片战争时期,“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迅速成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基本战略指导方针。这样的海防站略方针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抵御的态度,完全放弃了海上防御,没有主动出击只是坐以待毙。制海权在近代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清政府的战略方针放弃了制海权。最后清政府也在“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中,饱尝了鸦片战争失败的苦果。


  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海防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纵观两次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制定的海防政策和海防战略方针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两次鸦片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客观的看待这一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制定的海防政策有其历史局限性。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切断了与世界的来往,从而无法接触到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理念。世界在改变,而中国还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我们再来分析战前敌我双方的形势,英国“船坚炮利”,造船技术、火炮技术和海军建设都强于中国;而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为了解决生产需要,早就止步不前。虽然中国有本土作战的优势,但是我们却低估了英军船炮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轻视英军的作战能力。同时,英军掌握了制海权,从根本上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中国只能追随英国的步伐。虽然英国“船坚炮利”,但究其根本是中国日益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抗衡。当资本主义浪潮席卷世界时,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作者:王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