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的作用研究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68次
  • 评分4
  • 87
  • 0

敬 杰

郑州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对急腹症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50例急腹症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急腹症患者的急救过程中结合急诊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急腹症;急诊护理;并发症;预防效果;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00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腹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是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1]。该病起病迅速、病情复杂、变化多、进展快,并且发病部位涉及盆腔、腹腔等多个脏器器官,如不进行及时救治,极易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2]。因此,如何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救治,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成为临床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在急腹症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50例急腹症患者,男患者63例,女患者87例,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8±4.76)岁,其中85例为外科急腹症患者(31例胆结石、15例胆囊炎、14例阑尾炎、6例腹膜炎、10例泌尿系统结石、8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52例为内科急腹症,13例为妇科急腹症(4例宫外孕,7例急性盆腔炎,2例流产导致大出血)轻重疼痛。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实验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43例平均年龄为(41.93±4.15)岁;外科急腹症患者43例,内科急腹症患者2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6例。对照组实验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44例,平均年龄为(42.65±4.33)岁;外科急腹症患者44例,内科急腹症患者2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5例。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措施 对照组组患者住院后实施常规急救措施。①加强生命体征观察,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设备检测血压和脉搏改变。②观察患者意识改变:急腹症患者可能发生休克,早期呈兴奋状态,以后逐渐转为抑制,甚至昏迷。③加强末梢循环观察:注意查看患者体温、肤色,唇、面部、指端血运状况,一旦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及时实施抢救措施。④并发症预防:及时判断患者有无出现休克体征,一旦出现,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遵医嘱补充电解质、血容量等,纠正体液紊乱状态,同时应用抗休克药物,肾上腺素为首选;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给患者呼吸支持,并使用扩血管等药物。

1.2.2 实验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措施。①加强临床观察:患者就诊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疼痛时间,检查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有无出现腹膜刺激征,观察患者步态、面容、姿势,测量血压、脉搏,查看有无休克体征,若就诊人员过多,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合理安排。②紧急实施急救护理:给患者取合适体位,未发生休克者取半卧位,抬高床头40°,休克患者取休克体位;迅速建立静脉液路,遵医嘱用药;给患者高流量吸氧,严重呼吸困难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严格遵循四禁原则:禁饮食、禁用止痛药物、禁灌肠、禁用泻药以免掩盖病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胃肠减压;对于需要辅助检查患者,及时留取标本送去化检。③做好分诊工作:根据患者病情、病史,配合内、外、妇科疾病特点进行准确分诊。外科急腹症患者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明确,如阑尾炎疼痛部位一般为右下腹、胆石症为阵发性绞痛等,并常伴随腹膜刺激征、休克体征;妇科患者常有白带异常、阴道出血,发病部位在小腹盆腔处,主要见于急性盆腔炎和宫外孕破裂,并且均有相应病史和妇科疾病伴随症状。内科急腹症患者疼痛部位不易定位,压痛点不明确,腹肌相对柔软,并且疼痛发生前有腹泻、发热、心悸等先兆症状,常见于急性心梗、胃肠炎、过敏、膈胸膜炎等疾病。诊断时,可结合辅助检查如心电图、B超进行诊断。④加强心理护理:面对突发疾病,多数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心理,又加之疼痛刺激,疾病需要长时间确诊,患者负面情绪相对较重,部分老年内科疾患患者由于长期治疗,悲观心理较为强烈,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严重救治效果。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沟通工作,安慰患者,使其放松紧张情绪,利用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患者疼痛。⑤做好护理记录:对患者病情变化、治疗用药等做好详细记录,并标注对应时间,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必要时还可充当法律依据。

1.3 效果评价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根据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其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通过指导患者填写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服务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全部数据录入软件包,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χ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用t检验进行数据计量。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急腹症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急性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由于腹痛涉及多个组织器官,并且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又加之剧烈腹痛刺激、呕吐、失血等伴随症状,极易发生休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4]。该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存有较大差异,因此给予该病正确诊断和适宜护理措施尤为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很少应用大型医疗设备辅助诊断,在评估中,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不能进行准确、及时的回答,这些都给疾病判断造成困难,从而延长治疗时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6]。尽管目前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临床上仍有10%急腹症患者出现诊断错误,从而给患者抢救造成阻碍,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甚至死亡,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7]。因此,给予准确、及时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在本研究中,在实验组患者急救护理中实施急诊护理,强化急救措施,接诊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根据相应临床表现和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8]。患者病情稳定后,结合内、外、妇科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准确分诊,然后送往相应科室进行治疗。该种护理方案程序化、全面化,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根据目前急诊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的现状,我科加强抢救记录管理,使整个护理抢救过程一目了然,这不但可以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必要时还可充当法律依据,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3.33%,符合陈群芬,徐金萍等[9]研究,这充分体现了该种护理方式的有效性,但也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强化急救观念,丰富专科知识,熟悉疾病特点,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给予解决方案,从而使患者得到有效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10]。另外,通过合理救治,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节省了医疗资源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这对于缓解紧张护患关系也有重大意义。

综上,在急腹症患者的急救过程中结合急诊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士芳.287 例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47(2):101-102.

[2] 李存兰.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分析与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l,3(19):185.

[3] 张成蓉.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1,23(17):122-123.

[4] 李焕.21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12):120-121.

[5] 张书丽,雷丽芳.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17):123-124.

[6] 刘黎.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500 例[J].内科杂志,2010,29( 22) : 71-72.

[7] 王得坤,谢钢.院前急救管理与应急预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5.

[8] 郑俊伟.50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外科杂志,2009,15(6) : 116-117.

[9] 陈群芬,徐金萍.外科急腹症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0):453-454.

[10] 刘友玲,陈秋霞.妇科急腹症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 : 214 -215.

(收稿日期: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