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

  • 投稿馬总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87次
  • 评分4
  • 15
  • 0

董维晶

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皮肤科,辽宁辽阳111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60例入住我院诊断为丘疹性皮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独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细胞比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复方甘草酸苷片;利巴韦林;小儿丘疹性皮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24-02

临床上小儿丘疹性皮炎主要是指发生于手背、前臂等部位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数量较多且呈中心部密集,表现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可有轻度瘙痒,与小儿长期接触表面粗糙物品有关[1]。研究证实[2],小儿丘疹性皮炎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主要发病机制为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因此亦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皮肤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丘疹性皮炎可采用抗病毒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抗炎、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利巴韦林是临床最常用抗病毒药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即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60例入住我院诊断为丘疹性皮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手背、前臂、肘、足背有不同程度的多角形或圆形丘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瘙痒,部分患儿有低热。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3±2.1)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排除标准:体检或彩超检查发现肝脏、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1.2 研究方法

纳入本研究后所有患儿均完善血细胞分析、胸部X线等相关检查,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单独利巴韦林(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34,规格:0.25 g) 10 mg/(kg·d)+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治疗,1次/d,共7d。观察组患儿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注册号 BH20030184)口服,具体剂量为:小于4岁35~50 mg/(kg·d),大于4岁50~70 mg/(kg·d),分3次服用;同时联合利巴韦林(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34,规格:0.25g) 10 mg/(kg·d)治疗,1次/d,共7 d。

1.3 评价指标

对丘疹分布、严重程度、有无淋巴结肿大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其中丘疹分布0~3分分别为:无、双手十双膝、双上肢+双下肢、四肢+躯干;严重程度0~3分分别为:无、1~2 mm稀疏淡红丘疹、2~5 mm密集鲜红丘疹、>5 mm鲜红丘疹或红斑;淋巴结0~3分分别对应无、1个淋巴结肿大、2~3个淋巴结肿大、4个以上淋巴结肿大;瘙痒0~3分分别对应无、轻、中、重。

疗效评价[3]: ①治愈:4项评分总积分下降率≥90.0%;②显效:4项评分总积分下降率≥60.0%,<90.0%;③好转:4项评分总积分下降率≥20.0%,<60.0%;④无效:4项评分总积分下降率<20.0%,无改善甚至加重。总积分下降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采用治愈+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虽然小儿丘疹性皮炎被证实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但该类疾病的诊断常常排除HBsAg阳性。临床上小儿丘疹性皮炎多发生与2~9岁的儿童,其中以男性多见,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病程比较长,且其对抗组胺治疗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早期可表现为严重的皮疹扩散,患儿可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瘙痒,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3]。

本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60.0%。虽然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李彩凤等[4]将82例病儿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利巴韦林单独应用,治疗组(41例)给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发现治疗7 d时,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1%和8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4项评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7 d的皮疹分布、皮疹情况、淋巴结、瘙痒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支持本研究结果。

分析认为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其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生长,主要机制为进入病毒感染的细胞后磷酸化,进而与病毒合成所需的酶进行竞争性抑制,使细胞内鸟苷三磷酸降低,抑制病毒RNA和蛋白合成[5-6]。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甘草酸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T细胞及NK细胞的活化,同时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的分化[7];此外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例发现,治疗后两组患儿淋巴细胞比例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更明显。分析认为甘草酸昔可使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并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性肿胀和皮肤的过敏反应,再加上静滴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起效快,因此疗后7 d淋巴细胞下降效果好,皮疹消退速度快[8]。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海芝.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丘疹性皮炎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3): 34-35.

[2]Boyd JA, Hubbs JL, Kim DW, et al. Timing of local and distant failure in resected lung cancer: implications for reported rates of local failure[J]. J Thorac Oncol,2010,5(2):211-214.

[3]Miyashita N, Maruyama T, Kobayashi T, et a1.Community’acquired macrolide-resistant myco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patients more than 18 years of age[J].J Infect Chemother,201l,17(5):114-118.

[4]李彩凤.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丘疹性皮炎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110-111.

[5]盛浩.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4,10(2):96-97.

]6]谢国根. 慢性乙型肝炎中复方甘草酸苷片不同剂量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6(5):89-90.

[7]Dumke, R, von Baum H, Luck PC, et a1. Occurrence of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strains in Germany[J].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0,16(4):613-616.

[8]Rueth NM, Andrade RS. Is VATS lobectomy better: perioperatively, biologically and oncologically[J].Ann Thorac Surg, 2010,89(6):2107-2111.

(收稿日期: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