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投稿刘嘉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67次
  • 评分4
  • 13
  • 0

李虹芬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本院甲乳科2011年7月~2012年2月87例行PICC置管患者带管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结果实施PICC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前后,对PICC并发症、病人带管时间、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小组工作模式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PICC导管 护理小组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38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留时间长(≤1年)、可避免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等优点。PICC作为乳腺癌化疗的最佳给药途径,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随着 PICC的广泛应用PICC的安全管理成为了护士重点关注的问题[2],为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2011年7月开始,科室成立PICC护理小组,对PICC置管行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6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8.0岁。选择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87例为观察组,进行置管、维护跟踪。其中男1例,女86例,均为乳腺癌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45岁。两组均选用三向瓣膜PICC,型号为4Fr,导管长度为60 cm。置管后均经X 线检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均行化疗6~8周期,每周期化疗1~8 d,每次化疗间歇期14~21 d,完成所有化疗历时4~6个月,患者间歇期均带管回家休养。

2方法

2.1成立PICC护理小组

为保证患者置管及带管安全,科室成立由护士长、2名专科护士(均取得PICC专科护士证书)组成的PICC护理小组,主要工作职责为置管前把关、置管后在院质量控制、带管回家随访、科室及院外维护护士培训。

2.2置管前评估

行PICC置管前,为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置管安全,要求置管前日患者行血常规、凝血全套检查,由2名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置管前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碘过敏史、置管前安全告知书签字、血管及皮肤评估,经2人共同评估后安排好置管时间。

2.3置管后质量控制

2.3.1科内护士培训为保证患者置管后安全,由2名专科护士对病房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PICC 适应证、禁忌证、置管后观察要点、记录方法、沟通技巧、PICC 常见并发症预防、原因及处理、PICC导管维护操作流程等。经过培训、护士长考核后,发放PICC维护资格证,必须在本科室工作1年且有资格证护士才能承担PICC的日常维护工作。

2.3.2治疗室白板上PICC带管患者醒目提示由专科护士在白板上记录在院带管患者置管7天内和出现并发症患者,用以提醒管床护士注意观察、巡视及健康教育,提醒专科护士进行积极干预和专科指导。

2.3.3在院带管质量控制将病分为2个片区,分别由2名专科护士每周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管床护士健康教育、PICC维护、登记、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出现三级及以上级静脉炎或高度怀疑静脉血栓应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联系血管外科医生会诊。

2.3.4健康教育科室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方法,小组成员将患者在自我维护中常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归纳,如:不按时更换贴膜、带管手臂提重物、抱小孩、频繁过度伸曲,睡眠时带管肢体受压等,提醒患者避免此类行为。向患者出示并发症相关图片,如:静脉炎、患肢水肿、皮肤过敏、贴膜松脱、导管脱出、导管回血、导管断裂等,提醒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处理。此外为保证医疗安全,在患者出院时与患者签订带管回家告知书,并要求患方签字。告知书存档直至拔管。将印有PICC护理小组的成员及联系方式的名片发与患者,方便及时联系、咨询。

2.4出院随访

由PICC护理小组负责建立规范的出院患者随访册,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上臂围、维护时间、带管侧肢体情况(如:红肿、渗液等)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及长期居住地附近有无正规医疗机构。随访登记建立后,由护理小组成员分工每周进行电话随访,详细询问患者目前状况及有无定时维护等,并进行登记,对出现不良现象的带管患者且不能及时来院处理患者进行每日电话跟踪随访,防止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带管回家患者的安全。

2.5建立维护网络

进行院外护士培训提高基层护理人员PICC维护技术是保证PICC安全留置的有效措施[3]。本科室45%病人为农村患者,由于交通、身体状况等原因,给带管患者PICC维护带来成本高、依从性差等不良影响。为保证不能及时来院患者的PICC规范维护,延长导管留置时间,PICC护理小组通过院外会诊、义诊、参与开办静脉治疗继续教育项目、赠送PICC规范维护视频及学习资料等方式培养基层医院及社区的PICC维护护理人员,并留下该维护护士电话号码方便患者联系。

2.6护理小组活动

每月PICC护理小组对科室带管出现并发症及意外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意外脱管(脱管长度≥5 cm)、三级以上静脉炎、静脉血栓事件进行RCA分析,并进行PDCA改进。

2.7评价方法实施PICC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后,对PICC并发症、病人带管时间、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

2.7.1PICC并发症及病人带管时间统计实施前后病人带管时间,PICC带管患者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例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2.7.2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调查从服务态度、置管技术、维护技术、维护流程、健康宣教五个维度来进行,每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5分为很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基本满意,2分为不太满意,1分为不满意。各维度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除以条目数,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为了便于维度间比较,将各条目分、维度分、总分换算为百分制[4]。两组患者在拔除PICC导管时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价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或主班护士来发放。发放及回收率均为100%。

2.8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2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3结果

3.1PICC小组成立后,带管患者的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并发症明显降低(见表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PICC小组成立后,提高了PICC置管置管患者的满意度(见表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PICC小组成立,延长了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小组成立前带管患者68例,平均使用时间(92±16.67)天,小组成立后87例置管患者,平均使用时间(102±24.98)天,t=-2.837,p=0.00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护理小组工作模式降低PICC置管及带管安全风险

具有专科水平的小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集体智慧,杜绝个人思维及行为局限,做好置管的前馈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置管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带管维护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护理人员存在维护差异,如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对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无菌概念等,从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5]。小组工作模式使PICC置管及维护同质化,提高导管留置过程中维护质量。出院后导管维护的便利性和质量成为影响导管使用安全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该维护网的维护点还局限在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覆盖面比较小,不能满足乡镇地区患者的需求[6],小组工作模式便于多种活动开展,有利于城乡一体的PICC护理网络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化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问题,避免部分并发症发生,延长使用时间。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增强PICC质量控制力量,有利于质量监控、健康教育更为深入广泛开展。

4.2护理小组工作模式运行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小组成立及运行,提高置管及维护质量,小组作业使患者感觉受重视程度增加,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提高,各类风险及告知明确,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带管患者维护依从性、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有效避免了有关PICC安全相关的投诉及纠纷发生。

5小结

小组工作在输液治疗护理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一致公认,许多著名的医疗机构都支持组建输液小组,因为它能更加有效地完成输液治疗并降低费用和减少并发症[7],本科室通过PICC小组成立提高PICC导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应用,提高昂贵的PICC导管的使用率、延长使用时间,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芙蓉.PICC在乳腺癌病人化疗期堵管的原因和再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85-86.

[2]谢佩珠.实施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狸的效果评价[J]. 现代医院,2012,12(9):78-80.

[3]杨艳英.乳腺癌病人化疗间隙期PICC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1,25(10):2702-2704.

[4]刘芳.医生、护士、患者对PICC 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4):259-260.

[5]沈柳.PICC带管病人维护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72-73.

[6]赵林芳.以我院为中心的导管维护网的建立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1-43.

[7]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 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