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05次
  • 评分4
  • 96
  • 0

杨菊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妇幼保健院,云南德宏 679200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于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最后对这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0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10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对比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灌注疗法应用于临床诊治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传统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146-02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未能及时治疗急性盆腔炎或治疗不彻底而导致后期致炎因子盆腔腹膜和生殖器周边的细胞组织和结缔组织造成持续性损伤,从而出现慢性炎症的病症[1]。这在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女性腰腹部出现坠痛情形、白带无规律增多、月经紊乱且量大、不孕不育等[2]。一般情形下,女性患上慢性盆腔炎,因其容易反复发作而导致常规西医治疗周期长且临床效果不佳[3]。现对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一共收治慢性盆腔炎200例,在临床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过常规检查,确认200例患者皆具有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症状:①患者腹部出现坠痛感,已经开始影响日常活动和身体机能运作、白带无规律增多、月经紊乱且量大、不孕不育等;②患者的倒置梨形子宫体已经肿大,子宫韧带中有一部分或是大部分出现硬化,韧带变粗,手部在部位皮层处施力会出现刺痛感;③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子宫内部伴有回响且子宫处直肠已经向内凸出。将以上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年龄跨域为21~49岁,平均年龄为(30.8±3.9)岁,病程在4个月~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2.7)年;对照组100例患者年龄跨域为22~52岁,平均年龄为(31.9±4.3)岁,病程在3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5±3.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症方面差异不明显,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即静脉滴注。将400万单位的青霉素与25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均匀混合,对患者进行青霉素滴注治疗,2次/d。如果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或者是做皮试出现过敏性症状,则应采取另一种治疗方案,即每天进行一次头孢噻肟和甲硝唑混合药物的静脉滴注,其主要配方为:250 mL的生理盐水配加3 g的头孢噻肟和1 g剂量的甲硝唑;而后,将16万单位的大霉素与500 mL的普通医用葡萄糖进行均匀混合,对患者进行大霉素静脉滴注常规治疗,1次/d[4]。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盆腔灌注法进行治疗。①对患者施行麻醉手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定药物剂量。②将患者平置在床位上,对患者外阴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我院一般采用的较为普及且灭菌效果较好的医用药物,主要包含肥皂水、无菌盐水和苯扎溴铵溶液。③采用截石位方法进行手术取位。在床位边的托腿架上垫上中单,将患者的消退放置在托腿架上,用中单将患者小腿包裹起来。④将患者臀部移至床边,下置常规消毒铺巾,暴露会阴。⑤采用超声引导,初步诊查患部病症。观察患者会阴区是否有液性包块,输卵管内是否已经因为炎症而出现积脓现象,针对患者出现的这种临床病症,采取抽液的方式清理患处,使用药物氯化钠进行消毒。⑥注射药物。运用医用器材B超的超声造影成像性能,探测到患者液性暗区,将400万单位的青霉素通过12号穿刺针将其注入到患者液性暗区内,如果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同对照组一样,换取具有相同性能的消炎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3 g头孢噻肟和16万单位大霉素的混合溶液,注入液性暗区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其它异状[5-6]。

1.3疗效判定

根据下列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经妇产科B超检查后,指标正常且各种异状消失,药物停用后6个月内无复发迹象;患者妇产科B超检查后,指标基本已恢复正常,痛感降低且炎性病灶区显著变小,此种情形视为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是指患者的病症有所减轻,盆腔炎症病灶区有所减小;而无效是指患者各项病症没有明显减退的趋势或者是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形。

1.4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100例患者30例患者因西药治疗而康复,22例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治疗为18例,另30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中100例患者中因中西结合疗法痊愈有52例,26例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治疗20例,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00 %。两组对比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慢性盆腔炎症多发于20~40岁女性群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它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女性腰腹部出现坠痛情形、白带无规律增多、月经紊乱且量大等。女性患上慢性盆腔炎,甚至会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形,由此对女性患者的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为身体和心理带来双方面的压力。由于盆腔炎因其容易反复发作且病症顽固,难以一次性根除治疗。目前采用较多的方式为静脉注射治疗,使用的药物一般为青霉素、头孢噻肟和甲硝唑的混合药物以及大霉素。上述药物均属于抗生素类型,在用药时,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滴注前的皮试结果,对于青霉素过敏这,先使用250 mL的生理盐水配加3 g的头孢噻肟和1 g剂量的甲硝唑进行滴注治疗,而后再使用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进行效果巩固,药物配置方式为:将16万单位的大霉素和含量5%的500 mL葡萄糖进行均匀混合。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人体伤害较小且能够阻碍粘肽形成,起到灭杀细菌的作用;而庆大霉能够与阻止细菌合成蛋白质,起到抑制细菌生成的作用。不过相关资料研究表明[7],这两种药物都不宜过量使用,使用次数越多,患者身体的抗药性也会随之增强,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将远不如始初,并且,过量的使用还会可能破坏患者身体生理循环系统的平衡,给患者带来二次身体伤害。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盆腔灌注治疗法是一种对仪器条件和医疗技术要求不高的一种治疗方式,因而其使用方位较广,对于类似我院这种医疗条件不佳和周边环境较为艰苦的幼妇保健院而言,是一种福音。本次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中100例患者使用盆腔灌注法进行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手术取位采用截石位方法,充分暴露会阴,扩大手术视野。而后采用超声引导,注射药物,我院一般采用的是青霉素及头孢噻肟和大霉素的混合溶液,调剂好药物注入患者液性暗区内并保留。在本次的临床治疗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过程中,发现其会阴区有液性包块,3例患者的输卵管有部分积脓,采取抽液的方式对患处进行清理并使用药物氯化钠进行消毒后,继续进行盆腔灌注手术,术后,这5例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恢复情况也较为良好。整体而言,盆腔灌注治疗法是一种手术方式相对简单,较之于其它形式的手术方法对医疗器械依赖性较低的一种医疗手段。

本次临床试验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中10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全部治愈,且在6个月内没有复发迹象,19例医疗效果较为显著,13例临床疗效较好,视为有效,余下38例治疗无效,共计有效率为70.00%;至于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治疗有52例患者在接受盆腔灌注疗法医治后顺利康复,21例治疗效果显著,15例治疗效果为有效,余下2例为无效,共计有效率为98.00%。两组对比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盆腔灌注治疗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于医疗条件稍滞后,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医院而言,其术式简单易操作,对医疗器材的依赖性低,且方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邹珺.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8):257.

[2] 周燕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8):422,423.

[3] 陈国芳.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30):153-154.

[4] 马莉,孙琴.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175-176.

[5] 陈伟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4(1):194-195.

[6] 杨培莉.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60,62.

[7] 李广华.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89.

(收稿日期: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