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学届定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1
  • 阅读量6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为了证明经济水平较好的大学生中也存在贫困生,为修正贫困生届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从经济水平处于下、中、上的被试中筛选出理论意义上的贫困生,分为生存组、发展组、奢侈组,比较他们的心理与应付方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发展组和奢侈组贫困生与生存组虽在人际敏感、应付方式积分存在差异,P<0.05或P<0.01,但总体上心理症状均较突出,应对方式均趋于消极,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经济水平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问题。结论贫困生的产生还与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不顾现实的消费需求紧密相关,贫困生届定标准急需修正。


  【关键词】贫困生界定;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症状自评量表


  笔者认为贫困生的届定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条件的落差,贫困生应该有更广泛的来源和更科学的判断原理,其届定不能仅仅依据经济数据,经济水平中等和上等的群体中也可能存在贫困生,他们和以往意义上的贫困生同样存在突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简言之,大凡因经济条件无法满足现实消费需求而产生“贫困心理”并认同自己贫困的个体均可视为贫困生。基于这点,我们拟将贫困生分为3类:第一类:生存受阻型贫困生。主要是指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贫困生。各种经济来源尚不能维持其基本或正常的饮食所需,其经济层次处于下级。这类贫困生无力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或支付了学费生活费就成问题,相当于以往学者提出的贫困生。生活费和学费均无法保障的,相当于特困生。这种概念下的贫困生在其所处的下等经济层次的群体中比例理论上很大,除了具有明显的心理症状外,他们往往还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第二类:发展受阻型贫困生。这是指各类经济来源虽能保持个体基本的生存所需,但却无法满足个体更多培训等发展需要,其经济层次居中。如购买学习用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考研等。其需求意义在于:促进个体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或具有一技之长,或使学历高于他人以便增强个人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这些发展不能得到满足,个体同样会产生“贫困心理”,成为贫困生。这类贫困生在中等经济群体中的比例还是较大。第三类:奢侈受阻型贫困生。指追求高档消费受阻的个体,如一味追求名牌服装、时兴电子产品等,其消费需要具有明显的奢侈性,虽经济层次居上,但仍无法满足其超高的消费需求。这类个体基本没有体验过生存或发展上的经济困难,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其他群体富足,其奢侈消费要求受阻一样可产生“贫困心理”。这类贫困生在同一经济层次中比例仍然不少。


  后两类贫困生由于所处的经济水平较高,以往他们常被称为“经济富裕的大学生”,从未有学者将其列为贫困生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证实这两类贫困生的存在,说明贫困生的产生还与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不顾现实的消费需求紧密相关,贫困生届定标准急需修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临床医学本科大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0份。根据被试的经济水平,将全部问卷分为经济下等组266人、经济中等组390人和经济上等组314人,再从中进行再次筛选,将各组中认为经济水平无法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并认同自己贫困者挑出组成新组,依次命名为生存需求组246人(92.5%)、发展需求组225人(58.4%)、奢侈需求组100人(31.8%)。3组在性别、年龄等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此次调查问卷除了包含对个体经济水平和贫困处境的自评外,还运用了症状自评量表[1](SCL-90)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SCSQ)进行团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CL-90积分比较生存组人际敏感积分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3组在其他因子上并无显著差异,且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积分均较高。


  2.2SCSQ积分比较生存组和发展组积分均高于奢侈组,P<0.05或P<0.01,差异显著。生存组与发展组间无显著差异;3组积分总体上均偏低。


  3讨论


  本次研究3类贫困生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症状,和以往的研究[3-6]结果类似,这证实了经济水平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现象的推论,说明贫困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经济,更与个体对贫困的认识、现实消费需求紧密相关。3类贫困生仅仅在人际敏感上存在差异,这可能说明个体的经济基础不同影响了其交际行为,提示个体的经济层次是影响个体交际的重要因素。


