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 投稿张师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225次
  • 评分4
  • 29
  • 0

邹群芳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卫生院 浙江省慈溪市 315322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8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5 例基于对照组加用缬沙坦,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5.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做好降压降糖处理工作,可联合用药,推荐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效果显著且持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氨氯地平;缬沙坦本文为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现选取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8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与高血压,且排除心脑肾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5 例基于对照组加用缬沙坦。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23 例;年龄为62 至81 岁,平均(74.1±3.6)岁;收缩压平均值为(142.7±7.9)mmHg,舒张压则为(86.5±6.7)mmHg。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 例, 女性24 例; 年龄为61至83 岁,平均(75.2±3.9)岁;收缩压平均值为(142.1±7.2)mmHg,舒张压则为(86.1±6.3)mmH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10d,所有患者均停止降压药物以及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的药物,治疗时指导所有患者低盐饮食,并给予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等,皮下注射,以对血糖予以控制,使其处于正常值。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产自辉瑞,国药准字H10950224),剂量为5 至10mg/d,1 次/d,口服;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缬沙坦(产自诺华,国药准字H20100734),剂量为80 至160mg,1 次/d,口服。疗程均为14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用药后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舒张压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超过10mmHg或者舒张压未降至正常范围但是下降值在20mmHg 以上;有效:患者血压基本正常但舒张压下降在10mmHg 以下或者对比于治疗前降低10 至19mmHg,或者收缩压对比于治疗前降低30mmHg 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2.0 对上述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对比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见表1。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前者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血管产生作用时可对肾小球硬化与肥大过程予以控制,进而防止肾功能出现衰退现象。同时可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使缺血区供血得以恢复。此外,还对钙离子跨膜予以选择性抑制,进而进入到心肌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中,且对后者作用更大。产生药理作用后,若患者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无效,使用该药物耐受性仍然较优良。缬沙坦则为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具有特异性,主要抑制血管紧张II 受体AT1,可抑制血管收缩与醛固酮释放,进而有效扩张血管,良好降压。此外,缬沙坦不会对钠平衡与血压有关的离子通道予以抑制,不会对以内缓激肽水平产生影响,也不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对患者心律产生影响,且半衰期较长,可持续稳定血液浓度,并在24h 内平稳降低血压,且同样适用于肾功能有轻微障碍的患者中。

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观察组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 对照组为75.6%,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范金虎[3] 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做好降压降糖处理工作,可联合用药,推荐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效果显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黄胜海.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系统管理及治疗体会[J]. 求医问药( 学术版),2012,10(5):275.

[2] 陈萍.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54-254.

[3] 范金虎.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4,(9):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