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流派的儒学成因

  • 投稿醉上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96次
  • 评分4
  • 20
  • 0

管小丽 徐婷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00;2.吉首大学,吉首416000)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分析了儒学“八德”对传统武术流派的形成因素,认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中国历史主流文化——儒学精神的深刻影响。这对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意义。厘清儒学精神对传统武术流派的深刻影响,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其他项目,也有积极的迁移作用。

关键词:儒学 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7-0085-05

1 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上,儒家文化的地位是不言而明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其内涵的精神,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人文情怀、社会意识等各个层面。传统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长在传统文化浓厚的中华沃土之中,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人体运动文化样式。由于传统武术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地受到各种传统文化、地域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拳理、技术风格的流派。而儒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邃的精神,自然与传统武术流派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传统武术始于原始的格斗技能,最初与西方格斗技能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传统武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以口传身授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使其技术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加之传人的保留思想和宗法血缘制度下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导向,使得传人不愿或无法与其他流派交流融合,传人的遗忘或创新,或流派之间的借鉴吸收,使得传统武术的内容繁多而复杂,从而导致一些流派难以推广和发展。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武术的发展背离原本的轨道,尤其是一些缺乏理论记载、濒临灭绝的流派拳种,因此武术流派的文化涵养亟需挖掘整理,使其发展回归本真。本文研究儒学精神对众多传统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旨在探究传统武术流派中涵盖的儒学精神,这对重构传统武术流派的文化元素,及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意义。

2传统武术流派

武术概念的发展有其原因为:其一是武术自身的发展;其二是社会历史的原因;其三是认识能力的原因。并强调,认识武术概念时,决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还应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提到武术,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特色各异的众多流派。武术犹如大海,由许许多多的流派汇集而成。各个流派之间相互衍生、竞争、促进,形成了武术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其一是指拳理功法深奥精妙,其二是指其流派众多,犹如繁星闪烁,百家争鸣。武术流派是主要以技术体系不同加以区分,也有因人因地划分的,近似于学派,但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中尚掺杂了非以拳种特点异同的认为的总盘子因素。流派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而流派的发展和精进也推动着武术的发展和深化。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武术就有了流派之说。武术拳法分类可谓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所谈到的少林、武当、蛾眉、南拳四大派内部,有着许多支派,各武术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武术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中国武术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拳种及套路。武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

3 儒学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提到儒学,亦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人手,阐述儒学对传统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君”。“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尽己精神。(《尽心上》)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云:“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孝”是孝敬父母、敬重长者的优良美德。由孝敬自己的父母延伸到孝敬他人父母,由敬重自己的兄长推及到敬重他人的兄长。孝是仁的浓缩,主要表现在对家族长辈父兄。“天地之大德日生。”(《易经》)生生不息是宇宙的自然法则,也是道德原理,是儒家最主要的道德范畴“仁”的依据。仁者爱人,仁是由里及表、由亲到疏,由对人的爱到对自然万物的爱,作为儒家最主要的道德“仁”更是儒家学者追求的最高精神世界。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是敬爱长辈、尊重领导、服从安排的原则。《论语·学而》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是真是无妄、表里如一、诚实信用的忠诚。“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不仅有个人之间的朋友情谊,更有国家之间的民族大义;不仅有小范围的江湖道义,更有整个社会价值的公平正义。“义”是公正合理、合乎自然的准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地之间并不是说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存”。“和”是和睦协调、以和为贵的尺度。《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平是平治天下、太平安稳的追求。

儒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包含了儒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忠君爱国是儒士的民族主义要求,孝敬父母是儒士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仁者爱人是儒士大爱无疆的集中体现,敬老爱幼是儒士传承孝道的传统美德,诚实信用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合乎道义是儒士自我修养的方向路标,以和为贵是儒士追求的精神操守,平治天下是儒士实现价值的最终归宿。

