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 投稿明月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52次
  • 评分4
  • 33
  • 0

王延国 王跃涛

新宾满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抚顺 113206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9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且严格禁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80 mL/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GGT等指标分别为(60.54±52.45)、(76.97±42.53)、(17.35±16.31)、(165.13±18.98);对照组治疗后ALT、AST、TBIL、GGT等指标分别为(123.23±45.63)、(171.45±56.37)、(15.67±15.63)、(287.13±46.56),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为84.78%,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复方甘草酸苷;酒精性肝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098-02

[作者简介] 王延国(1973-),男,满族,本科,辽宁抚顺新宾县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酒精性饮品的消费也逐步提高,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复方甘草酸苷含甘草酸、半胱氨酸的甘草酸铵盐,具有抗炎效果好,保护肝细胞和调节免疫的作用。该院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4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对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9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47.4±11.2)岁,病程为1~12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2例,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48.1±10.5)岁,病程为2~11年,90例患者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2001年7月制订)[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天冬氨酸钾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598)、还原型谷胱甘肽(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398)、氨基酸类药物及维生素治疗,并严格禁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静滴,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症状情况。

1.3观察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AST、ALT、TBIL、GGT降至正常范围,肝脾无变化或回缩。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脾肿大且无明显变化,肝功能指标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较治疗前下降50%。无效:症状无改善,病情加重或肝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且严格禁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变,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中毒性肝损伤,主要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最初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继而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炎,最终引发肝硬化[3]。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主要来源于乙醇和乙醛的毒性作用。患者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及其衍生物乙醛可造成肝细胞反复出现脂肪变形、坏死和再生,从而引发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纤维化。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能对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造成干扰,乙醇及乙醛被氧化时,大量的还原型辅酶I产生,一方面使脂肪的合成得到促进,另一方面对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产生抑制,从而形成脂肪肝[4]。

酒精性肝病在当前的研究中,并不能完全明确其发病的机制,但可能和以下因素具有相关性:①缺乏营养或者营养不良。大部分长期饮酒的人并不能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于饮食结构,因此,这一类人常常会缺乏蛋白质与维生素,或者缺乏其他的微量营养物质,使得肝细胞的功能性受到酒精的毒性作用影响而下降;②酒精对于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在肝细胞浆内经的ADH作用中乙醇就会形成乙醛,而乙醛能够和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相结合,从而使得细胞内不同物质的代谢与细胞膜具有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使得肝细胞损伤;③病毒因素。长期饮酒的人对于HCV与HBV的易感性会增加,而乙醇又会促进HCV与HBV在长期饮酒者体内发生复制作用;④免疫因素。乙醛蛋白加合物与酒精透明小体、肝细胞膜上面的一些抗原体能够激发出细胞介导中的免疫反应,使得炎性细胞浸润在肝组织当中,从而使得免疫病例发生损伤[5-6]。

该组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且严格禁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7]。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最后统计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GGT等指标分别为(60.54±52.45)、(76.97±42.53)、(17.35±16.31)、(165.13±18.98);对照组治疗后ALT、AST、TBIL、GGT等指标分别为(123.23±45.63)、(171.45±56.37)、(15.67±15.63)、(287.13±46.56);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为84.78%,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类激素样和抗炎作用,可使前列腺素E2的形成和磷脂酶A活性得到抑制,保护肝细胞膜。复方甘草酸苷还可使类固醇在肝内失活过程得到抑制,从而使类固醇的代谢速度降低,增强其作用。该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血钾降低及血压升高,两组用药均较安全。说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厉有名,范建高,王炳元,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J].现代医药卫生,2011,4(6):266-267.

[2]周丽英.复方甘草酸苷及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108-109.

[3]张明发,沈雅琴.甘草酸治疗肝病的临床再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1,21(2):182-183.

[4]何世聪.甘草酸二胺佐治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46例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12,4(3):288-289.

[5]金璋,陈增边,曹辉,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10(3):634-635.

[6]袁索红,周红兵,刘杨.丹参冻干针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7(4):234-235.

[7]孟巍,余良主,王利.复方甘草酸苷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3,35(12):1116-1118.

(收稿日期: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