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治疗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775次
  • 评分4
  • 70
  • 0

邓小菊

湖南省蓝山县中心医院 湖南省蓝山县 4258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 年5 月至2014 年4 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方法分组。所有患儿均积极治疗病理因素,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d 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5d 后所有患儿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有助于促进黄疸消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在新生儿科较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本文分析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 年5 月至2014 年4 月收治的9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有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等临床表现,采用JH20-IC 经皮黄疸仪测量前额正中, 面颊和胸骨的皮肤,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测量值-12)×1.2[2],血清胆红素>205μmol/L,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黄疸持续时间长,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45 例,其中男孩23 例,女孩22 例;胎龄32 周~ 41 周,平均胎龄(36.76±3.11)周;出生时体重2150g ~ 4200g,平均出生体重(3176.32±562.14)kg;日龄1d ~ 7d,平均日龄(3.64±0.85)d;病理性黄疸原因包括母乳性黄疸 24 例、ABO 溶血症3 例、胎粪排出延迟18 例。

实验组患儿共计45 例, 其中男孩25 例, 女孩20 例; 胎龄33 周~ 40.5周, 平均胎龄(36.85±3.20) 周; 出生时体重2200g ~ 4350g, 平均出生体重(3212.45±577.37)kg;日龄1d ~ 5d,平均日龄(3.72±0.90)d;病理性黄疸原因包括母乳性黄疸 25 例、ABO 溶血症4 例、胎粪排出延迟16 例。

对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日龄、病理性黄疸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积极治疗病理因素,母乳性黄疸患儿停喂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 计算。ABO 溶血症患儿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胎粪排出延迟患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胎粪排出。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蓝光照射12h 后间歇12h,照射时遮蔽眼部、会阴部位;补充足够的液体;口服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蒙脱石散阻断肠肝循环[3]。

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装10ml,国药准字Z11020607)治疗,剂量为3ml/ 次,3 次/d[4]。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5d 后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

好转:治疗5d 后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但未降到正常范围。继续治疗至第7d,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7d 后黄疸仍未消退,血清胆红素仍维持较高水平[5]。

总有效率=[(治愈+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5d 后所有患儿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2.2 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3 讨论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与胆红素形成过多、代谢异常等关系密切。在新生儿时期体内的胆红素80% 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而形成的,如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可引起胆红素激增而发生黄疸。肝酶活力低下、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时也可造成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应首先明确引起黄疸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纠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

苷酶主要来源于母乳,可催化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由于新生儿肠蠕动相对缓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葡萄糖醛酸苷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而出现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后症状可缓解。ABO 溶血症多见于母亲血型为O 型,婴儿为A 型或B 型。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胎粪排出延迟多见于早产儿,与胎粪形成少、肠蠕动无力有关,通过非营养性吸吮,进行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胎粪排出后黄疸症状可改善。光疗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法,蓝光的主峰波长为425nm ~ 475nm,可促进Ⅸ aZ 型未结合胆红素发生光氧化反应和异构化作用,产生水溶性异构体Ⅸ aE 型,经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肝酶诱导剂可诱导肝脏细胞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结合,增强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蒙脱石散剂可阻断肠肝循环,减少肠道对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平[6]。

中医学理论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湿热之证,治则以利湿清热为法。茵栀黄口服液中以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为主要药味组成,方中以茵陈为君药,功擅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茵陈提取物可促进胆汁分泌,拮抗溶血反应。栀子为臣药,可利湿退黄、泻火除烦。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栀子提取物通过促进胆囊收缩而增加胆汁排泄,达到退黄的效果。佐以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金银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中黄芩苷具有利尿、抗过敏、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可抗脂质过氧化。茵栀黄口服液具有退黄、保肝、利胆的作用,可以温和的方式持续促进肠蠕动,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加速黄疸症状的消退。

本研究中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者治疗3d 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胆红素下降,有利于黄疸症状消退。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者总有效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者的82.22%。这一结果提示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有助于促进黄疸消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白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14 例病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72.

[2] 陈霞.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处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174.

[3] 李志刚.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31-32.

[4] 陈海燕. 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83 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208-209.

[5] 骆仕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 吉林医学,2011,32(3):520.

[6] 包海燕. 蒿岑清胆汤对湿热型黄疸退黄机理探讨[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36.