4 基于儒学的传统武术流派成因解读

4.1儒学“忠君爱国、孝行天下”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4.1.1儒学“忠君爱国”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论语·里仁》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更多的强调内在,即尽己,就是将自己内在的道德本性推广于外,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立场,遵循自己内心善良的本性去对待外物。儒家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要求人们把个人的安身立命与天下兴亡、百姓福祉联系在一起。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儒家的积极人世的思想中,“忠”与“孝”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儒家强调“父母在,不远游”以对父母尽孝,而忠君爱国是实现治国平天下重要观念,在这样价值尺度下,传统武术亦表现出不同的拳理和风格。譬如岳家拳,拳理为:精气神为本,岳家拳以交手对敌为宗旨,以精气神为本,手眼身法步为根。攻防相兼,势势相承,结构严紧。低架束身,速落步跨,脚落手发,手脚并用,管步打人。要勇、灵、滑、稳。敌不动,己不动,敌动己先动,以动制动,先发制人。其特点:(1)虚实结合,一击必杀。岳家拳虽然动作简朴,简单便捷,步法上直来直往,但仍然讲究虚实;(2)步法独特,手法凶残。凡拳术无步法则不灵。俗语讲“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岳家拳的步法特点是脚踏中门,左右兼顾;(3)以气催力,内外兼修。岳家拳讲究气息调理,“气盈则力充”,练习时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帅形,以气催力,动作之间以吸气与吐气相结合。由于岳家拳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特点表现出刚健勇猛,手法凶残,无论从其背景还是文化精神,无不体现着岳家拳背后所体现的忠君爱国精神。以岳家拳为代表的外家拳注重外练筋骨、注重实战的特点。这种精神促使岳家拳、戚家拳等拳术在武术拳理技法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内容丰富,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4.1.2儒学“孝行天下”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孔子提出“仁者人也”,“仁”的实质是“人”,“仁道”即“人道”。“仁”的核心是爱人。(《尽心上》)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云:“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这种爱是阶梯式的爱。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就要求对父辈“严以辅慈、敬以致孝、承教继志”。由于中国特殊的血缘家庭生活方式,使得“孝道”成为儒家仁学的重要思想和主张,以及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君”。因此由“孝”引申的血缘家庭生活方式是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重要纽带,是先秦儒家构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根基。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在此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以攻防格斗为运动形式的武术。在生产落后通讯又不发达的原始封建社会中,多以部落或是家族为单位的生活方式,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家族内部形成“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思维模式或“门规”,这便为众多武术流派的形成埋下种子。其中,典型的家族流传的武术流派有以“门”命名的孙门拳、孔门拳、严门拳、熊门拳等拳种彰显特色各异的风格特点,还有以姓氏命名的蔡家拳、李家拳、岳家拳、戚家拳、蔡李佛拳、杨家短打以及陈、杨、武、孙、吴氏太极拳等,则更加鲜明的表现血缘家庭生活方式影响下不同武术流派的局部发展与传承,由于在儒家“孝”文化的熏陶下,个体的人生价值不是忠便是“孝”,“孝”是“忠”的浓缩,长辈有着绝对的权威性,而个人只能听之顺之从之。故传统武术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中以家族为单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武术以口传身授、全盘接受的方式传承,与此同时武术的发展受到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军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4.2儒学“仁者爱人、敬老爱幼”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4.2.1儒学“仁者爱人”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即仁道,仁道即人道。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遵守自然法则,追求自然家园便是人道,仁者爱人,从爱人到爱自然开始。《孟子-离娄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人不仅有个物质上的家园,更有一个心灵的归属地即精神家园,这便是“仁”。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人们修养的目标,是内在追求的精神世界。

“仁者爱人”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自然的借鉴,对自然的敬畏。例如以动物命名的龙拳、蛇拳、虎拳、豹拳等数十种拳种,以植物命名的梅花拳、百花拳、莲花拳等,以地名命名的少林拳、武当拳、蛾眉拳等,同时,拳术的动作名称多以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命名,比如野马分鬃、燕式平衡、金鸡独立、鲤鱼打挺等。这些无不体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借鉴。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拳法流传下来,又与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分不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应发扬孔子的“毋我”思想,超出人类自己的狭隘眼界,以开放的、宽容的、同情的胸怀接纳自然,避免唯我独尊,唯我独优的行为,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共立原则。这也是如此多的拳种流派流传至今形成风格迥异、技术自成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4.2.2儒学“敬老爱幼”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宣扬的尊老敬老,与宗法血缘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它是孝敬父母观念的直接引申,儒家讲亲亲、仁民、爱物,亲亲是仁民的基础,只有首先孝敬父母,才能将此爱亲之情推及于他人。《朱子语类》:“长长当如何?‘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这便是长长之道。”因此,尊敬老人,应该像尊敬自己父母一样,这便是宗法血缘关系的延伸。

