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01次
  • 评分4
  • 59
  • 0

高竟玉

[摘要]当前大学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的激烈碰撞,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和无序,实用功利主义教育的流弊,“90后”学生自主意识的挑战。大学德育要走出困境,应从理念转化、内容整合、策略调整来实现优化,并从宏观表述范式向微观关注范式转化、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将生命关怀作为大学德育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德育德育困境生命关怀

[作者简介]高竞玉(1979-),女,重庆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深圳 51805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56-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任,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大学德育地位如此重要,却长期以来充满困惑、问题、压力和责难,面临着重要性和实效性的落差困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理性反思大学德育的困境和对策,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德育困境之分析

(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推进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凭借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传播媒介的实力,牢牢掌控文化和思想的话语权,消融了传统地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网络时代无孔不入的信息媒介将西方文明的精华与糟粕不加辨别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互联网营造的虚幻空间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沉溺其中,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困惑,文化和道德虚无主义乘虚而入,消融和瓦解了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的价值认同。有人将片面解读的马克思主义集体意识与西方哲学所强调的个体价值、平等理念对立起来,资本主义普世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观点大行其道,引发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怀疑,动摇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对传统大学德育产生巨大的冲击。西方社会思潮中一些消极观念,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庸俗化,客观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果。为此,大学德育应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批判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帮助学生抵御其消极影响,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气质。

(二)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和无序的困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灵活的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社会心态由封闭、僵化逐步走向开放、多元。传统大学德育赖以存在的政治对社会的约束力已逐步瓦解,个人主义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德育的集体主义原则,对以社会为本位的大学德育目标提出严峻挑战。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种种弊端使人们的不公平和相对剥夺感增强,焦虑、浮躁的社会心态普遍存在,大众精神信仰空虚,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逐步瓦解,新的价值体系尚在构建之中,价值标准缺位,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范和无序。大学德育淹没在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中,其功能日益边缘化。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老师传递的道德信条;另一方面,如何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相信和坚守一些恒定的价值真理,学会自我道德选择和创造,也是时代赋予大学德育的新命题。然而,传统以宣扬意识形态为主的灌输式、封闭式德育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方面都难以适应转型期对德育提出的要求,这也是当前大学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

(三)实用功利主义教育的弊端

在工业技术时代,以科学为基础的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用主义的生存态度使大学教育沦为谋生的工具,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外在的可度量性成为教育目标和衡量标准。如同中小学教育追求分数、成绩与名次等物化符号,大学为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的标准化人才,也以毕业生起薪和就业对口率为衡量教学水准的标准,教育演变为训练人的工具。特别是在占全国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工具性技术知识教育更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片面发展专业技能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道德教育。“重理轻文”的现象比比皆是,人文学科发展边缘化,包括德育在内的高校人文学科地位尴尬,处于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状态。生命关怀和德性教育缺失使学生陷于功利性的教育驱赶中,知识面狭窄,求学态度功利,精神发育空间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思想底蕴和远大的人生理想,难以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激情和活力,容易产生身心的疲惫感和宿命感,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中更易陷入孤立、无助的困境。从长远来看,忽略人文道德培养的实用功利主义教育无疑是短视且浅薄的,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充满情感关怀的德性滋养和教育,在引导青年学生构建自我精神世界、超越自身局限和现实物质世界的烦扰,追求生存之上的生活意义,获得人生圆满和幸福方面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新一代教育对象的挑战

讨论大学德育,必须关注受教育群体的特征。当前的学生群体均为“90后”,这是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社会风气日益开放,信息高度发达的新一代,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他们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的迅速崛起,大都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对未来有较高的成就期望,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主张,价值取向务实功利,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多元,普遍比他们的前一代更为早熟和有主见。反映在大学德育方面,“90后”不再盲从于权威授课或宣讲,或许因为中学“填鸭式”政治教学的叛逆心理,部分学生对大学德育惯性反感,进行着或明或暗的抵抗。凡此种种,倒逼大学德育就有效性不足展开反思。我们必须认识到长久以来,德育过多定位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在内容和目标设定上过分强调抽象的理论性,教育方式单一枯燥,这与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个人主体意识被唤醒,关注个人存在意义和价值的“90后”学生的需要相去甚远。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若接受主体对信息没有情感的认同和接纳,即被视为无效信息传递。比如,大学生为必修课学分需要(功利化目的)来到课堂听讲,却低头看闲书、带耳麦、玩手机等,“伪在场”现象大量存在即为佐证。所以,新时期的德育必须关注实实在在的“人”,只有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基础上,找到个人和社会需求的切合点,德育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否则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伪教育”。

二、大学德育困境之反思

(一)大学德育应从宏观表述范式向微观关注范式转化

大学德育是高校依据社会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的教育,本质上具有学科知识教育所没有的情感性、情景性和践行性。在权威主义的逻辑下,德育承担着转型期“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其基本理论的教学话语凸显一种不证自明、毋庸置疑的宏观表述范式,教师站在权威理论的制高点,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德育灌输和讲授,由于一元社会的强制性,不存在学生接不接受的问题。随着时代变迁,整个社会控制方式已由政治一强制型转向经济一梳理型,权威式的话语霸权被动摇,“目中无人”的灌输德育观,脱离实践的空洞说教,远离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都受到了挑战。要走出德育低效的困境,首先,转变德育的基本观念,要从传授道德的宏观表述范式向微观关注范式转化,将体验认知型心理结构设定为德育的基本心理模式,创设德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来促进德性的自我构建和超越。其次,在学校德育传播过程和机制的细部研究上下功夫,反复研究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期待视野,在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借鉴各国德育的成功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将凸显权威与规范的抽象理论变得丰满、亲切,贴合学生实际。最后,大学德育要突破“课堂是唯一阵地”的局限,积极拓展覆盖面,学校要根据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来探索新的组织建设模式,将德育工作拓展到在学生中影响广泛的社团组织、校内网络社区等领域,巧妙开展隐形德育工作。

(二)大学德育应坚持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

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年代,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社会道德标准的失范和无序使人们陷入各种利益和道德冲突之中。大学德育身处复杂的社会大环境,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既不能走灌输强制的老路,这对于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很难接受;也不能走放任自流的新路,这等于消解了教师的作用,放弃了学校的责任,最终将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学校德育应坚持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正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学生在不违背共同价值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简单把听话、顺从的学生视为好学生。事实上,现代社会不具备理性力量支配下的任何行为,都不具备道德意义。正如康德所说“道德是人为自身的立法”,它体现了人在实践中的一种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年代,人们面临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个体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是多元社会的第一要求。大学德育在坚持价值引导的前提下,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道德选择的权利。大学德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从而使学生依据自己的道德理性,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情境中,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

(三)将生命关怀作为大学德育的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疏离等种种现代文明社会病。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失范、观念变迁和多元文化冲突加剧了个体内心的困惑,大学生面对求学、就业、经济、爱情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陷入种种存在性的危机和焦虑,甚至引发极端的情绪和行为。大学德育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在知识性德育中融人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回归个性化和人性化,履行信仰关怀使命的必然选择。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面对物化文明和教育工具化滋生出的精神危机,大学德育必须从与生命脱节或相悖的僵化模式中解放出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帮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真正地提高学生生活激情和生命质量,让每一个学生身心愉快、适应良好、充满活力。以生命关怀作为大学德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大学德育不仅是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这也是德育的终极意义和真正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