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的心理冲击波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201次
  • 评分4
  • 97
  • 0

杨昆

近段时间,股市行情连续震荡上涨,在各大券商的营业大厅里,老年股民又开始多了起来。他们炒股的热情完全不输年轻人,许多人把炒股当作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波涛汹涌的股市中,老人还需注意由情绪波动造成的身体损伤。

炒股炒出的悲剧

前不久的一天,我一位朋友年近70的老父亲突然晕倒在电脑前,幸好老伴及时发现并向120求救,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事后老人向大家说起导致其突然晕倒的原因,是在电脑上看到投入的股票竟然大跌,在为自己打错算盘买错股票而懊悔不已的时候突然感觉心慌胸闷,继而就晕倒过去。医生解释说这是心肌梗死,幸好抢救过来了,很多人则没他这么幸运而瞬间失去性命。据了解,朋友的父亲不仅沉迷网上炒股,坐在电脑前常半天不动身,还常熬至夜半三更,而且他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显然是这些潜在的疾病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诱发了心肌梗死。

而60多岁的刘大爷,则是在退休后开始炒股的。原本只想把炒股当成退休后的娱乐活动,但初尝甜头后,就越炒越大,并把自己毕生的积蓄全部投入了股市。没想到股市的震荡下行让他一下子亏了十多万元。由于受不了亏钱的精神刺激,他不仅满口胡话,还拿起菜刀要砍家人。家人拨打110将他送到医院急诊部;经诊断刘大爷竟然得了精神分裂症。

初夏的一天,70岁的赵老太和股友们兴冲冲地步入证券大厅。随着股市行情的涨落,她的情绪波动剧烈。10点左右,老人感到剧烈头痛,股友们急忙把她送回家。老人平时很少生病,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没有在意。下午3点左右,突然昏迷,家人急送她到医院抢救。急诊CT检查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出血,形成颅内血肿,出血量约有120毫升左右。由于出血迅猛,导致脑干功能严重损害,血压降到零,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大。经医生抢救,老太的病情虽然趋于平稳,但何时能康复还是未知数

炒股当心引发身心疾病

股市的剧烈震荡,不仅会让老年股民们丧失信心,而且还会带来诸多身心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一些人的精神崩溃。

股市行情瞬息万变,使股民经常处于紧急应变的氛围之中,因此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郁郁寡欢、幻觉妄想等不良心理。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会直接降低人的免疫力,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使人出现心悸胸闷、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过敏等一系列症状。心脏病人在紧张、恐惧的情况下或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有些股民在股市受挫折后,因输掉了自己辛勤积攒一生的血汗钱,或炒空了亲朋好友参股的份子钱,往往感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从而产生悔恨心理。这种悔恨通过压抑中枢神经,使全身新陈代谢处于抑制状态,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分泌量减少,肌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研究发现,股市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必然杂病丛生。

某些股民在炒股因暴涨若干倍而发了大财后,则大喜过望、手舞足蹈。而人在狂喜时,精神的亢奋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大脑大量充血,血压急骤升高,会给肌体造成难以承受的“重荷”,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因此发生脑血管意外,冠心病人因此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就像范进中举那样“乐极生悲”。

有的股民以赌博心理去炒股,或借贷、或变卖资产,或集中全家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可最后却是“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此时,在极度抑郁的心境状态下很容易自寻短见。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这天,美国股票投资者损失了5600亿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包括银行家贝特曼、建筑企业家兰伯特、投机商凯恩等数以千计的人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几十万股民也是忧心如焚,到各大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就医的骤增,精神病院一时人满为患。美国《纽约时报》幽默地写道:“黑色星期一”使美国人多消费了几吨药

心态平和最重要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怎么样,对于判断他是否适合炒股非常重要。有的人心理素质好,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样的人不仅炒股可以,其他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不错;有的人心理素质不是很过硬,小风小浪无所谓,但风险稍大一些之后就难以承受,这样的人炒股要适可而止,不能涉足太深;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稍微赚一点就高兴得不行,稍微亏一点就急火攻心,这样的人千万不要炒股,否则不是“乐死”就是“气死”。

所以,在股市能否有益于健康,关键在于“心态”。怎样建立一个乐观向上的好心态,我的体会是要忌一个“炒”字,重一个“玩”字。“炒”的心态在股市里表现为过分看重财富,急功近利,期望值和盈利率定得太高,短线操作,频繁进出,幻想着短期暴富。往往是赚了就欢天喜地,亏了就情绪低落,破坏了心态的平衡,不利于身心健康。

而“玩”的心态就不同了,脑子里有风险意识,来股市是为了消除寂寞,欢度晚年的,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投入的资金不多,是用一些剩余的闲置资金,操作上不满仓。投资品种不单一,以分散风险。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适度。

坚持中长线投资,不参与短线,不能因为玩股而影响健身、社交、旅游与其他爱好。玩股应重学习,轻盈亏。股市里没有常胜将军,盈了想到有亏的时候,亏了“套”了争取解套的机会,尽量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把盈看成是学习的进步,学习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亏”看成是向社会投资交的学费,学习效果有待提高,注意总结教训。

当然,健康重要,财富也不可缺。玩股可以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要重视股市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注意总结盈亏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玩股水平。

心理脆弱的老人不宜炒股

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并非人人都能投入“风险莫测”的股市中去的。有以下三种情况的老人最好不要炒股:

首先,“股市就像过山车,玩的就是心跳!”身体不好的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心梗、糖尿病的老人,由于长时间面对压力,加之交易大厅里空气污浊,憋尿禁水,饮食没有保证,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更容易在炒股时发生意外,甚至发生猝死的危险。

其次,个性偏激,自我评价过高,或缺乏自信,无主见抱着投机动机的老人也不宜炒股。在股市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老人根本就不会使用大厅里的交易系统,而是让他人帮助交易,这样做一是容易造成自己的密码泄露给他人,乃至上当受骗。另外刚愎自用或盲目跟风,最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或突发性的身心疾病。轻者怨天尤人,长吁短叹,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失眠忧郁,神思恍惚,股票的升跌不仅牵动着老人的“腰包”,更牵动着他们脆弱的健康和神经。

第三,没有“闲钱”的老人不宜炒股。股市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一旦股市波动,急着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割肉”就亏损,或对大盘的调整缺乏后续的资金从而导致该赚的钱没有赚到,乃至加大亏损。因为这些资金都是关乎老人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身家性命,投资不慎很容易导致夫妻反目,儿女抱怨,甚至家庭破裂。

家庭条件许可,身体良好的老人,入市前只要摆正心态,做到“知己知彼”,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所谓“知己”,是指必须了解自己或家庭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知彼”,就是要具备理财的基本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经济效益”,还能得到“健康效益”。如炒股要用脑:了解公司,研究个股,捕捉热点,你在了解和分析方方面面的信息时,都可以“健脑”,还会驱除老人的孤独感;同时,炒股时手指要经常在电脑键盘上运作,既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也激活了手对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

(编辑/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