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优化方案对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效果分析

  • 投稿路人
  • 更新时间2015-09-09
  • 阅读量843次
  • 评分4
  • 60
  • 0

吴月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优化方案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残障或缺陷功能评分(NIHSS)及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风后确诊为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及BI,NIHSS,FI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I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综合康复;中风;尿失禁;膀胱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86

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临床病症[1]。尿失禁除了增加患者感染率外还影响患者社交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对于中风后尿失禁的康复治疗,目前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但由于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疗效评价标准各异,因此患者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别[3]。综合康复优化方案是将中西医治疗进行有机结合的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运动神经功能。我们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康复优化护理方案,患者康复效果理想,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22~58岁,平均(36.8±4.9)岁。患者入院时间为5~48 d,平均(39.8±12.5)d。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中风,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尿失禁。(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心、肺、脑等器官疾病的患者。(2)生命体征不稳定,肌张力增高、意识模糊、语言障碍患者。(3)有严重肾结石、肾积水、肾功能损伤患者。(4)排尿过程中存在神经反射功能亢进的患者。(5)已经进行过尿道括约肌切开手术或膀胱造瘘手术的患者。(6)存在严重感染或具有膀胱肌肉损伤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家属

对其进行腹部及腰部按摩,每天1次,每次时间30 min。此外,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以提高关节活动性、随意性及协调性。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将双手放于膝部及髋关节位置,同时用力推向对侧,让患侧骨盆扭转,并让患肢倒向健侧,保持肩部位置平衡。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推拿、针灸治疗。(1)推拿治疗。在患者肩关节部位采用揉法,在肩关节、前臂、上臂、腕部采用滚法,搓肩部、揉指关节,同时在按摩过程配合肩部、腕部、肘部、膝部、踝部等各个关节进行推拿、运动,每天按摩1次,每次30 min,持续坚持1个月。(2)针灸。采用75%乙醇消毒的毫针进行针刺,膀胱俞、肾俞、八髎穴为直刺,中极、水道、关元等3个穴位为斜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让针感到达会阴部及下腰部时,同时让患者下腰部出现收缩感或尿意感。每10 min捻针1次,留针时间为30 min。膀胱俞、肾俞、八髎穴等穴位采用全能脉冲电疗仪(型号为KWD-808I型)进行电针疗法治疗,膀胱俞与肾俞等穴位与正极进行交替治疗,负极与八髎穴连接,选取患者耐受的程度。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天进行1次,4周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 d。

1.3评价指标(1)膀胱功能。采用尿流动力学测量患者膀胱容量、24 h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2)由同一神经专科专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残障或缺陷功能(NIHSS)及功能独立性(FIM)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膀胱功能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临床病症。中风后尿失禁发病率较高,中风后1周内尿失禁的发病率为60%,中风后7~10 d尿失禁发病率为40%[4]。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中风后尿失禁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尿失禁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会阴部湿疹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尿失禁还影响患者社交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使患者缺乏自信,甚至消极悲观,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

在以往的研究中,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案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6]。本研究将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应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有效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和储尿量。中医治疗患者尿失禁主要以针灸治疗为主,对患者针刺膀胱俞、肾俞、八髎穴等穴位,会阴及肾俞穴均位于膀胱的经脉上,通常对这两个穴位进行针刺能起到固本培元、通利小便、扶正培元、调节膀胱的功效,同时配合电刺激神经能将纤维性反射兴奋传递至高级神经中枢中,引起尿中枢冲动,从而刺激括约肌及逼尿肌,促使二者完成整个排尿过程[7]。通过电针针刺俞募穴并采用接近人体的生物电流刺激穴位进行治疗,电流持续刺激尿道括约肌,能提高肌肉张力,有助于尿道收缩,从而增强排尿功能[8]。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24 h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及储尿尿量,减少患者排尿次数,有利于患者预后。此外,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康复疗法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而达到改善膀胱功能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月意,林长青,李米雪,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J].河北中医,2011,33(3):409-410.

[2]潘穆之,易晓净,李园.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2):65-66.

[3]曹香花,黄其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76-1378.

[4]龚劲松,龚未池.饮水计划及排尿功能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4):49-52.

[5]王元姣,林坚,娄玲娣.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2):132-134.

[6]冯仕娜.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663-668.

[7]张秀,张小庄,郑毅春,等.健康教育对尿失禁妇女的护理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117-119.

[8]黄艾,许少英,冼志莲.行为训练对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8):363-364.

(收稿日期:2013-10-10)

(本文编辑 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