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扎染”》教材内容拓展实践探索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62次
  • 评分4
  • 21
  • 0

陈雪芳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

作者简介:陈雪芳,女,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邮编:200240。

能否正确把握和利用教材,体现出—位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养。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研究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自我意识、自我转化和创造性构思的过程。我认为,教师既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天马行空地组织教学活动,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如何把握尺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悟性、自觉和敏感度,而这些又源自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教材内容深入的思考。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科书第4册第17课《漂亮的“扎染”》一课的教学中,我便对原有教材进行了拓展性的尝试。

《漂亮的“扎染”》一课的教学内容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出于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我特别关注这节课的内容,甚至产生了流连忘返的深厚情感。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扎染工艺,尝试利用简单材料(宣纸和彩色墨水),制作与扎染效果相似的染纸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教材内容重点介绍的是“折染”的印染方法,但是在经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后,我发现“折染”的印染方法与真正的“扎染”工艺有着较大区别。于是,我便试图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拓展,引入以“捆扎”为主的“扎染法”,以弥补这—缺憾,并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的尝试。

我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课时根据教材的提示和引导,重点介绍“折染法”,引导学生通过用宣纸折叠和印染,完成“扎染”作品。第二课时,则将“捆扎”的方法引入教学,期望尽量获得接近真实“扎染”艺术的效果,让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

第一课时:“折染法”

在第一课时“折染法”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折染”的方式进行创作。

(一)悬念一:“找一找”

我事先在教室里不太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扎染布。在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完一组精美的扎染图片后,我设置悬念:“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块扎染布,谁找到了?”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四处搜寻,终于把目光定格在一块写生桌布上。大家兴奋地指着这块布叫起来:“我找到了!在这里!在这里……”于是我微笑着把这块扎染布拿到了大伙儿面前,一边引导他们欣赏,一边介绍传统扎染工艺的基本原理与制作方法。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它是将布上的图案折叠、缝扎,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液渗透后,扎紧的部分染不到颜色或不能完全染色,于是就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图案。今天我们就用纸材替代布料,来模拟扎染的制作过程,制作—幅‘扎染’染纸作品!”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二)悬念二:“比一比”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扎染艺术的了解,我出示一幅扎染和蜡染的对比图(图1),请学生作比较:“看看哪幅作品是扎染?哪张作品是蜡染?谁来说一说,扎染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通过比较,一下子得出了结论:“蜡染布图案轮廓比较清晰,而扎染布因为采用了‘捆扎’工艺,其图案有奇妙的朦胧感。”

(三)悬念三:“试一试”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习制作步骤,从而发现不同折叠方法可形成不同的图案变化。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展示和教师的总结,发现了基本折法:米字折、田字折、川字折、井字折等;(图2)还有其他特殊的折法:辐射折、平行折、随意折、团揉折等。

接下来,为解决作品容易出现“印染不均匀”的教学难点,我先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尝试,他首先进行了两次三角对折,然后用毛笔点染。由于纸的多层折叠,作品打开后出现了印染不均的情况,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印出来。于是,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使印染效果更均匀?怎样使折叠的每—层都印染到?”在学生的一番思考交流之后,我进行了教学示范,这时,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观察得特别仔细。他们发现了一些很有用的小窍门,如:先在宣纸中间刷一些清水、纸的正反两面同时染色、手指可以轻压画面等。整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非常喜欢扎染这种民间艺术,作品效果也普遍比较好。这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课时:“扎染法”

在第二课时“扎染法”的教学中,通过认真预设和斟酌,我发现进行作业的宣纸在“折染”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如果是“扎染”,在“捆扎”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难点:宣纸经过折叠、捆扎,又进行印染,极易破损,因此,我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如何克服纸材容易破损的问题,并设计有创意的图案”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欣赏介绍扎染工艺的视频。学生发现了“捆扎”在扎染中的作用,都跃跃欲试。于是,我引导学生进入“纸变皱”和“扎小辫”两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发现更多捆扎的方法,同时解决纸材易破损的教学难点。

(一)游戏一:“纸变皱”

考虑到学生会因为担心把纸弄坏而扎得很松,不利于后面扎染图案效果的形成,还有的会出现因为担心把纸扎破,缩手缩脚不敢捆扎等情况。我想到,被捏皱的宣纸本身的弹性和张力大大地增加了,因而不容易破损,如果干脆把纸弄皱了再扎,学生反而能放松紧张的心态。于是,我设计了“纸变皱”这个游戏。

首先,我宣布游戏规则:“用创意的方法把纸捏皱,纸不能破损。”(图3)

然后我说:“你们想一想,怎么捏能让它变皱呢?请拿起一张宣纸试一试。可以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捏,但是要注意,游戏规则是纸不能被捏破。”

孩子们开始了尽情的尝试。(图4)他们打破了思维定势,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传统的作业都是在平整的纸上完成的。我还鼓励学生用各种创意的方法把纸捏皱。于是,他们有的把纸直接揉成一团,有的把纸横向反复折叠形成条状,有的将纸三角折叠后再把三个角进行捏皱,等等。(图5)这时,我让他们简短地交流一下。孩子们的想象力的确出人意料,有的孩子还将“折”和“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把纸捏皱。

(二)游戏二:“扎小辫”

由于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双手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皮筋又比较细,有的学生怎么也扎不出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创设了“扎小辫”这个游戏。“扎小辫”的游戏是对学生生活经验和记忆的唤醒。

“谁在家里是自己扎小辫的呀?”有几名女生自豪地举起了手。

“哦!你们真是好孩子!下面我们要给纸团扎几个小辫哦!

孩子们的好奇心又上来了,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

我请一名女生上来给大家演示。(图6)先把一张宣纸按一定的方向捏皱,然后用橡皮筋随意地扎上几个“小辫”。当我把这个奇隆的“家伙”举到空中时,大伙儿都乐了:“老师,这个好奇怪哦!是什么啊!哈哈!……”

我说:“别急哦,它还需要穿件花衣裳呢!”一边说着,我—边用毛笔点染的方法进行了染色。当我解下皮筋,慢慢展开纸团时,孩子们露出惊讶的表情:“哇!也是扎染哦!”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接着说:“用橡皮筋也能扎染出漂亮的作品,请看画面!”’然后课件出示各类捆扎方法和对应画面。(图7)

这两个游戏的结果还是比较成功的,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没有学生因为捆扎而造成宣纸的破损,而且,产生了许多我预设之外的不同的捆扎方法。这为最后作业呈现丰富多样的图案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图8、图9)

结语

两个课时的教学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许多精彩的扎染作品。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纷纷问我:“老师,还会有第三课时吗?”

我笑着说道:“你们这么喜欢扎染啊?”

学生回答:“老师,你不知道现在流行‘民族风’啊?”

这一次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让我既收获了很多惊喜,也有了深刻的感悟:用“心”的教学才是对学生、对教师成长真正有价值的。而用“心”的过程,是从钻研和开发教材开始的。

由于艺术学科的特点,我们美术教师不必为了完成美术教材上所有的内容而走马观花地去赶着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可以放慢脚步,把某一些值得挖掘的教材内容进—步拓展,正所谓深井之下必有更清澈的泉水。

如果梳理一下整套的上教版美术新教材,你会发现,其间有许多与民族艺术文化相关的内容。美术教材较以往更加关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人文内涵,教材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展现祖国民族文化的窗口,这让似乎正在远离民族文化的新时代的孩子们有了更多了解、亲近祖国灿烂文化的机会。如果你发现了这一点,那么,多一课时的停留是完全有意义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