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945次
  • 评分4
  • 50
  • 0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信息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技术支撑,共享成为集团医院现代新型的重要管理手段。集团医院信息共享中心较多,其中影响集团医院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共享中心则是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是顺应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财务管控模式,依托信息技术,结合标准财务管理理论,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指导整合集团医院的财务业务流程,使之具有可重复操作、协调管理的模块,形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与运营系统共享的财务决策管控模式,其目的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强化内控、信息共享、增强客户忠诚度,充分发挥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作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步得到集团医院的广泛认可,由于我国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实践较晚,理论指导不全面,实践经验不成熟,因此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构建的组织架构 财务信息共享中心组织架构的构建应在集团医院之外独立设置项目组,并按照扁平结构组织的特点设计项目组组织层次,有利于充分发挥项目组高效、独立及执行力强的优势。常见的组织架构有两种方式。

1.高效职能型组织架构。其特点:组织执行力强,能掌控项目的变化;但权利过度集中,会影响项目组成员主动性与灵活性的发挥,容易导致项目发展受阻。

2.高效矩阵型项目组织架构。其特点:实现了项目组成员与项目的有机融合,能充分发挥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项目组的领导对项目管理仅提供咨询建议,不作行政干扰,有利于提高项目运转效率,提升组织执行力。

二、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营模式的选择

非独立经营模式、独立经营模式、市场模式是目前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典型的运营模式,其中:①非独立经营模式特点:构建方式(集团自主筹建),运营主体(非法人机构),管控关系(集团内部组织),运营成本划分方式(集团统一支付、统一分配),职责范围(全流程)。②独立经营模式特点:构建方式(集团自主筹建),运营主体(独立法人机构),管控关系(集团下属企业),运营成本划分方式(被服务对象按实际工作内容支付),职责范围(可自主选择模块)。③市场模式特点:构建方式(与第三方合作筹建),运营主体(独立法人机构),管控关系(第三方组织),运营成本划分方式(被服务对象按实际工作内容支付),职责范围(可自主选择模块)。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劣,集团医院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战略发展,内部环境、职能定位等维度,正确选择合适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营模式。

1.集团医院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是否配合集团医院未来战略的发展是财务信息共享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不适应集团医院战略发展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营模式会严重制约集团医院发展战略的实施。集团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决定集团医院未来的发展使命,综观集团医院发展战略,不外乎以下战略目标:单一业务的重复扩张,实现行业中做大做强;重组、并购方式实现多元化多方位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集团医院呈现出一定的国际化趋势,导致集团医院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多样(全资子医院、无管理权的控股医院、有管理权的控股医院、合资医院),由于集团医院的政策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不宜选择非独立运营模式。非独立运营模式下的运营成本由总部统一支付,统一分配,只有全资子医院才能无条件接受费用的分配,其他类型的子医院可能拒绝费用的分配,导致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虚有形式。

2.集团医院内部环境。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必须考虑集团医院主营业务范围与业务特点。业务范围广泛、业态复杂,下属医院会计准则的业务流程变化大的集团医院,适宜选择独立运营模式或者市场模式。从集团医院业务特点来看,业务核心不能在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对外公开,适宜选择非独立运营模式。

3.财务职能的定位。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中心的职能定位涵盖财务管理标准、效率、风控及优化决策。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必须考虑单纯追求成本降低还是兼顾高质量的绩效;单纯服务功能还是兼顾财务控制职能。这些财务职能很难通过一个共享中心来实现,必须选择集团医院最关键的职能来构建。

三、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信息技术的支撑

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平台建设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借助面向服务架构整合集团医院及所属分医院的应用软件、硬件、标准及业务流程,在各种应用系统之间构建标准的互通平台,实现数据系统的无缝化对接,确保集团医院整体财务流程实时查询、分析与监控。(1)建立IT平台。在SAP强大的erp系统中设立IT共享平台,通过流程引导文件存放由计算程序编写的财务制度和流程数据库,由集团医院总部固化会计科目的分类、格式及填写方式。(2)建立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为确保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行的保障与支撑,需要完整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文档影像系统、ERP、网络自助报销、数据分析、报告工具、网络支付等。(3)建立统一的数据池。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集团医院战略支撑源自于数据集成分析,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将不同数据库的信息放置于数据池中,将数据转换为信息,可以为不同的系统所共享,且能保障系统使用数据具有唯一性,减少差错的发生。

四、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核心业务流程的优化

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过程中需要“实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三流”有机融合。实物流是指各分医院对原始票据审核后,通过归集、邮寄、接收、分发,最终传递至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归档管理。信息流指财务核算员借助财务网络系统平台输入单据信息,从各终端随流程单据传递至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不同步,影响业务处理的效率,容易导致票据丢失。

为确保影像单据携带条形码进入各审核环节,财务信息共享中心需引入条形码识别与控制系统,增加初级审核与复核系统及信息归档协同控制系统,实行双屏审核:电子单据、影像系统的实物单据。条码技术的引入有助于将纸质单据转换成电子单据进入财务系统,生成电子档案,形成可利用的财务数据流,各环节按既定流程审核后,就可完成业务的处理。相关审批人员随时可调阅单据的实物影像,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且能掌控资金动态变化情况,实现“三流”有机融合。

五、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考核指标的设计

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设计直接影响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营效率,集团医院高层管理者对共享中心绩效考核不重视,评价目标不明,考核指标模糊,缺乏考核数据与个性化评价指标,严重影响了共享创新增值目标的实现。(1)建立人才梯队层次,提升职业上升空间。构建管理层、操作层、技术层与专家层等人才梯队,加强分类培养,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创新,培养员工的担当精神与合作精神,为人才职业提升提供空间。(2)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核算类岗位:采用量质并重、以质为先,兼顾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非核算类岗位:KPI、月度工作完成、能力态度评价考核;运营业务人员:强化IT系统考核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量化考核标准;运营管理与技术人员:结合其技能差异及组织创造性的特点,可采用管理者绩效、360度评估及个案评估方法考核。(3)运营考核指标的设计。借助“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不同维度构建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运营考核指标。共享中心属于集团医院内部部门,不单独创造收入,财务维度则应建立以成本费用预算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共享中心实质在于服务,客户维度则应建立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共享中心必须满足财务与客户在效益与效率方面的需要,内部运营流程维度则应以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效果为出发点,建立操作合规性、传递时效性及信息与资金准确性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共享中心必须注重知识更新及未来新业务的变化,学习与成长维度则应建立继续教育与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

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作为集团医院财务管理的神经中枢,集财务信息的集散地与财务数据的仓库于一体,为有效提升集团医院运作能力奠定了基础。但也要意识到集团医院财务信息共享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风险,流程再造是对传统模式的再造,再造不足或再造过度都会影响财务信息共享的效果;没有强大的网络支撑与硬件维护支撑,也导致信息技术与财务信息共享的要求之间匹配度不足,从而影响财务信息共享的推进;相关内部控制也会因为不健全,执行力无效等因素,诱发重大IT事故与安全风险,导致财务信息出现错误,甚至系统出现瘫痪。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