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17次
  • 评分4
  • 95
  • 0

肖克凡 董广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学习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相继产生,给行为主义在学习中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行为主义仍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注意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奖惩作为教育学习的主要手段;学习目标具体;运用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及不良行为等。

一、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习者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过程,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练习者需要系统反复的练习或者经验,才会发生行为上的变化。如标枪项目中,助跑与最后用力相结合是教学难点,教师通过教学讲解示范,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动作表象,通过大脑对动作进行回忆,学生对观察后的记忆内容反复进行练习,尽管在回忆的过程中可能并不完整和准确,但是学习的过程是正确的。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解示范→回忆→练习→回忆→练习→反馈→重复练习→实现目标。

1. 运动技能的定向阶段

学生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这个阶段是人的大脑对技术动作的认知探索和定向。学生通过对动作的讲解示范,机体接受刺激,在大脑中形成零散的行为记忆。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每个动作上的正确示范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对学生学习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表现某种技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2. 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

通过对技能的定向,学生可以掌握部分动作,并且能够简单的把各个环节的动作结合起来,形成连贯的动作。学生的神经逐渐处于分化状态,兴奋和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准确。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缓,动作准确性提高,多余动作逐渐消除。但是此阶段动作技能处于初步形成过程,对动作的结构和联系还会比较模糊,学生可以根据在大脑中已形成的动作表象去评价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3. 运动技能改进和完善阶段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学生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会更集中与精确,注意范围扩大,各个动作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大脑经过对刺激的反应和强化练习,动作之间彼此形成了稳定的联结线;学生经过不断的强化练习,在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定向阶段和初步形成阶段出现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基本完全消失;自我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表现

1.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运动技能学习中技术动作本身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技能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在定向阶段,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为学生学习技能提供刺激,传授技术动作要领;学生接受刺激,即技术动作的被接受者,教师对学生的刺激做出的反应进行评价、反馈和强化。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建立榜样行为,给学生提供指导,设计出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控制好课堂教学,不能任由学生自己的思想表现,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

2. 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不断地给予刺激强化,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达到形成一种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了保障,而且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增加;反之,如果让学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学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满地灰尘的场地和劣质的器械设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靠后天习得和经验产生,良好的环境中产生的刺激-反应更容易在学习过程得到强化,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避免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

3. 教学目标程序化

将教学目标分为若干个单元,再把单元分为若干个小步骤,学生每学完一个步骤,就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强化练习,然后进入到下一个步骤的学习。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后一目标是前一目标的深化和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只有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

4. 运用奖惩评价学习效果

在课堂学习中增加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刺激,学生会更加认真学习动作;反之,负强化表现为突出惩罚而忽略奖励。例如,在跨栏学习中,初学者可能由于自身心理因素对跨栏产生畏惧感,害怕受伤,不敢大胆地跨过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将栏架降低或者采取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勇敢跨越。并且每次成功后对他进行表扬,这种外部的刺激会使他逐渐消除心理恐惧,增加自信心。强化是产生技术动作的一个因素,对学习过程中的正强化刺激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力。

5. 重视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

行为塑造就是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机体做出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行为。例如,学习标枪最后用力前,教师不断地诱导学生模仿鞭打动作,类似挥动鞭子去鞭打某物,以此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标枪最后用力的技术动作。行为矫正是用消退的方式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错误动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夺得别人的注意而有哗众取宠的行为,如果其他人对他的行为不予理睬,那么他的行为会逐渐消退。

三、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运动技能学习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受教师或者同伴等外界因素的控制,学生接受刺激后在练习和模仿中尽量做出同样的动作,并且不断进行强化,经过大脑回忆,形成技术动作联结的过程中反复练习达到稳定的动作。

1. 小步子教学

把运动技能按逻辑关系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学生的学习动作技能必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习的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循序渐进地进行。小步子教学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

2. 积极反应原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是为了便于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行为来强化他们的学习。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很少有机会将学到的技术动作进行回忆、分析、比较。要改变这种灌输式的学习,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每一技术动作时,都让学生作出积极反应。通过学生的不断反馈,教师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 及时强化原则

当学生对技术动作作出反应后,教师及时根据反应进行评价,实现强化练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往往要化整为零,从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将技术动作分解若干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学习进行强化刺激,然后将若干部分逐渐形成联结,动作将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4. 自定步调原则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学生在以适宜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地强化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小结

在行为主义理论体系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环境的控制者,由他们创造情境,促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职责是设置情境,诱发学生达到要求,并且制止有悖于教育目的实现的行为。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应该互相合作,加强人际之间的互相合作和整体之间的互相依赖。但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其局限性,教学模式可能会有些古板、不灵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