成为血缘关系的衍生品的民间武术社团“以武术同好为纽带,以交流技艺为目的;传承武术的同时能够主动结合先进文化,促进武术新的流派的产生”。民间武术宗教结社成员虽不是血缘关系,但在教授和学习、切磋和比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师傅高居“父位”,犹如生身父母,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他们以“谈玄论道,贵乎择人”的原则选择徒弟,因为武术不仅要求达到强身健体,还有可能用于战争搏斗,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而武德要求“未曾习武先习德”,师父对徒弟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而徒弟居“子位”,要全盘接受师傅的技术和思想。师傅通过口传身授、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他所掌握的内容,由于信息不发达或民间的自发组织,传授方法一般根据经验自成体系。而明清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民间宗教和结社组织发展的鼎盛时期,再现了白莲教、罗教、黄天教、弘阳教、闻天教、圆顿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所派生衍变出来的各种教派,如:无为教、大乘教、混元教、龙天教、龙华教、收元教、清水教、长生教、自阳教、青莲教、圆教等。民间宗教结社组织注重追求武术的实用技击价值功能,这就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武术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拳种异彩纷呈,出现了红拳、梅花拳、八卦掌、洪拳等众多拳种。由于“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领会”(孙禄堂《拳意述真》),徒弟要通过心领神会、仔细揣摩方能领悟师傅朦胧、不断变化的技术动作。其结果,自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风格特点的武术流派。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4.3儒学“诚实信用、合乎道义”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4.3.1儒学“诚实信用”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认为天命有着不可侵犯的神圣同时体现着其本性,而它本性的显露即为“天道”,而敬畏“天道”和效法“天道”则是教化所得,是实现人的本性的重要途径。《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因实而真,人己不欺,实实在在,表里一致。他强调人应效法天地自然,遵循客观天道,按照人的本质去生活,使天然的德行化为自然的行为,即“真实无妄”。“信,诚也;诚,信也。”(《说文解字》)信作为对人的本性和存在的真实性的价值肯定,要求人们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和存在,即使言行和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想符合,因而被儒家提升为立人立国之本。诚实信用是人们为人处世的信条信仰,时刻铭记,无需想起。儒学的这种诚实信用的精神穿越几千年依旧备受推崇并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传统武术的武德更加强调真实无欺且各个流派拥有不同的信念和追求,从而使得武术技术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譬如武当派以得道成仙为信念,其武术技术是修身养性的外在表现,形成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技击与养生并重的特点,通过这种形体运动,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修道成仙的目的;而少林派以普度众生为信念,其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保卫寺院、参透禅机,形成其禅武—体、勇猛刚健、直线往来、内外合一的特点,从而达到外练筋骨、内修禅宗、宣扬善道、普度众生的目的;岳家拳则是以保家卫国为信仰,其练武是为了加大战场的杀伤力,因此形成其手法凶残、一击必杀的特点,为杀退敌人加大胜算,从而达到收复河山、保卫家国的目的。各流派虽同属武术,却由于信仰和目的的不同,其技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文化内涵。由此自然形成了技法鲜明、风格迥异的武术流派,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4.3.2儒学“合乎道义”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孟子·离娄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义,即人所要走的“正路”。而这个正路是通过修养通往精神世界的合理方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对“义”作出了很明确评价,即义大于生、舍生而取义,正确合理的精神追求已远远超出了生命的存在。合乎道义则可以变通。义不仅有个人之间的朋友情谊,更有国家之间的民族大义;不仅有小范围的江湖道义,更有整个社会价值的公平正义。而这些都是因为从团体、民族、社会出发,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处处合理的精神追求。从儒学“合乎道义”视角看传统武术流派,有从健身自卫出发的少林派,以防身自卫、健身养生为宗旨,形成禅武一体、勇猛刚健、直线往来、内外合一的特点;有从家族本位出发的太极拳,以家族利益为本,讲求“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原则,形成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进为退、虚实相间、借力化力的特点;有从民族大义出发的岳家拳、杨家枪、忠义社、义和团、精武体操馆等,皆以民族利益为重,形成手法凶残、注重技击实战,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以达到强健体魄、救国救民的目的,在其传授、练习和交叉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技法鲜明、风格迥异的武术流派,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4.4儒学“以和为贵、太平安稳”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4.4.1儒学“以和为贵”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孔子谈中庸。有两个基本观点“商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中庸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地之间并不是说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存。人只有以平等的心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去爱天地万物,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儒家的德性的智慧,它强调用人的德性,任人尚德,它实际上是在人际关系上的一个德性原则,叫“以和为贵”。孔子在论语里面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和为贵的思想,它的继承者,儒家思想发扬光大者孟子,又对其加以深化并明确,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和是求同存异,而不是完全统一。

