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48次
  • 评分4
  • 27
  • 0

詹雪乳 赵劲枝 宾建平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脾胃科,广东肇庆 5260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确诊为消化道息肉患者共计626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进行息肉切除手术,观察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性,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安全性。结果 腺瘤性息肉占最大比例,其次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最少,直径≥2.0 cm的消化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比例9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13枚一次性切除(99.30%);剩余5枚直径较大息肉分两次切除成功。治疗中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术后进行息肉标本活检均无癌变,随访6个月~3年,2例腺瘤性息肉复发,经二次切除后治愈。结论 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操作简单快捷、疗效确切、安全性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092-02

[作者简介] 詹雪乳(1976.8-),女,本科,广东潮州大,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镜和消化内科疾病。

消化道息肉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中腺瘤样息肉为癌前病变的一种,而非腺瘤样息肉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腺瘤样息肉,最终导致癌变,因此任何一种消化道息肉都具备切除的必要性[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创手术治疗在现今医疗环境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减小患者创伤范围的同时将疗效最大化,已经成为患者和医生共同追求的实现,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已经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其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2]。该研究入选2010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该院进行消化道息肉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进行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于该院确诊为消化道息肉患者共计626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经病理活检确诊,排除手术禁忌证后,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切除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共计626例,息肉718枚,其中男392例,女234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8.6)岁;其中食管息肉19例(24枚),胃息肉88例(132枚),大肠息肉519例(562枚);其中无蒂息肉119枚,亚蒂息肉369枚,有蒂息肉230枚;其中直径<0.5cm息肉98枚,直径在0.5~2cm之间的息肉450枚,直径>2cm的息肉170枚。

1.2方法

应用富士能400系列及奥林巴斯260系列电子胃镜及结肠镜,奥林巴斯高频电凝发生器PSD-20,圈套器,电热活检钳,内镜抓钳等。入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稀释液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前准备空腹8~12h,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患者或家属对手术风险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进行内镜检查寻找息肉,将息肉周围水分和其他分泌物吸净,将电流频率调整到15~25W进行高频电凝切除,进镜过程中发现0.5cm以下无蒂息肉立即进行钳除,根据发现息肉的不同大小、形态和蒂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针对直径<0.5cm的无蒂息肉应用热活检钳取活检后电凝灼除;针对直径>0.5cm而<2cm的有蒂息肉判断良恶性后进行直接高频电凝切除,组织送病理检验;针对无蒂息肉和余亚蒂息肉先暴露息肉,粘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后将息肉底部套入圈套器内收紧提起后进行高频电凝切除,切除息肉后检查出血情况,进行止血治疗。术后禁食1~2d,卧床休息,进食前3d为流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或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服用时间3~4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有无发热、腹痛等并发症,随诊6个月~3年。

1.3观察指标

①对不同直径息肉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分析;②对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③对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消化道息肉病理类型分析

针对不同大小的消化道息肉的病理类型进行分析,腺瘤性息肉占最大比例,其次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最少,直径≥2.0cm的消化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比例高达9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大小消化道息肉病理类型情况[n(%)]

2.2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入选626例患者共718枚息肉,其中713枚息肉一次性切除,比例高达99.30%;剩余5例直径较大息肉分两次切除成功。出现10例并发症,其中4例出现出血,应用金属钛夹钳止血;术后出现5例腹痛,给予黏膜保护剂后疼痛好转消失;1例出现肠穿孔,转外科行修补术,主要原因为年纪较大77岁,一次切除多枚息肉,过早进食;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术后进行息肉标本活检均无癌变,随访6个月~3年,2例腺瘤性息肉复发,经二次切除后治愈。

3讨论

消化道息肉为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而发生的病变,往往高发于胃、食管、大肠等部位[3],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其病变潜力与息肉大小、形态及病理类型直接相关,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达10%,直径>2cm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危险性增加到4.6倍,危险性较高。消化道息肉往往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内镜检查、钡餐造影以及其他疾病检查时意外发现,内镜成像较为清晰,能够直接观察息肉形态、大小、位置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对息肉的病理性质进行准确活检并进行治疗[4]。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检出率逐渐升高,鉴于消化道息肉容易出现出血或癌变,积极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恶性病变发生率,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息肉目前已经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临床医生能够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5],早期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能够降低癌变率达76%~90%,积极治疗息肉有利于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6]。

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这种方法临床应用时不需要进行麻醉操作,手术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对于多发息肉的切除可以分期进行,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短,一方面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为患者和家庭节约了医疗费用,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7-8]。高频电凝切除术具备诸多特色:应用细胞导电性,高频电流热效应进行切除,但对神经和肌肉并无明显刺激性,同时不会影响内脏形态功能;高频电具有切开波、凝固波和混合波,分别进行切开组织、凝固组织脱水等作用,作用电极小,肢体电极大,电流密度较高,能够有效切除息肉,同时防止出血等情况发生,具备较为稳定的安全性[9]。尽管安全性较高,临床操作时还要注意操作中的细致性:手术操作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对凝血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熟练掌握器械的操作方法,由较有经验的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操作前应反复调试并确认器械是否正常运作,参数选择是否正确无误;根据息肉具体形态、大小和性质选择适宜的切除方法[10];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禁食后进流食,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关注,突发并发症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入选近年来就诊于该院并确诊为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经病理活检确诊进行息肉切除手术,均进行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研究结果显示,共检出消化道息肉718枚,其中腺瘤性息肉占最大比例,其次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最少,直径≥2.0cm的消化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比例高达98.84%;718枚息肉中有713枚息肉一次性切除,剩余5枚直径较大息肉分两次切除成功。治疗中出现10例并发症,经对症处置后正在消失,术后进行息肉标本活检均无癌变。随访6个月~3年中有2例腺瘤性息肉复发,经二次切除后治愈。研究提示,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操作简单快捷、疗效确切、安全性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该研究结果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一致[11-12],但该研究存在样本含量小,随访时间短等缺点,临床尚需更大样本含量高质量临床研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林生.213例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探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2):102-103.

[2]刘万福,王长福,黄庆忠,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158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5):66-67.

[3]李艳梅,苏秉忠,马丽丽.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及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4):270-271.

[4]陈斋,孙巧玉,文丹,等.内镜下治疗248例消化道息肉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4):68-69.

[5]刘清,罗永胜,张燕,等.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11):603-604.

[6]王昌雄.以尼龙绳或金属夹钳夹基部在消化道巨大息肉切除中预防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1):771-772.

[7]吴文元.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920-1921.

[8]邹科文.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22):3442-3443.

[9]汪建军,王春城,唐宇菲.胆囊息肉样病变98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1949-1950.

[10]徐斌,黄玉凯,应克启.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62例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7-18.

[11]张威庆,李伟,赵卫东.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60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19):99-100.

[12]蔡旭华,李伟平.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22例体会[J].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19-23.

(收稿日期:20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