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伏羲庙会音乐及传承

  • 投稿令狐
  • 更新时间2016-01-22
  • 阅读量753次
  • 评分4
  • 35
  • 0
 摘要:甘肃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通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举办伏羲庙会,是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伏羲文化精髓,使伏羲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关键词:伏羲庙 音乐 传承 
  甘肃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她那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伏羲庙会的举办奠定基础,并且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伏羲文化精髓,扩大独有文化魅力的传播。伏羲庙会作为伏羲文化的一种具体呈现形式,融合了文学、美学、音乐等各类艺术元素,使之感受文化之美。通过挖掘伏羲文化,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剖析和研究伏羲音乐文化元素,对伏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使该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本文将从地域、民俗、历史、信仰,以及庙会祭祀的形式等几方面来研究伏羲庙的文化现象。 
  伏羲祭祀大典如今在音乐、舞蹈和服饰方面都有所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几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从音乐方面看,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洋乐器,从而使的祭祀仪式更加的磅礴大气、震撼人心。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乐舞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使之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所使用明代的服装和道具经过人们重新的设计和制作,更加古朴、庄严和凝重,更能准确体现出明代祭祀的规模和盛况。 
  一、庙会祭祀活动中的音乐形式 
  天水伏羲庙会音乐是天水伏羲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承载形式,不仅能够如人们所祈愿的“接天连地”,“通神达意”,又能够给活动现场带来更多更好的欣赏价值,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华儿女因此而凝聚的高亢热情,传承中华始祖文化,进而更加重视了对伏羲庙会祭祀活动的举办。 
  (一)公祭仪式中的音乐 
  在公祭伏羲大典仪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宏伟壮观的是奏乐以及敬献花篮这两部分,所奏曲目最具代表性的有《祭祀曲》和《伏羲祭祀乐》。《祭祀曲》是由邹所创,该曲由三十二架古筝演奏,从调式上看采用了七声雅乐羽调式,开头节奏比较缓慢平稳,中间部分使用了三十二分音符,速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使乐曲达到了高潮,更加体现出公祭伏羲大典的宏伟壮观之情。《伏羲祭祀乐》是由作曲家薛文彦先生2000年所创,在作曲技法,演奏技术等方面表现出四平八稳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雅乐的基本特征。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整个伏羲祭祀礼仪过程中,所使用乐器的种类也可谓一应俱全,其中包括编钟、编磬、琴、瑟、箫、笛、笙、埙、二胡、阮、琵琶、钢琴、大提琴、唢呐、竖琴、贝司以及各种打击乐器等等。从这些乐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结合了中西艺术的特征,在祭祀音乐作品中引进了西洋乐器,在作品技法上也有西方的模式,最后形成了与当代文化特点相结合的并且具有现代化特点的祭祀音乐作品。 
  (二)民祭仪式中的音乐 
  民祭的春祭、秋祭虽然没有公祭那么宏伟壮观,但也有独特之处,更能显示出甘肃天水地区质朴、醇厚的民俗风情。两次祭祀议程基本相同,主要的祭祀议程有迎神、安神、出榜文、送神等,在演奏队伍中,包含的鼓吹乐器所用的主要乐器分布合理、规范。演奏乐器主要是高音唢呐,伴奏乐器有锣、鼓、镲、碰铃、木鱼。其中锣包括了立式锣鼓、大锣、中锣、小锣。鼓包括了大堂鼓、小堂鼓。镲包括:大、中、小镲。另外甘谷有名的羊皮鼓舞以及夹板舞在民祭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在民祭仪式中吹奏乐尤为突出。它包括以唢呐为吹奏乐器的1.“迎神”;2.“出榜文”;3.“送神”。其中迎神以《朝天子》和《织手巾》来作为迎神曲目;“出榜文”奏《小柳摇金》和《登殿曲》,以示庄重严肃。“送神”由唢呐吹奏《将军令》和《小开门》作为送神曲目。(明代送神乐曲由张鹏和胡缵宗分别撰写,曲谱至今已失传。) 
  二、伏羲庙会的传承发展及建议 
  文化要长远的流传,除了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之外,更需要人类后续的保护与传承。天水伏羲庙会从最初的承载古老民族的精神寄托逐渐达到繁荣昌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其逐渐走向了边缘化,频临淘汰的危机。当代伏羲祭祀被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迎来了伏羲文化的春天,在多舛的命运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特定的文化,有特定的涵养和风格。天水伏羲庙会文化从一个古老的民族走向了现代的文明,其步履是那样的厚实和沉重。庙会内容承载着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体现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程度和文化特色,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成就。 
  如何让天水伏羲庙会既有文化内涵,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伏羲庙会的发展能否承载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能否在所有祭祀活动中成为典范,进而形成不仅是天水的代表典范、中国的传统文化典范,更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文化亮点;如何让伏羲庙会文化既有文化内涵,又能产生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举办公祭伏羲大典,能够带动天水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品质的更高标准,把旅游与文化结合,把灵魂赋予活动中,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 
  天水伏羲庙会发展到了今天已经逐步受到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以及各国华侨的关注,但同时受到市场经济化的冲击,电脑、手机、电影(3D电影)、卡拉OK等众多高科技数字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大发展,信息渠道的便捷化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生活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传统的祭祀活动在很多人的心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时代的进步也影响了很多传承人流失外地或从事其他行业,使天水伏羲庙会的祭祀活动面临空前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机遇。 
  就目前来说,天水伏羲文化庙会的宣传还做的远远不够。不能否认其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如天水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主要客源地,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环节薄弱,旅游产品内容、形式单一等因素。伏羲庙会缺少民间懂礼、守义等真正使庙会活动具有文化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传承人的加入。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整合宣传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伏羲文化,参与、支持并投身到伏羲文化建设中来,为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应邀请一些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作家、文艺家,利用学术文章和文艺作品宣传伏羲文化,提升伏羲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文化的影响力、艺术的穿透力,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还应该抢抓甘肃省建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陇东南历史文化基地等机遇,打响“羲皇故里”品牌,规划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加大对伏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产业开发保护,力求主题更加突出、内涵更加深厚,艺术性、感染力更强。力求改变传统庙会只演秦腔剧的模式,迎合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吸纳与时俱进的娱乐形式,邀请各类民间艺人加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 
  文化要长远的流传下去,除了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之外,更需要人类后续的保护与传承。如何让伏羲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穆仁先.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2]刘书惠.从祭祀乐到雅乐——先秦儒家乐教传统的文化意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高有鹏.民间庙会[M].郑州:海燕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