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95次
  • 评分4
  • 85
  • 0

孙 爽 赵丽波

黑龙江省医院老年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以供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参考。方法 将该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MMSE评分(14.12±3.45),SSS评分(21.45±5.63);治疗后MMSE评分(18.21±3.51),SSS评分(16.42±3.22)。实验组治疗前MMSE评分(14.33±3.29),SSS评分(21.72±5.25);治疗后MMSE评分(26.54±4.20),SSS评分(11.20±2.89)。与治疗前对比,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SS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SS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恢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奥拉西坦;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44-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存活患者常合并神经功能缺损,遗留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方向、语言等能力发生衰退或缺失,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1]。该研究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纳入该研究,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8.76±10.53)岁;体重54~86 kg,平均体重(64.27±11.45)kg;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54±0.76)个月;MMSE评分为13~23分,平均MMSE评分为(14.12±3.45)分;SSS评分为17~26分,平均SSS评分为(21.45±5.63)分;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大专以上14例、高中20例、初中24例、小学及小学以下22例。

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经急性期抢救后病情稳定,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制订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MMSE评分为13~23分。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或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帕金森病、意识障碍、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二次脑梗、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精神疾病家族史、酒精、药物滥用史、过敏性体质等患者[3]。

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就诊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活血、控制血压、血糖、降脂、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4]。

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商品名:欧兰同,规格:5mL:1g,国药准字H20060070)静脉注射,将奥拉西坦注射液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21 d为1个疗程[5]。疗程之间间隔7 d。

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MMSE量表、SSS量表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

1.3 评价指标

1.3.1 认知功能评价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MMSE量表包括时间定向、注意力、计算力、短期计算能力、地点定向、复述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进。参考患者的文化程度评价结果,文盲低于17分、小学文化低于20分、初中以上文化低于24分者认为存在认知障碍。其中MMSE评分13~23分者为轻度认知障碍;5~12分者为中度认知障碍;5分以下者为重度认知障碍。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价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SSS评分总分为45分,其中0~15分者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者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者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对比,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改善幅度明显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对比,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SS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SS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高血压、脑梗死、脑溢血、脑供血不足等脑部血管性疾病导致严重后遗症,发病初期表现为轻微认知障碍,常见注意力、执行力、语言、空间、记忆、学习能力的损害,之后逐渐发展至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脑血管病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今后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医疗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认知障碍较常见,早期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主,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可使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痴呆[6]。

奥拉西坦属于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一种新型的环γ-氨基丁酸衍生物,极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激活腺苷酸激酶,增加腺苷酸激酶对胆碱的亲和力,使磷酰胆碱、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增加,大脑中ATP/ADP比值得到明显的提高,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也大大增加[7]。同时可促进脑组织局部代谢,提高梗死部位脑组织对氧、葡萄糖的利用,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对缺氧性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并升高大脑海马区中影响学习功能的蛋白激酶C活性,从而提高记忆,改善思维,增强学习能力。奥拉西坦对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效果较好,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奥拉西坦不良反应较少见,以胃部不适、失眠为主,不良反应均轻微、短暂,一般不会影响治疗的进行。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由治疗前的(14.12±3.45)上升至(18.21±3.51),SSS评分由治疗前的(21.45±5.63)下降至(16.42±3.22)。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由治疗前的(14.33±3.29)上升至(26.54±4.20),SSS评分由治疗前的(21.72±5.25)下降至(11.20±2.89)。这一结果提示所有脑梗死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MMSE评分有所上升,SSS评分有所下降,常规治疗通过改善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症状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MMSE评分、SSS评分等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辅以奥拉西坦治疗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恢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小平,李艳平,徐丽君.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微栓子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00-1402.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42-147.

[3] 陈保红.天智颗粒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9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67-68.

[4] 高红安.尼麦角林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12-113.

[5] 华金宝.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脑认知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8(14):1200-1202.

[6] 史欣,韩颖,刘青蕊,等.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荟萃,2011,26(12):1040-1044.

[7] 林庆兰,叶美玲,林美丽,等.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6):556-558.

[8] 韩颖,刘青蕊,李来有,等.奥拉西坦对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6):845-848.

(收稿日期: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