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教活相遇问题教材返回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7-06-06
  • 阅读量706次
  • 评分4
  • 87
  • 0
相遇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相遇问题主要是针对两个不同的个体,在某个时间、地点产生相遇的情形,可以演化出多个不同的问题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抓住相遇问题的重点,通过强化训练将相应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

1.新课导入增加趣味性。新课导入前,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语言艺术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刚上课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的情景,请以两辆汽车为例,说一说两车行驶的方向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如果两车一直相对而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动下,不由自主地进入思考之中,解决问题的心理很迫切,此时,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新课讲解中:“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相遇的问题。”

2.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相遇类应用题对学生来讲是抽象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由课件演示两车相向而行至相遇,并在图上显示出题中的各种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线段图,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例如,教师在讲解“相向”“背向”“同向”的含义时可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明每分钟走50米。演示1: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运动,最后相遇;演示2:同时同地背向运动,最后相距;演示3:同时同地同向运动,最后相距。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后,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能把刚才两个人运动过程中的情景描述一下吗?”“这两个人是如何运动的?他们又有怎样的关系?”由学生概括相遇问题中“相向”“背向”“同向”等概念,加深对三种运动方式的理解。

3.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比如,教师可要求同桌之间相互配合,来演一演两位同学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这一过程。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演给同学们看,并在教师口令下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完整地表现相遇的过程。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弄懂了相遇问题的重点内容,“两人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所走路程之和等于总的路程”,等等。

4.开展解题训练,传授解题策略。在相遇类的题目中,往往涉及到多环节的行程,因此,在对学生展开解题训练的时候,首要环节就是教会学生仔细审题,理清题目中的运动关系,避免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

例题1,甲乙两个城市相距60千米,A骑自行车从甲城前往乙城,B步行从乙城前往甲城,A每小时比B快10千米,如果在3小时后两人相遇,那么A、B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相遇时A距离乙城还有多少距离?这是一个典型的相遇类问题,A、B两人相对前行,在路程的某一点相遇。已知两人走完全程的时间是3小时,因此两人速度之和是60÷3=20千米/时,由于A每小时比B快10千米,那么20-10=10千米/时就是两人速度相等的那一部分,B的速度为10÷2=5千米,时,A的速度为5+10=15千米,时。在相遇时A距离乙城的距离就是B前进的距离,因此为5×3=15千米。这种题目在审题的时候,需要理顺两个数量关系,一是3小时两人相遇,二是A比B每小时快10千米,就可以快速解答出题目。

有时相遇类题目中行动轨迹较为复杂,为了运动中的数量关系更加直观,可以采取图解法对题目所表述的内容进行变形,通过线段图示的方式将题目中的运动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题2,两个城市甲和乙相距66千米,A和B两个人均骑自行车,其中A从甲城到乙城,B从乙城到甲城,两人同时出发,两个小时后相遇,已知A的速度是B的1.2倍,则B的速度是多少?两人相遇在什么位置?

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数量关系画出具体的线段图示,将B的速度设为x,则A的速度可以表示为1.2x,然后以小时为单位,每个小时A、B两人前进的距离用线段表示,则可以得到四段线段,其中两段为1.2x,另外两段为x,加起来就是4.4x,即4.4x=66,得出x=15千米,时。两人相遇位置则可从B运动的距离得出,即2×15=30千米,即在距离乙城30千米的地方两人相遇。若是单从字面对A、B两人的运动关系进行分析,那么很可能出现错误。将其用线段图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则可以非常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两人的运动过程。

在相遇类的题目中,还有一类追击相遇问题,即某人从某地先出发,然后另外一人后出发去追赶先出发的那人,最后两人在某处相遇。对于这一类相遇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将列出的算式和题目进行对比,查看表义是否一致。

总之,相遇类问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比较常见,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化、形象化例子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解题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会加深对相遇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相遇问题的解答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怀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