儒学“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是求大同,存小异,同一互补从而发挥其整体功效。而儒学“以和为贵”的精神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华武术自然深受其影响,首推习武者对武德的要求,再就是不同的武术流派拳种内部的和谐统一及流派拳种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而不同的鲜明体现。譬如形意拳,古拳谱称为“心意拳”“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在现在的拳种划分中将其与太极拳、八卦掌合称为“内家拳”。形意拳以阴阳五行学说、道教、仿生学等理论作为拳理的理论依据,次拳理结合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规律创编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劈拳属金,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崩拳属木,似箭离弦,有射物之意;钻拳属水,形如闪电,曲中求直;炮拳属火,其形似炮,左右顾打,勇猛刚烈;横拳属土,似土之活,滋养万物,为五拳之母。根据相生关系: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根据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克关系研究出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钻拳破炮拳、炮拳破劈拳的攻防原理。这些攻防原理就像一个生物链,达到平衡协调的景象,相互助长又相互克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到和谐的局面。拳种流派拳理技击的内部和谐几乎是每一类拳种流派的共性,尤其是内家拳要求“内外三合”和“天人合一”。而不同流派之间的和谐发展却是本着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相互切磋的“以和为贵”的精神。例如太极拳虽各具特色,其共同的特点有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行如流水、迈如猫行、内外三合等,却同属一“宗”;虽同称太极,却“派中有派”。各式流派太极拳拳师或父子或师徒或同门,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同于本源又各有特色各成体系,求同存异,相互促进。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4.4.2儒学“太平安稳”视角传统武术流派成因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是儒士的精神追求和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途径。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愿,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在朝代的更替和国家的分分合合之中,人们都渴望一个太平安稳的世界,而作为儒家的知识分子都希望成为“治世之能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士”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儒学所追求的修身养性、平稳安静、修行自身来源于道家学派,又不同于道家学派,因为学道志在成仙,学儒志在成圣。儒学的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即成为圣人。中华武术自然深受其影响,首推习武者对武德的要求,再就是不同的武术流派拳种内部的和谐统一及流派拳种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而不同的鲜明体现。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武术流派便派生出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此亦为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术体系丰富、技术掌握难度大的因素之一。

5结语

从儒学“八德”视角剖析传统武术流派众多的成因中可以看出,众多武术流派得以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文化为重要导向。正是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精神指引下,才使得武术呈现出技法鲜明、纷繁复杂的流派,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这又造成了学习内容丰富、掌握难度大等问题。传统武术流派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儒学只是其形成因素的一部分,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文章就儒学的“八德”对武术流派的形成和影响作了简单的论述。值得关注的是,西方体育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中国武术却备受冷落,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武术流派濒临灭绝或已经失传,对传统武术流派众多成因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且追在眉睫,因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站在自身人文角度乃至国际视野的角度,我们都有责任承担起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武术的义务,并以此为契机,唤起国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加快落实实践行动。武术流派分久必合,融合是中华武术传承和弘扬的最终归宿,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条路必定漫长而曲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并不断对其注入新的活力,中华武术终将生生不息,绵延不断,走出国门,宣扬中华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