  3类贫困生心理症状突出的同时也伴随着行为的消极,但奢侈组较之生存组和发展组更显消极,说明奢侈主义对个体的危害更大,可能导致个体出现财产方面的罪错行为。因此,这类贫困生是学校心理和思想教育的重点。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是为解决“贫困生问题”服务的。如不能全面的掌握贫困大学生的规模、类别、特点,必将影响贫困生问题甚至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大大影响贫困生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经济贫困的个体容易引发消极的心理、行为上的问题,但是,贫困并不一定对所有个体都能产生负面影响,个别贫困生[7-8]也体现出了一些传统的优良品质。


  而即使受到其负面影响的个体也不一定全部都会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往的贫困生界定方法[9]主要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即根据个体家庭收入、个体月开支等情况将经济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或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个体届定为贫困生,这些做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家庭收入的界定方法。即将年收入小于5000元者列为贫困生。具体数值的参照尚无统一标准,有些学者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为参照。该界定法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家庭年收入因各省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也相差巨大。就算是在同一个省,不同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也千差万别。是以生源所在的标准还是以学校所在地为准?均有不妥。例如个体在家庭所在地并不够列为贫困但以学校所在地为标准而列为贫困的,当地政府可能难给其贫困证明。②忽略个体的生活、学习等费用来源的多样性。部分贫困生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富足,但可从亲友处获得,如获得爷爷、外公等资助的,继承遗产者。不考虑这些因素,将使不少非贫困生也成为研究对象,这无疑大大削减了研究的可信度。③各地消费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深圳物价是成都的1~3倍,在成都一个家庭收入还不算贫困的学生到深圳的大学就读,难免不会成为贫困大学生。这种“突然”成为贫困生的个体其心理和行为和长期处于贫困的个体肯定存在差异,对贫困生的研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④忽略了个体家庭成员、人均等情况。如个体家庭年收入为2万,按以往的界定不可能列为贫困生,但其并非独生子女,其父母还要支付其他子女的学习、生活费用,甚至家庭成员中还有长年卧病在床的情况,家庭突然遭遇变故的,等等。由此严重削减了个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个体支出水平界定方法。指以个体月生活费高低为界定标准,一般将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列为贫困生。该方法的不足较家庭收入法大:①忽略了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是未考虑到女性消费的实际。现代的女大学生普遍追求外表的形象,减肥风气盛行,饮食也极为节减,这类大学生月消费自然要比男性大学生低许多。如将这种特例也列为研究对象,则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大打折扣。②个体的月消费情况的动态变化性。如个体刚到校时需要额外添置生活用品;季节交替时患上疾病,医疗费增加;还有个体的服装、英语四级报名费,等等,这些因素可使个体月生活费变得不稳定。而个体往往又不会把自己的消费情况一一记录,回答问卷时难免失于真实。③对月支出的概念混乱。如有的学者将月支出视为每月饮食费用,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也未能明确其所指,导致被调查者也出现概念混乱。这难免对研究结果造成重大误差。④各地消费水平差异的影响。如200元每月的生活费在一个小规模城市的大学就读或许已足够,而在一个经济活跃的大城市就读可能就远不够用了。


  第三,综合界定法。指将家庭年收入和个体月支出结合起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些特殊情况排除掉,如月支出200元以下但家庭年收入却大于1万元的或家庭年收入小于5000元而月支出大于300元的。但是,由于两个方法本身存在严重的不足,结合起来运用相互弥补的作用依然不能有完全避免自身不足。首先,若以家庭年收入5000元和月支出为200元为界线,那么家庭年收入4900元的个体与5100元的个体,以及月支出195元的个体和205元的个体,两者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以统计学的原理来说,二者差异并不明显,缺乏科学意义。其次是个体对家庭年收入的知情程度,对自己月支出的内涵,以及问卷设计不能排除被试对暴露自己隐私的担忧等,均会对贫困生的研究工作造成严重的误差。


  总之,对贫困生的界定不能单单依靠经济数字,结合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其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能力的落差非常必要。对贫困生的界定分类越科学合理全面,越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事半功倍地开展“贫困生”工作,对维护大学校园整体的和谐、健康也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阮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